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4263925B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410501170.8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铁矿—离子吸附型稀土复合矿中各组分矿的分离方法。将原矿磨碎至-80目矿石占原矿质量百分比的30-60%,按液固质量比0.8-1.5,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原矿重量0.6-0.9%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稀氨水调节浆液的pH值为4.0-4.6,搅拌均匀,得到矿浆;将所得矿浆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稀土浸出液及含有硫铁矿及粘土矿的固相,再对稀土浸出液进行净化、制备稀土化合物,对固相进行浮选得硫铁矿和粘土矿。本发明采用水为初始浸出剂,成功地实现了稀土、硫铁矿、粘土矿的综合回收利用,而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浸出过程可不使用硫酸铵化工产品,还附产农用硫酸铵,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263925A
公开(公告)日:2015-01-07
申请号:CN201410501170.8
申请日:2014-09-26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 重庆地质矿产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3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硫铁矿—离子吸附型稀土复合矿中各组分矿的分离方法。将原矿磨碎至-80目矿石占原矿质量百分比的30-60%,按液固质量比0.8-1.5,加入水中搅拌均匀,然后加入原矿重量0.6-0.9%的双氧水,搅拌均匀,再加入稀氨水调节浆液的pH值为4.0-4.6,搅拌均匀,得到矿浆;将所得矿浆进行固液分离,获得稀土浸出液及含有硫铁矿及粘土矿的固相,再对稀土浸出液进行净化、制备稀土化合物,对固相进行浮选得硫铁矿和粘土矿。本发明采用水为初始浸出剂,成功地实现了稀土、硫铁矿、粘土矿的综合回收利用,而且工艺简单,易于操作,浸出过程可不使用硫酸铵化工产品,还附产农用硫酸铵,环境友好。
-
公开(公告)号:CN1104002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1910689542.7
申请日:2019-07-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大比例尺剖面沉积微相分析的稀土找矿方法,其步骤如下:a、查明工作区内基础地质条件,了解区域成矿地质背景;b、根据工作区实际地质条件,地层和岩性特征,结合工作区大比例尺剖面布置和测量,恢复工作区岩相古地理格局,厘定含矿层位的优势相带;c、结合对稀土优势微相发育的地段进行槽探及钻探验证,圈定找矿靶区。本方法能快速方便地圈定找矿靶区,能解决传统方法的局限性问题,从而降低人力成本,大大提高找矿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4275802A
公开(公告)日:2022-04-05
申请号:CN202111646000.5
申请日:2021-12-29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磷尾矿的资源化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磷矿尾矿规模化消纳及高值化利用的方法。本发明采用“反浮选—酸解转化—多元素分离转化”的新工艺,即通过浮选、酸浸、脱硫浸出、浓缩结晶、磷化反应步骤,将尚难规模化利用的磷矿尾矿转化为可高值化利用且符合相关国家标准的磷石膏、七水硫酸镁、过磷酸钙湿法磷肥产品,为高镁磷尾矿的规模化消纳及高值化利用,提供一条经济可行的方法,有利于解决磷尾矿的资源浪费和对环境的污染,为我国同类型磷尾矿的综合利用提供了技术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0806605A
公开(公告)日:2020-02-18
申请号:CN201911116598.X
申请日:2019-11-1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纬度高寒地区稀土-铀矿遥感找矿方法,涉及地质遥感技术领域。本发明通过卫星探测器获取高纬度高寒研究区多光谱、热红外和高光谱影像;确定研究区地质成矿背景及主要成矿岩石,搜集该区域的地质环境相关资料;建立研究区稀土-铀矿找矿模型;利用机器学习计算机自动提取方法,基于多源遥感信息提取区域地质背景信息;基于热红外波段提取该区域热异常信息;综合上述内容进行U-REE矿体信息提取识别,为靶区圈定成矿预测提供资料依据。本发明是一种针对高纬度高寒地区基于遥感可见光、近红外和热红外相结合的简单、高效的稀土-铀矿找矿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401A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210937778.X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B03B9/00 , B03B1/00 , B03D1/014 , B03D1/002 , B03D1/012 , B03D1/008 , B03D103/02 , B03D101/00 , B03D101/02 , B03D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矿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硫化铜镍贫矿预处理、选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磨矿作业:将硫化铜镍贫矿进行磨矿至细度为‑200目含量占80%‑85%、质量浓度为28%‑32%的原矿矿浆;磨矿时添加了矿泥分散剂植酸钠;S2、粗选作业:将所述原矿矿浆进行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所述粗选精矿即为预处理得到的硫化铜镍贫矿;粗选时添加了抑制剂葡萄糖酸钠和捕收剂。本发明能够缩短铜镍贫矿选矿流程,与常规的两磨两选工艺相比,二段入磨矿量减少70%以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配合使用新型高效的矿泥分散剂和矿泥抑制剂,提铜镍降镁效果显著,达到贫矿生产“降本增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888959A
