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5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86751.9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春华 , 郭小江 , 孙伟鹏 , 陈怡静 , 江永 , 孙伟生 , 孙栩 , 申旭辉 , 朱亚波 , 黄焕良 , 奚嘉雯 , 曾晓伟 , 李铮 , 陈建维 , 张钧阳 , 胡伟雄 , 刘旋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一种海上风电多端柔直外送的低电压穿越控制方法及装置,通过在陆上换流站发生故障时,确定陆上换流站的控制方法;根据陆上换流站的控制方法,对陆上换流站进行调整控制。由此,在陆上换流站故障时,通过调整陆上换流站的控制方法耗散掉盈余功率,风电场运行不受任何影响,将故障限制在了柔直系统内。
-
公开(公告)号:CN118611190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96623.0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双馈异步风机并网系统无功协调控制方法、装置及设备,方法包括:获取当前时间双馈异步风电场连接的交流母线的第一实际电压,并响应于第一实际电压大于预设的额定电压,获取当前时间开始预设时间间隔后交流母线的第二实际电压,以及基于第二实际电压与第一实际电压计算电压变化量,并基于电压变化量控制同步调相机和/或双馈异步风电场启动无功补偿,能够在交流母线的实际电压升高的情况下,根据一段时间交流母线的电压变化量控制同步调相机和/或双馈异步风电场参与无功补偿,从而提高电压穿越能力,进而增强双馈异步风机并网系统运行的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554441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82810.3
申请日:2024-05-29
Applicant: 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出一种联合出力预测方法及系统,其中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待预测日的前一日中各时刻的风电机组出力、光伏机组出力、等效风力强度、等效光照强度、待测日各时刻的等效风力强度预测值、待测日各时刻的等效光照强度预测值;确定待预测日的前一日对应的风电机组与光伏机组的出力同步率系数,风力与光照的相关性系数;根据所述同步率系数及所述相关性系数确定所述待测日各时刻对应的风光联合出力预测值。本申请提出的技术方案,基于所述风电机组与光伏机组的出力同步率系数,风力与光照的相关性系数进行风光联合出力预测,有效提高了风光整体出力的预测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327878A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2410593871.2
申请日:2024-05-14
Applicant: 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偏航控制技术领域,尤其是指一种偏航控制方法、装置、设备及计算机存储介质。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尾流的偏航控制方法,首先对N台机组进行排序,如何计算第2~N台机组的入流风速和风向,最后根据所述第2~N台机组的入流风速和风向对第2~N台机组的偏航指令进行修正;本发明所述的基于尾流的偏航控制方法,通过不同机组间尾流的实时计算结果,对每台机组的偏航控制指令进行校正和优化,提高了偏航控制的准确性,从而降低了机组偏航系统的动作次数,提升了整体发电量。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2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3871.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春华 , 孙伟鹏 , 郭小江 , 江永 , 陈怡静 , 孙栩 , 孙伟生 , 朱亚波 , 申旭辉 , 黄焕良 , 曾晓伟 , 李铮 , 奚嘉雯 , 陈建维 , 张钧阳 , 胡伟雄 , 刘旋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变流器与柔直系统协同的交流故障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盈余功率的情况下,监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陆上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值,并响应于直流电压值达到电压阈值,控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海上换流站执行低压限压控制策略,以降低海上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幅值,以及响应于电压幅值下降到幅值下限,控制风机变流系统的网侧变流器执行低压限流控制策略,以降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输入功率,能够在系统轻微故障时,充分发挥柔直系统无功支撑和过电压调节能力,无需耗能装置投入,从而提升交流故障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6054227B
公开(公告)日:2024-12-06
