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94542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510052388.8
申请日:2025-01-14
Applicant: 北京科技大学 , 北京城建勘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 北京城建集团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北京工业大学
IPC: G06Q10/0635 , G06N20/00 , G06Q10/067 , G06Q50/08
Abstract: 一种地铁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分析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基于物理实验与数值模拟构建预测模型的数据库,利用可解释性机器学习方法确定影响隧道结构服役过程的主要因素,并通过与物理方程的耦合实现了小样本条件下对隧道结构服役性能地准确评价,规避了现有机器学习方法中在小样本条件下预测精度不高“黑盒”的特性;本发明构建的隧道结构服役性能预测模型,能够从客观地角度对地铁服役性能(安全性能)进行定性地评价,从而对衬砌结构服役状态的监测、评价与预警,在“监测‑分析‑评估‑预警‑处置‑决策”的评价框架下,识别和处理当前结构存在的问题,为隧道安全和持续服役提供坚实的技术保障。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225991.2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续‑非连续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获取地层岩体力学参数;基于网格剖分后的模型,预判非连续变形范围;根据非连续变形范围建立临时伺服边界面;标定非连续模型参数;根据初始应力场获取临时伺服边界面所在位置的法向应力值;删除所有临时伺服边界面;利用连续‑非连续耦合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连续元地质模型,难以考虑发生的非连续变形现象,不适用于地下开采、硐室开挖等发生围岩大变形现象的模拟,而采用非连续元地质模型,又难以优化计算时间,模型(56)对比文件Yan Qin等.Failure Process of RockStrata Due to Multi-seam Coal Mining:Insights from Physical Modelling.Rock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21,全文.蒋亚龙;徐贞珍;刘泉声;马昊.基于改进NMM的深部煤巷围岩碎胀大变形模拟研究.煤炭学报.2020,(第02期),全文.刘晓丽;林鹏;韩国锋;何冠鸿.裂隙岩质边坡渗流与非连续变形耦合过程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第06期),全文.王杰;李世海;周东;张青波.模拟岩石破裂过程的块体单元离散弹簧模型.岩土力学.2013,(第08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7072202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61748.8
申请日:2023-08-2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黄土丘陵采煤塌陷区防渗堵漏处理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01:煤层开采地表裂缝注浆充填;包括:S011:数值模拟预测地表裂缝产生情况;S012:基于无人机遥感实测地表裂缝的长度和宽度;S013:基于探地雷达实测地表裂缝的深度;S014:对地表裂缝进行注浆充填;S02:煤层开采导水裂隙带注浆封堵;包括:S021:数值模拟预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S022:基于纳米瞬变电磁法实测导水裂隙带发育高度;S023:判别黄土含水层与导水裂隙带的接触关系并进行渗漏分析;S024:对导水裂隙带进行注浆封堵;S03:注浆效果检测。本发明形成了黄土丘陵采煤塌陷区“地下‑地上”一体化协同治理技术框架体系,实现了矿山生态地质环境保护与地表塌陷灾害防治的有机融合。
-
公开(公告)号:CN115965764A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11456764.2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计算地表沉降的复杂地质模型四面体网格划分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选定的目标区域的实际工程地质背景信息,构建三角化网格的三维地质模型;利用预设的高质量四面体网格生成算法对三维地质模型的表面三角网格进行高质量四面体网格划分,生成四面体网格;使用FLAC3D的网格质量评价标准生成四面体网格的质量评价结果,并将四面体网格导入FLAC3D软件中,以通过FLAC3D软件计算任一区域的实际地表沉降量。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在网格数值计算时容易发生畸变,降低了计算结果的精确度,并且无法为复杂地质模型生成高质量计算网格,无法满足计算复杂地质条件下采空区的地表沉降量的需求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757008A
公开(公告)日:2022-07-15
申请号:CN202110024023.6
申请日:2021-01-0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20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冒落带压实过程的地下开采诱发地表长期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包括:获取地质勘察资料,并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对研究区进行建模,得到数值计算模型;确定数值计算模型的计算参数;对拟开采煤层进行分步开挖模拟,并计算煤层开采引起的地表瞬时沉降;模拟冒落带破碎岩体的压实过程;在冒落带破碎岩体压实过程模拟后,得到采空区地表残余沉降与停采时间的第一对应关系;根据第一对应关系得到冒落带破碎岩体强度与时间的第二对应关系,其中,第二对应关系反映地下开采诱发地表的长期变形过程。该方法具有建模方便,试验周期短和经济成本低特点,可实际反映采空区地表的长期变形。
