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低热致畸变的高功率直接液冷激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24999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776088.0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低热致畸变的高功率直接液冷激光装置,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该激光装置包括:第一泵浦源、第二泵浦源、第一增益模块、第二增益模块、激光谐振腔,且第一增益模块与第二增益模块之间为基于流场的反向串联。本发明针对直接液冷激光器热致像差较大而难以获得高光束质量的弊端,在有效匀化增益模块内部流场的同时采用复合结构增益晶体,有效抑制了波前畸变的边缘效应;同时采用激光冷却液反向流动的双模块串联的方式,实现对热致倾斜像差的自补偿,不仅具有热管理方式优秀以及输出激光光束质量好等优势,同时装置紧凑、小巧,在高功率激光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端泵浦液体直接对称冷却板条增益模块

    公开(公告)号:CN113612103B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110691673.6

    申请日:2021-06-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端泵浦液体直接对称冷却板条增益模块,属于板条固体激光领域,包括板条增益介质,与该板条增益介质两侧大面相对的位置分别设有一冷却器,每个冷却器与板条增益介质之间固定连接,形成一密封腔体;冷却器的上方设置有一进水口和一出水口,当板条增益模块处于工作状态时,冷却液从进水口注入后在密封腔体内部直接流经两个大面,并从出水口流出,从而将板条产热带走。本发明可减小由于板条废热产生的局部连接应力引起的静态畸变和长期使用后热连接状态的退化,有效提升板条静态光束质量和板条增益模块长期使用的稳定性,能够对激光增益介质进行冷却;装夹工艺相对简单,提升装夹应变应力分布一致性。

    一种超紧凑轻量复合冷却式浸入式高能激光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88389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9

    申请号:CN202210798567.2

    申请日:2022-07-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紧凑轻量复合冷却式浸入式高能激光系统,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该超紧凑轻量复合冷却式浸入式高能激光系统包括:用于产生激光振荡反馈的激光谐振腔、用于获得高增益的浸入式激光增益模块、用于输出泵浦光的复合冷却泵浦模块,所述浸入式激光增益模块和复合冷却泵浦模块共用一套复合式冷却循环系统。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激光系统创新性地通过将一套冷却循环系统同时实现了对增益晶体产热及泵浦源产热的多点热源的有效冷却,对激光增益介质进行冷却保证了有效的热管理。另一方面本发明的激光系统将多点热源的系统产热蓄存于热相变材料,在实现有效热管理的同时极大地提高了系统的紧凑度,大幅度减小了系统体积和重量。

    一种低热致畸变的高功率直接液冷激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824999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776088.0

    申请日:2022-07-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热致畸变的高功率直接液冷激光装置,涉及高能激光技术领域。该激光装置包括:第一泵浦源、第二泵浦源、第一增益模块、第二增益模块、第一谐振腔和第二谐振腔,且第一增益模块与第二增益模块之间为基于流场的反向串联。本发明针对直接液冷激光器热致像差较大而难以获得高光束质量的弊端,在有效匀化增益模块内部流场的同时采用复合结构增益晶体,有效抑制了波前畸变的边缘效应;同时采用激光冷却液反向流动的双模块串联的方式,实现对热致倾斜像差的自补偿,不仅具有热管理方式优秀以及输出激光光束质量好等优势,同时装置紧凑、小巧,在高功率激光器领域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可实现高效弯曲选模的光纤冷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698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6-21

    申请号:CN201911063956.5

    申请日:2019-1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实现高效弯曲选模的光纤冷却装置,包括光纤和水冷板,所述水冷板上设置光纤槽道;所述光纤槽道为多个弧形槽道两两连接组成的闭合槽道,相邻两个弧形槽道相切并采用圆弧连接;所述光纤槽道内设置容纳光纤的光纤槽,所述光纤槽盘绕在光纤槽道内;所述光纤沿光纤槽道中的光纤槽盘绕于水冷板上。采用本发明的一种可实现高效弯曲选模的光纤冷却装置,能增加高阶模式激光的损耗,实现光纤激光高光束质量输出,具有高紧凑型、高效高阶模滤除、搭建便易性等特点。

    一种单束输出皮秒脉冲和连续复合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

    公开(公告)号:CN114498291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111612121.8

    申请日:2021-12-2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单束输出皮秒脉冲和连续复合激光的半导体激光器;所述半导体激光器包括激光器外延结构以及设置在激光器外延结构上的皮秒脉冲激光种子源、连续激光种子源、Y字型波导合束结构和锥形功率放大器;Y字型波导合束结构具有第一后端、第二后端以及一个前端;皮秒脉冲激光种子源包括依次设置的脊型脉冲增益部分、脊型可饱和吸收体和第一光栅,第一光栅对准第一后端;连续激光种子源包括依次设置的脊型连续增益部分和第二光栅,第二光栅对准第二后端;锥形功率放大器的较小端对准前端。本发明解决了激光器内部同时产生脉冲和连续两类激光的问题,具有单光束输出皮秒脉冲和连续复合大功率激光的良好结果。

    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结构
    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2615258B

    公开(公告)日:2022-03-15

    申请号:CN202011396116.3

    申请日:2020-12-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导体激光器结构,属于半导体光电子的技术领域,该结构包括:由下往上分别设置的衬底、缓冲层、下限制层、下波导层、有源层、上波导层、上限制层和欧姆接触层,其中,在所述下波导层与有源层之间、有源层与上波导层之间分别嵌入有高折射率层,以达到有效提高大光腔波导结构的基模限制因子,同时增强波导对载流子的限制,降低器件的阈值电流,降低高阶模的模式增益,进而提高大光腔波导结构半导体激光器的基模输出功率,改善光束质量,为制备高性能的790nm高功率半导体激光器奠定基础的目的。

    一种实现激光高均匀性远场光斑的自调焦激光眩目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14704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551113.7

    申请日:2021-12-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实现激光高均匀性远场光斑的自调焦激光眩目系统,属于激光技术领域,包括激光器、光梯分束器、旋转散射片、传能光纤波导、变焦透镜组、观瞄测距模块、云台和控制模块;激光器输出高相干性激光,经光梯分束器获得数束相干性较低的激光,然后传输经旋转散射片进一步降低光束间的相干性得到低相干性的激光束,低相干性的激光束导入传能光纤波导,传能光纤波导为多边形芯径传能光纤波导,由所述多边形芯径传能光纤波导进行整形、匀化后,在波导出口处获得高度均匀的光斑;利用变焦透镜组将整形、匀化后的光斑成像投影至不同目标距离处。本发明在大气湍流、衍射、散射效应存在的情况下,获得不同目标距离下的高均匀性远场目标光斑。

    一种基于后腔外腔光谱调控的光谱合束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3948970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170264.8

    申请日:2021-10-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后腔外腔光谱调控的光谱合束装置,包括半导体激光系统、后腔外腔光谱调控系统、前腔共孔径合束系统,后腔外腔光谱调控系统接收半导体激光系统一侧输出的激光光束阵列进行调制并反馈回半导体激光系统,使得半导体激光系统另一侧输出的激光束阵列以一定的光谱间隔分别被调控并锁定在不同的中心波长上,且阵列中每一束激光光束的光谱宽度得到了压窄;前腔共孔径合束系统将半导体激光系统另一侧输出的激光束阵列进行共孔径合束并输出。本发明提出的方案实现了光谱调控与共孔径合束输出的解耦合,实现光谱密集排列的同时提升了合束效率;后腔外腔采用全反射镜进行激光反馈,实现了更加稳定可靠的光谱调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