申请号:CN202310073871.5
申请日:2023-01-16
Applicant: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能源开发有限公司 ,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Inventor: 李春华 , 孙伟鹏 , 郭小江 , 江永 , 陈怡静 , 孙栩 , 孙伟生 , 朱亚波 , 申旭辉 , 黄焕良 , 曾晓伟 , 李铮 , 奚嘉雯 , 陈建维 , 张钧阳 , 胡伟雄 , 刘旋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一种变流器与柔直系统协同的交流故障控制方法及装置,包括:在柔性直流输电系统存在盈余功率的情况下,监测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陆上换流站的直流电压值,并响应于直流电压值达到电压阈值,控制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海上换流站执行低压限压控制策略,以降低海上换流站交流母线电压幅值,以及响应于电压幅值下降到幅值下限,控制风机变流系统的网侧变流器执行低压限流控制策略,以降低柔性直流输电系统的输入功率,能够在系统轻微故障时,充分发挥柔直系统无功支撑和过电压调节能力,无需耗能装置投入,从而提升交流故障的控制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37564A
公开(公告)日:2024-04-26
申请号:CN202410074036.8
申请日:2024-01-17
Applicant: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公开提出了一种海上风电高压直流输电系统,该系统包括:精简矩阵变换器、高频变压器、二极管整流桥、混合储能装置;精简矩阵变换器与PMSG连接,精简矩阵变换器连接高频电压器,高频电压器连接二极管整流桥,二极管整流桥连接混合储能装置;精简矩阵变换器用于接收PMSG生产的交流电,并转换为设定参数,以生成转换电流;高频变压器用于将转换电流转换为高频交流电;二极管整流桥用于将高频交流电转换为直流电;混合储能装置用于存储直流电。在本公开实施例采用高频变压器和精简矩阵变换器,可以降低设备的占地空间、降低设备成本,同时通过混合储能装置形式的储能,可以提升能源存储的选择性和实用性,从而起到平滑风力发电机输出有功功率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15506964A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211181890.1
申请日:2022-09-27
Applicant: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有限公司南方分公司 , 华能海上风电科学技术研究有限公司
IPC: F03D9/25 , F03D1/00 , F03D9/00 , F03D13/20 , F03D13/25 , F03D80/00 , H02S10/12 , H02S20/20 , A01K61/6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带有阻风结构的海上风电系统,包括:海上风电机组;设置于海上风电机组风向的上游的海上支撑基础;设置于海上支撑基础,且低于海上风电机组的风轮的阻风结构。在本方案中,通过在海上风电机组风向的上游增设低位的阻风结构,以便于使得阻风结构下游上方区域的风速得到提升,以此形成了大气流动加速效应,进而可有助于提高特定高度风能密度,从而使得海上风电机组的发电量得到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990971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78413.5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 中国华能集团清洁能源技术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关于一种MMC‑HVDC系统换流变压器中励磁涌流的识别方法和识别装置,所述识别方法包括:在模块化多电平换流器的高压直流输电MMC‑HVDC系统上电后,获取换流变压器的实际差动电流;根据实际差动电流,确定换流变压器的故障启动点;在故障启动点之后,获取实际差动电流的峰值和谷值;根据峰值和谷值,拟合正弦波;根据实际差动电流和对应时刻通过正弦波得到的参考差动电流,对励磁涌流进行识别。由此,该方法能够有效识别MMC‑HVDC系统换流变压器充电或区外故障导致的换流变压器出现励磁涌流,进而提升换流变压器差动保护的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19560969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402580.7
申请日:2024-10-09
Applicant: 华能广东汕头海上风电有限责任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缆连接附件及其制备方法,涉及电缆附件技术领域,包括防护外壳,所述防护外壳的一侧与转接装置连接,所述防护外壳套设在所述电缆外,所述防护外壳与所述转接装置之间设置有密封圈,电缆的一端与转接装置电连接,防护外壳对电缆和转接装置的连接处进行保护,密封圈将防护外壳与电缆和转接装置连接处的缝隙进行密封,防止外界的水分和等杂质进入到电缆和转接装置的连接处内,对电缆的通电造成影响,在增加了导体的截面积的同时,延长了电缆的长度,增大了电缆的载流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