-
公开(公告)号:CN114436618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210080128.8
申请日:2022-01-24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C04B28/26 , C04B111/7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注浆充填材料及其制备方法,所述注浆充填材料包括:水、硅酸盐水泥、黄土和水玻璃。该注浆充填材料的强度发展快、浆体体积充填和强度发展具有良好的协调性,在满足注浆流动性的同时,有效减少了浆液在采空区以外范围的无效扩散;另外,注浆材料来源广泛,填充效率高,大幅度降低了注浆成本。从而解决了现有采空区注浆材料存在不同程度析水率高、结石率低、稳定性差、成本高以及充填效果不理想等缺陷。
-
公开(公告)号:CN119918785A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411940893.8
申请日:2024-12-26
Applicant: 中国水利水电科学研究院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Q10/063 , G06Q50/40 , G06Q50/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离心模型试验的地下水位变动对地铁车站安全的影响评价方法、系统及存储介质,涉及地下水位变动对地下空间安全影响研究领域。在离心试验模型中,使离心机加速度值并稳定运行一段时间后,记录地铁车站结构的受力、应变、变形、位移,记为地铁结构的第一状态数据;逐步升高水位,记录地铁车站结构的第二状态数据;将第二状态数据与第一状态数据对比分析,判断地下水位上升对地铁车站结构安全性、抗浮稳定性以及影响因素;降低水位,记录地铁车站结构的第三状态数据,将第三状态数据与第一、二状态数据进行对比分析,分析地下水下降对地铁车站结构安全的影响。本发明旨在评估和分析地下水位变动对地铁车站抗浮及结构安全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38518.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区地表多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方法,包括:建立水平地表单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方法;得到山区地表单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方法;按照划出的不同地表点计算地表点重复采动区域的影响范围,计算山区地表不同地层岩性单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在山区地表不同地层岩性多煤层采空区中,对多煤层采空区的下沉系数和不同地层岩性选择的主要影响角正切值叠加计算进行修正,同时提出上煤层、下煤层不同间距及重叠形态下的分类标准和计算参数调整方法;建立山区地表多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模型,对山区地表多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进行预测。本发明实现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199850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28561.X
申请日:2024-08-16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测量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煤矿采空区沉陷盆地边界的测量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获取煤矿采空区沉陷盆地边界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影像数据,并预处理生成配准的SAR影像数据集;建立第一多主影像干涉相位数据集,根据差分干涉条纹图中心位置反演采动历程;对差分干涉图进行堆叠处理得到采动影响地表变形的平均速率图,以圈定采动影响地表变形的范围;生成单主影像差分干涉相位数据集和第二多主影像干涉相位数据集,建立耦合影像干涉相位数据集,实现煤矿采空区沉陷盆地边界高精度测量。由此,可以在缺少矿区历史资料的情况下重建采矿历程,实现煤矿采空区沉陷盆地边界范围及沉降量级的高精度测量,提升监测结果的精细化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8981895A
公开(公告)日:2024-11-19
申请号:CN202411092749.3
申请日:2024-08-09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北京京能地质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残余下沉监测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山区地表采空区残余变形的预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对不同山区地形地貌进行划分,得到目标山区地表中的地貌数据和实际地貌数据;根据平地开采引起的残余变形值和地貌数据,得到利用初始山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模型生成的目标山区地表的初始残余变形值;对初始残余变形值进行修正,以构建目标山区地表的山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模型,并将实际地貌数据输入至预先构建的山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模型中,以获取目标山区地表的残余变形值。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已有矿区开采残余下沉的数学模型多建立在平原矿区上,无法满足复杂地形条件下山区地表残余变形预测的要求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