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322060A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210002755.X

    申请日:2022-01-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余热深度利用系统,该余热深度利用系统包括:烟道,用于向外排出高温烟气;换热装置,设置在所述烟道上;所述换热装置包括第一换热部和第二换热部,沿所述烟道中烟气的排出方向,所述第一换热部位于所述第二换热部的上游;热泵机组,所述热泵机组设置有冷凝侧和蒸发侧;所述冷凝侧设置有供热管路,所述供热管路经过所述第一换热部后向外供热;所述蒸发侧设置有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经过所述第二换热部;所述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制热能效在7.5至8之间。如此设置,可将烟气温度由160℃左右降至约35℃以下,使得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制热能效在7.5至8之间,提高该余热深度利用系统的供热温度和制热能效值。

    一种区域热量共享方法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90619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410153368.5

    申请日:2024-02-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区域热量共享方法,涉及余热回收利用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S1,划分区域;S2,通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回收区域内产生的低温余热、跨季节储热水池的释热供给区域热网,并利用调峰热源提升热网供水温度;S3,区域热网第一部分共享至生活用热,第二部分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制取高温热水共享至工业高温热水用户;S4,区域热网多余部分通过跨季储热水池储存。本发明通过第一类吸收式热泵及区域热网将区域内不同地理位置、不同时间、不同热量参数的余热统一收集并利用,一部分用于生活用热,一部分通过第二类吸收式热泵提升能量使满足工艺高温热水需求,并通过跨季节储热水池,实现余热夏存冬储,提高经济性。

    基于余热回收的供能集成系统
    1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463256A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410538350.7

    申请日:2024-04-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余热回收的供能集成系统,包括光热供热系统、光伏发电系统以及光热裂解系统,光热供热系统包括光热供热组件、水换热器组件以及第一烟换热器;光伏发电系统包括相连接的光伏发电组件以及电气系统;光热裂解系统包括相连接的醇类储罐、输送泵、多级加热器、光热裂解组件、过滤净化组件、储氢罐、气水换热器以及燃氢发电组件;该实施方式在光资源充足的条件下,光热供热系统、光伏发电系统能够为光热裂解系统制氢提供所需的热量和电能,能够储存大量氢气,实现最大化的利用光资源。在光资源短缺的条件下,通过储存的氢气产生的电能能够维持光热裂解系统的运行,同时还能够回收利用发电过程产生的余热,节约了能源消耗。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