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01A

    公开(公告)日:2020-09-25

    申请号:CN202010594042.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第一六通阀分别连接实验气体气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六通阀以及中间容器;中间容器另一端连接高精度流量泵;第二六通阀分别连接高温高压仓、第二压力传感器、氮气气瓶以及真空泵;高温高压仓设有进液管线、出液管线以及围压流体注入口;进液管线一端与微流体芯片的入口端相连,另一端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六通阀连接;出液管线与第二六通阀连接;数字化采集系统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成像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压力表无法准确测量纳米通道中可压缩流体的压力这一难题,可以直接测试纳米通道中流体的相态变化时温度压力。

    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13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510395511.2

    申请日:2015-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针对岩溶型油藏目标区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将目标区划分为多个地质单元;以地质单元为研究单位提取各样本井的M个地质参数;从M个地质参数中选择出与初期产量相关程度最高的N个地质参数作为优选地质参数;建立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设定优选地质参数与重要储层属性为线性关系;建立起初期产量数据与优选地质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使用麦夸尔特法确定出关系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出非线性关系方程;根据此关系方程和优选地质参数的值预测出各样本井的产能。本发明可以精确预测岩溶型油藏内单井的产能,有效促进岩溶型油藏的合理开发。

    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04B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138526.X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开展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以获得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开展岩心压汞实验以获得岩心的毛细管力数据;建立润湿相在岩心出口段聚集的一维两相渗流过程中的饱和度剖面方程;在获得水相渗透率模型、油相渗透率模型以及毛细管力模型之后,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和/或水相渗透率。本发明基于常规的测试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或水相渗透率,可推广于多储层类型岩心,且不限制岩心长度,不仅可以克服对于岩心样品的需求,还可以克服端面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07701B

    公开(公告)日:2021-07-20

    申请号:CN202010594042.8

    申请日:2020-06-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纳米通道内可压缩流体的相态测试装置及其测试方法,第一六通阀分别连接实验气体气瓶、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六通阀以及中间容器;中间容器另一端连接高精度流量泵;第二六通阀分别连接高温高压仓、第二压力传感器、氮气气瓶以及真空泵;高温高压仓设有进液管线、出液管线以及围压流体注入口;进液管线一端与微流体芯片的入口端相连,另一端与通过第一压力传感器与第一六通阀连接;出液管线与第二六通阀连接;数字化采集系统分别与第一压力传感器、第二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以及成像系统连接。本发明解决了压力表无法准确测量纳米通道中可压缩流体的压力这一难题,可以直接测试纳米通道中流体的相态变化时温度压力。

    一种油藏动态毛管力曲线的测定方法及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5372150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888294.0

    申请日:2015-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油藏动态毛管力曲线的测定方法及设备,本方法包括:在岩心的底端设置入口端,在岩心的顶端设置出口端,在岩心上对称的两个侧面中的第一侧面上设置N个油相压力测试点并在第二侧面上设置N个水相压力测试点,通过驱替泵将水向岩心驱替,通过CT扫描设备扫描岩心的断面获得含油饱和度,通过油相压力传感器和水相压力传感器分别对N个油相压力测试点和N个水相压力测试点进行测试,根据测得的N个油相压力和N个水相压力计算得到动态毛管力,更改驱替速度进行多次测试,确定以含油饱和度为横坐标以动态毛管力为纵坐标的对应不同预设驱替速度的多条动态毛管力曲线。本发明可以有效检测油藏的动态毛管力曲线,从而准确获知油藏的特性。

    裂缝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7805931A

    公开(公告)日:2024-04-02

    申请号:CN202410063549.9

    申请日:2024-01-16

    Abstract: 本公开是关于一种裂缝储层预测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裂缝储层预测方法包括:确定井点的裂缝密度曲线;确定多种裂缝属性体;根据裂缝密度曲线和各裂缝属性体,确定融合裂缝强度体;根据融合裂缝强度体,预测裂缝油藏储层分布。确定井点的裂缝密度曲线,以预测裂缝的发育程度。确定多种裂缝属性体,以确定不同的影响裂缝的分布和特征的属性体。根据裂缝密度曲线和各裂缝属性体,确定融合裂缝强度体,以确定不同的裂缝属性体对裂缝的特性和分布的综合影响。根据融合裂缝强度体,预测裂缝油藏储层分布情况。通过结合多种裂缝属性体对裂缝密度曲线进行约束,能够准确得到油藏储层的分布,从而提高了油气勘探和开发的效率。

    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933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25

    申请号:CN201510395511.2

    申请日:2015-07-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岩溶型油藏单井油气产能预测方法及装置,本方法包括:针对岩溶型油藏目标区采集三维地震资料;将目标区划分为多个地质单元;以地质单元为研究单位提取各样本井的M个地质参数;从M个地质参数中选择出与初期产量相关程度最高的N个地质参数作为优选地质参数;建立初期产量与重要储层属性的对应关系;设定优选地质参数与重要储层属性为线性关系;建立起初期产量数据与优选地质参数之间的非线性关系方程;使用麦夸尔特法确定出关系方程中的待定系数,从而确定出非线性关系方程;根据此关系方程和优选地质参数的值预测出各样本井的产能。本发明可以精确预测岩溶型油藏内单井的产能,有效促进岩溶型油藏的合理开发。

    一种利用数字岩心构建岩心模型表征驱替实验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566095A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10617683.9

    申请日:2024-05-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数字岩心构建岩心模型表征驱替实验的方法,包括步骤:CT扫描岩样获得扫描图像数据;将扫描图像数据数字化处理获得数字岩心图像,并根据数字岩心图像构建孔喉网络模型;基于构建的孔喉网络模型设计岩样仿真模型,并基于此岩样仿真模型设计微流控芯片进行驱替实验并摄像记录。本发明利用CT扫描将岩样数字化处理后,通过分析处理数字化图像构建孔喉网络模型,根据孔喉网络模型设计岩样仿真模型以及制作模拟真实岩心的微流控芯片进行驱替实验,并逐帧记录驱替实验的过程,以将驱替实验的微观渗流过程数值化和具象化,从而提高对岩心分析的准确性和全面性。

    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664804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410138526.X

    申请日:2024-02-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考虑端面效应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校正方法及其应用,包括如下步骤:开展相对渗透率测试实验以获得岩心的相对渗透率曲线数据;开展岩心压汞实验以获得岩心的毛细管力数据;建立润湿相在岩心出口段聚集的一维两相渗流过程中的饱和度剖面方程;在获得水相渗透率模型、油相渗透率模型以及毛细管力模型之后,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和/或水相渗透率。本发明基于常规的测试利用校正公式计算得到校正后的油相渗透率或水相渗透率,可推广于多储层类型岩心,且不限制岩心长度,不仅可以克服对于岩心样品的需求,还可以克服端面效应对测试结果的影响。

    一种计算储层孔隙空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990882A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11008942.X

    申请日:2023-08-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计算储层孔隙空间的方法、装置、设备及介质,该方法包括获取当前储层的FMI测井图像、补偿中子测井数据和密度测井数据,并得到当前储层的孔隙空间占比、当前储层的第一孔隙度、当前储层的第二孔隙度;将孔隙空间占比作为因变量与补偿中子测井数据和密度测井数据进行相关性分析,获得分析结果,从而确定补偿中子测井数据的第一权重和密度测井数据的第二权重,将其权重作为约束条件,对孔隙空间占比、补偿中子测井数据和密度测井数据进行非线性回归计算,获得地层孔隙度曲线。本发明通过将FMI测井图像数据化处理并与常规测井数据相结合,从而得到更加准确的孔隙空间占比。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