-
公开(公告)号:CN11646645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459409.9
申请日:2023-04-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插拔、宽冗余度的中红外光纤耦合输出系统,属于激光耦合系统技术领域,包括中红外光源、准直套筒、缩束套筒以及传输光纤,中红外光源用于输出高功率中红外激光,准直套筒内部设有准直透镜,缩束套筒的第一端与所述准直套筒可拆卸连接,其第二端连接有夹具,所述缩束套筒的内部设有缩束透镜,传输光纤的注入端位于所述夹具内部,且传输光纤的注入端纤芯、夹具的中心、缩束套筒的轴心、准直套筒的轴心与所述高功率中红外激光的光轴重合,本发明中准直透镜和缩束透镜通过套筒方式进行光轴的精确对准,两个透镜之间相对位置精密固定,实现了可插拔和可卸载,便于运输、安装、使用和维护,可以减小维修和更换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4792925A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2210702424.7
申请日:2022-06-21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小型中红外3微米波段固体激光器,属于激光器技术领域,包括LD泵浦模块、整形模块和掺Er激光晶体,所述LD泵浦模块输出与掺Er激光晶体的吸收峰匹配的泵浦光,所述掺Er激光晶体临近整形模块的端面作为入射面,且所述掺Er激光晶体远离整形模块的端面作为出射面,所述掺Er激光晶体及其入射面、出射面构成激光谐振腔,所述泵浦光经整形模块整形后聚焦到掺Er激光晶体中心,并在激光谐振腔内振荡放大以输出瓦级的中红外3微米波段激光,本发明采用模块化装配和一体化散热设计能够实现中红外3微米波段固体激光器微小型化,通过调节LD泵浦模块的电源加载模式,可以实现中红外3微米波段连续激光或脉冲激光输出。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617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600819.0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7/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隔离合束装置,该方案包括有第一二分之一波片、第一偏振片、第一法拉第旋转器、第二二分之一波片、第一高反镜、第三二分之一波片、第二法拉第旋转器、第四二分之一波片、第二高反镜和第二偏振片;激光光源经第一二分之一波片和第一偏振片分成两束正交线偏振光;水平偏振光经第一法拉第旋转器和第二二分之一波片后依然为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经第一高反镜和第三二分之一波片后转换成水平偏振光,接着经过第二法拉第旋转器和第四二分之一波片后重新转换为垂直偏振光;垂直偏振光经第二高反镜反射后与水平偏振光在第二偏振片处同轴叠加合束。
-
公开(公告)号:CN106019617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600819.0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2B27/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2B27/283 , G02B27/28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光隔离合束装置,该方案包括有第一二分之一波片、第一偏振片、第一法拉第旋转器、第二二分之一波片、第一高反镜、第三二分之一波片、第二法拉第旋转器、第四二分之一波片、第二高反镜和第二偏振片;激光光源经第一二分之一波片和第一偏振片分成两束正交线偏振光;水平偏振光经第一法拉第旋转器和第二二分之一波片后依然为水平偏振光;垂直偏振光经第一高反镜和第三二分之一波片后转换成水平偏振光,接着经过第二法拉第旋转器和第四二分之一波片后重新转换为垂直偏振光;垂直偏振光经第二高反镜反射后与水平偏振光在第二偏振片处同轴叠加合束。
-
公开(公告)号:CN105977783A
公开(公告)日:2016-09-28
申请号:CN201610600815.2
申请日:2016-07-28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H01S3/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6 , H01S3/160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板条激光增益介质结构,该方案包括有非掺杂区域(1)和掺杂区域(2),掺杂区域(2)两个端面和两个侧面均被非掺杂区域(1)包裹;非掺杂区域(1)的两个侧面(C1、C2)进行打毛处理。该方案既能够将板条内部大部分自发辐射荧光从侧面散射出去,又能够降低板条侧面温升和热应力。
-
-
公开(公告)号:CN111795649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503118.1
申请日:2020-06-05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IPC: G01B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属于激光系统光学参数测量领域,平行光源发射的平行激光束入射至待测样品的包边和晶体内部,光线在包边和晶体内部沿直线传播,在界面处发生反射和散射,出射光经过物镜和目镜后,待测样品后表面光场分布成像至CCD相机,因界面处光线不能到达CCD相机,在像中对应的位置会出现暗区;CCD相机用于将采集的光场分布转化为图像,并传递给数据处理系统,数据处理系统计算出暗区到待测样品的包边边缘的长度,再根据成像系统放大比例,获得晶体包边厚度。本发明的非接触测量光学晶体包边厚度的装置和方法,结构简单、使用方便,快速直观,可弥补已有技术结构复杂和不能直接测量的不足。
-
公开(公告)号:CN106785869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254891.9
申请日:2016-12-30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S3/10023 , H01S3/101 , H01S2301/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板条角度选通多通放大超荧光光源,该方案包括有板条激光增益介质、成像透镜、平面高反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发出的激光束经过成像透镜和空间滤波矩形小孔光阑后经过平面高反镜反射后在入射回板条激光增益介质后射出。该方案光路结构简单,既能够获得超高的增益(小信号增益可达108量级甚至更高),同时能够避免反馈导致的激光起振,可实现高功率、高效率、高光束质量、不同波长超荧光输出,大大拓展超荧光光源的应用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7220122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311465189.7
申请日:2023-11-07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面向1.3um的平面波导激光增益模块、激光放大装置,涉及高功率全固态激光技术领域。该面向1.3um的平面波导激光增益模块包括Nd,Sm:YAG/YAG平面波导、第一热沉、第二热沉、偏振分光镜、四分之一波片、1064nm分光镜、柱透镜、泵浦源和泵浦耦合系统。本发明能够有效抑制1064nm波长荧光,同时配合垂直反射膜、偏振分光镜和四分之一波片可以实现偏振双通入射光束和出射光束的分离,提高1.3um激光的转换效率,可以实现高光束质量的高效率高功率的1.3um激光输出,适应于多种应用场景。
-
公开(公告)号:CN117134180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1396909.9
申请日:2023-10-26
Applicant: 中国工程物理研究院应用电子学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功率平面波导激光放大增益模块及激光器,涉及高功率激光技术领域。高功率平面波导激光放大增益模块包括具有注入异形端帽和输出异形端帽的复合结构平面波导激光增益介质,使得泵浦光在端面上的功率密度降低、放大光束在输出面上的功率密度显著降低。本发明采用复合结构平面波导激光增益介质和新的激光通光方式、泵浦通光方式,避免了传统平面波导介质端面温度过高和功率密度过高导致的材料易损伤的问题,可以在平面波导放大增益模块上实现更高的功率输出,不仅有效提高了增益介质的输出功率,同时保持了增益模块和激光器的小型化,是一种新的高功率计放大增益模块。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