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51B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0225991.2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续‑非连续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获取地层岩体力学参数;基于网格剖分后的模型,预判非连续变形范围;根据非连续变形范围建立临时伺服边界面;标定非连续模型参数;根据初始应力场获取临时伺服边界面所在位置的法向应力值;删除所有临时伺服边界面;利用连续‑非连续耦合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连续元地质模型,难以考虑发生的非连续变形现象,不适用于地下开采、硐室开挖等发生围岩大变形现象的模拟,而采用非连续元地质模型,又难以优化计算时间,模型(56)对比文件Yan Qin等.Failure Process of RockStrata Due to Multi-seam Coal Mining:Insights from Physical Modelling.RockMechanics and Rock Engineering.2021,全文.蒋亚龙;徐贞珍;刘泉声;马昊.基于改进NMM的深部煤巷围岩碎胀大变形模拟研究.煤炭学报.2020,(第02期),全文.刘晓丽;林鹏;韩国锋;何冠鸿.裂隙岩质边坡渗流与非连续变形耦合过程分析.岩石力学与工程学报.2013,(第06期),全文.王杰;李世海;周东;张青波.模拟岩石破裂过程的块体单元离散弹簧模型.岩土力学.2013,(第08期),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442B
公开(公告)日:2023-09-05
申请号:CN202211358462.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适用于煤矿采空区覆岩及地表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设模型试验,拟合不同荷载条件下垮落带岩体蠕变参数随荷载的变化方程;构建采空区围岩、覆岩以及地表的三维计算模型,从而模拟工作面的开挖过程,得到工作面开挖后研究区域的重分布应力场;进而读取垮落带范围内每一个计算单元的荷载,并代入垮落带岩体蠕变参数随荷载的变化方程,计算垮落带范围内每一个计算单元的蠕变参数;基于蠕变参数,模拟垮落带岩体在荷载作用下的蠕变过程,得到煤矿采空区覆岩及地表长期变形模拟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未能考虑垮落带不同区域的岩体蠕变特性的差异,降低煤矿采空区长期变形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3054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225991.2
申请日:2023-03-02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T17/05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连续‑非连续地质模型建立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根据地质勘察资料建立三维地质模型,并对三维地质模型进行网格剖分;获取地层岩体力学参数;基于网格剖分后的模型,预判非连续变形范围;根据非连续变形范围建立临时伺服边界面;标定非连续模型参数;根据初始应力场获取临时伺服边界面所在位置的法向应力值;删除所有临时伺服边界面;利用连续‑非连续耦合模型进行迭代计算。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常规连续元地质模型,难以考虑发生的非连续变形现象,不适用于地下开采、硐室开挖等发生围岩大变形现象的模拟,而采用非连续元地质模型,又难以优化计算时间,模型整体计算效率低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753442A
公开(公告)日:2023-03-07
申请号:CN202211358462.1
申请日:2022-11-01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PC: G01N3/28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一种适用于煤矿采空区覆岩及地表变形的数值模拟方法及装置,其中,方法包括:基于预设模型试验,拟合不同荷载条件下垮落带岩体蠕变参数随荷载的变化方程;构建采空区围岩、覆岩以及地表的三维计算模型,从而模拟工作面的开挖过程,得到工作面开挖后研究区域的重分布应力场;进而读取垮落带范围内每一个计算单元的荷载,并代入垮落带岩体蠕变参数随荷载的变化方程,计算垮落带范围内每一个计算单元的蠕变参数;基于蠕变参数,模拟垮落带岩体在荷载作用下的蠕变过程,得到煤矿采空区覆岩及地表长期变形模拟结果。由此,解决了相关技术中未能考虑垮落带不同区域的岩体蠕变特性的差异,降低煤矿采空区长期变形数值模拟结果的准确性等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25B
公开(公告)日:2022-05-17
申请号:CN202111370929.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秦严 , 徐能雄 , 韩文斌 , 王海 , 李金洋 , 甄俊杰 , 李海喜 , 武军 , 满冠峰 , 李志斌 , 李文强 , 高磊 , 张国银 , 李鹏 , 马秋红 , 李波 , 吴佳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煤层采空区覆岩长期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改进多煤层变采厚概率积分法模型,可以消除空洞区等价采厚所带来的误差,以提高计算精度,使概率积分模型符合多煤层采空区覆岩长期变形计算;通过计算参数修正使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采空区工程情况以区分多煤层的重叠情况来减少重叠形态非理想化带来的误差;通过引入时间函数和对多煤层重叠形态进行分区讨论再计算,可满足符合多煤层开采时间和空间上先后顺序的地表下沉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为多煤层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1499680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593770.6