公开(公告)日:2015-09-09
申请号:CN201510215969.5
申请日:2015-04-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强磁性矿物的提质降杂选矿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强磁性矿物进行精选,该精选包括如下步骤:1)向粗精矿加入浮选药剂进行调浆,粗精矿中粒度为-0.074mm的矿石重量占总重量的80-90%;所述浮选剂包括捕收剂、抑制剂;2)将步骤1)所得物加入浮团聚电磁精选设备,控制浮团聚电磁精选设备的磁场强度在11.94kA/m-63.69kA/m,磁场变换周期为2-6秒,上升水流速度为2-6cm/s。本发明能够获得高品质强磁性矿产品,且能显著降低杂质含量;本发明显著缩短了强磁性矿物的选矿过程,具有巨大的市场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5301401B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210937778.X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B03B9/00 , B03B1/00 , B03D1/014 , B03D1/002 , B03D1/012 , B03D1/008 , B03D103/02 , B03D101/00 , B03D101/02 , B03D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金属矿选矿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硫化铜镍贫矿预处理、选矿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磨矿作业:将硫化铜镍贫矿进行磨矿至细度为‑200目含量占80%‑85%、质量浓度为28%‑32%的原矿矿浆;磨矿时添加了矿泥分散剂植酸钠;S2、粗选作业:将所述原矿矿浆进行粗选,得到粗选精矿和粗选尾矿,所述粗选精矿即为预处理得到的硫化铜镍贫矿;粗选时添加了抑制剂葡萄糖酸钠和捕收剂。本发明能够缩短铜镍贫矿选矿流程,与常规的两磨两选工艺相比,二段入磨矿量减少70%以上,从而降低生产成本。配合使用新型高效的矿泥分散剂和矿泥抑制剂,提铜镍降镁效果显著,达到贫矿生产“降本增效”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318446B
公开(公告)日:2024-04-12
申请号:CN202210944240.1
申请日:2022-08-05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B03D1/018 , B03D1/002 , B03D1/008 , B03D1/012 , B03B1/00 , B03D101/00 , B03D101/02 , B03D101/06 , B03D103/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镍钴硫化矿浮选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难选低品位镍钴硫化矿浮选药剂制度及其应用。所述药剂制度包括pH调整剂、活化剂、捕收剂、矿泥分散调整剂和矿泥选择性抑制剂;所述矿泥分散调整剂包括氢氧化钠和植酸;所述矿泥选择性抑制剂为葡萄糖酸钠、胺基磺酸钠中的一种或两种。本发明采用的矿泥分散调整剂和矿泥选择性抑制剂绿色低碳无毒,分散调整矿泥、阻止矿泥罩盖,抑制剂选择性作用能力强。应用于难选低品位镍钴硫化矿或极贫硫钴资源,可显著提高镍钴铜等目的矿物浮选的选择性,有效降低镍钴铜混合精矿中钙镁等杂质矿物的含量,分选指标优异。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233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210759628.4
申请日:2022-06-30
Applicant: 中国地质科学院矿产综合利用研究所
IPC: G01N23/04 , G01N23/207 , G01N23/2206 , G01N23/2251 , G01N23/22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纳米级稀土矿物赋存状态结构模型的构建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样品选择:选择TREO含量大于0.26%的沉积型稀土矿石;S2、微米尺度矿物组成分析及矿石类型划分:查明微米尺度矿石中矿物组成、嵌布特征及独立稀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及粒度并划分矿石类型;选择微米级独立稀土矿物进行下一步分析;S3、纳米尺度矿物组成分析:查明纳米尺度矿物组成及含稀土矿物的类型、含量及粒度,标定矿物电子衍射花样;S4、构建赋存状态结构模型。本发明进一步补充和完善了全相稀土的赋存状态研究方法,建立的赋存状态结构模型同时能够为沉积型稀土的综合利用研究,稀土的富集机理及成矿理论研究提供技术支持。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