申请日:2022-05-27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具体是一种基于离散元的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分带判别方法,用于对急倾斜煤层开采时,对上覆不同程度的受扰动岩体进行分带,并准确圈定出各带的范围。该方法是采用如下步骤实现的:S1:确定离散元软件建立模型的范围;S2:确定受扰动岩体的区域范围;S3:划分水平层扰动区、倾斜层扰动区;S4:根据变异系数确定水平层扰动区中的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S5:根据变异系数确定倾斜层扰动区中的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S6:合并,得到垮落带、裂缝‑整体移动带的区域范围。本发明对急倾斜煤层开采受扰动岩体进行分带判别,能够更好地解决急倾斜煤层开采过程中上覆受扰动岩体两带发育高度及分布范围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65525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70929.X
申请日:2021-11-18
Applicant: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Inventor: 秦严 , 徐能雄 , 韩文斌 , 王海 , 李金洋 , 甄俊杰 , 李海喜 , 武军 , 满冠峰 , 李志斌 , 李文强 , 高磊 , 张国银 , 李鹏 , 马秋红 , 李波 , 吴佳
IPC: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多煤层采空区覆岩长期变形预测方法及装置,通过改进多煤层变采厚概率积分法模型,可以消除空洞区等价采厚所带来的误差,以提高计算精度,使概率积分模型符合多煤层采空区覆岩长期变形计算;通过计算参数修正使计算模型更符合实际采空区工程情况以区分多煤层的重叠情况来减少重叠形态非理想化带来的误差;通过引入时间函数和对多煤层重叠形态进行分区讨论再计算,可满足符合多煤层开采时间和空间上先后顺序的地表下沉量与时间的关系;可以为多煤层采空区场地稳定性评价提供科学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759A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910390940.9
申请日:2019-05-1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降监测装置,具体是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沉降监测装置不适于对采空区深部地层进行沉降监测的问题。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开设于岩土体上的钻孔、外层套管、细沙基础层、下承托盘、内层套管、刚杆、上承托盘、水泥填充层、细沙填充层、水泥砂浆填充层、安装台、垫板、磁性表座、百分表;其中,外层套管穿设于钻孔内,且外层套管的轴线与钻孔的轴线重合;外层套管的外侧面与钻孔的孔壁接触;外层套管的下端面与钻孔的孔底接触;外层套管的上端面与钻孔的孔口齐平。本发明适用于采空区深部地层的沉降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119807834A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838518.2
申请日:2024-12-13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6F18/241 , G06F18/213 , G06Q50/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山区地表多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方法,包括:建立水平地表单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方法;得到山区地表单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方法;按照划出的不同地表点计算地表点重复采动区域的影响范围,计算山区地表不同地层岩性单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在山区地表不同地层岩性多煤层采空区中,对多煤层采空区的下沉系数和不同地层岩性选择的主要影响角正切值叠加计算进行修正,同时提出上煤层、下煤层不同间距及重叠形态下的分类标准和计算参数调整方法;建立山区地表多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预测模型,对山区地表多煤层采空区长期变形进行预测。本发明实现提高预测模型的适用性和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9990759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0390940.9
申请日:2019-05-11
Applicant: 山西省交通规划勘察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沉降监测装置,具体是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及其制作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沉降监测装置不适于对采空区深部地层进行沉降监测的问题。一种采空区深部地层沉降监测装置,包括开设于岩土体上的钻孔、外层套管、细沙基础层、下承托盘、内层套管、刚杆、上承托盘、水泥填充层、细沙填充层、水泥砂浆填充层、安装台、垫板、磁性表座、百分表;其中,外层套管穿设于钻孔内,且外层套管的轴线与钻孔的轴线重合;外层套管的外侧面与钻孔的孔壁接触;外层套管的下端面与钻孔的孔底接触;外层套管的上端面与钻孔的孔口齐平。本发明适用于采空区深部地层的沉降监测。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