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340601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630841.5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01G7/06 , A24F19/0014 , A44C11/00 , A44C23/00 , B43M99/008 , B44C5/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微生物输液法的沉香诱导方法及应用,包括:采用输液法将微生物促香剂输入产沉香植物,至获得沉香;其中,所述微生物促香剂中含有微生物和/或微生物发酵液过滤菌体后的滤液,所述微生物包含真菌、细菌和放线菌等,真菌优选为硬孔菌属、拟层孔菌属、可可毛色二孢属、镰刀菌属、拟盘多毛孢属、头孢菌属、霉属、腐木菌属或小球壳菌属中的一种或多种。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处理简单,利用微生物促香剂结合通体香结香技术诱导产沉香植物生产沉香,结香快,结香效率高,能充分利用白木且中间不腐朽。本发明还提供了一种利用所述基于微生物输液法的沉香诱导方法所获得的沉香、点状香、点线状香制备的沉香珠子。
-
公开(公告)号:CN103651151B
公开(公告)日:2015-05-27
申请号:CN201310593250.6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促进沉香属(Aquilaria)植物产生沉香的真菌及其应用。该真菌为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CGMCC NO.7802。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接种6个月后即可促进白木香结香且形成的沉香中间不易腐烂。并且该菌株在PH2-11和温度15-40℃的条件下仍能生长,说明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具有很强的环境耐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845892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179261.9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孔菌及其促进沉香属植物产生沉香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的硬孔菌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钢(Agaricomycetes),硬孔菌目(Polyporales),薄孔菌科(meripilaceae),硬孔菌属(Rigidoporus)。本发明提供的硬孔菌从白木香中分离获得,用于促进以白木香为代表的沉香属结香,形成的沉香层比较厚且穿透面大。本发明提供了的硬孔菌能提高沉香品质,对沉香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03999597B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410250557.0
申请日:2014-06-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IPC: A01C1/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槟榔种子催芽方法,是收集成熟槟榔种果平铺于地板晾晒后置于蛇皮袋中放阴凉地方保湿,促使槟榔种果表皮快速腐烂;去除烂表皮留纤维腹皮包种子并清洗干净,消毒,晾干;在大棚内的苗圃地铺上湿砂层,铺上一层互不重叠的种子,再用湿砂覆盖,最后盖上稻草层;催芽过程控温在25~35℃,遮阴度在60~90%。本发明工艺简单,对种子进行前处理后采用增温增湿的砂层积的措施,改善种子的吸收及透气性,使槟榔种子可以快速发芽,缩短催芽时间,能有效提高槟榔种子发芽率、发芽指数、发芽整齐度,具有大批量、快速育成槟榔种子苗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3636849A
公开(公告)日:2014-03-19
申请号:CN201310691999.4
申请日:2013-12-17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IPC: A23F3/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槟榔花速溶茶的制备方法,是将采集来的槟榔花进行经预处理后,再煎炒得到槟榔花茶;在槟榔花茶中加入去离子水或蒸馏水、纤维素酶和果胶酶,联合酶解后超声波提取,将槟榔花茶提取液进行高速离心除杂后用纳滤膜浓缩至固形物含量为20~25%,干燥,得到槟榔花速溶茶粉。本发明工艺简单,以槟榔花为原料制备速溶茶,解决了传统槟榔花需要煮沸方能饮用的问题,所得槟榔花速溶茶在保留茶原有香气、口感及滋味的基础上,无论是用热水还是冷水冲泡,均可溶解,使其能够被人们方便、快捷、健康地饮用,满足人们快节奏生活需求,使槟榔资源得以充分利用,提高槟榔的利用价值。
-
公开(公告)号:CN104904448A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410452545.6
申请日:2014-09-0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蛇足石杉快种苗的快速繁殖方法,即以芽胞为繁殖材料进行幼苗培育的方法,其主要包括蛇足石杉芽胞产生和芽胞幼苗培育技术。本发明主要阐述了蛇足石杉的成株的选择与移栽、种植园和苗圃建设、芽胞成熟度判断、芽胞育苗培育及移栽等技术。本发明利用人工培植的方法使蛇足石杉成株产生大量芽胞,数量远高于野生环境植株自然产生芽胞数量,利用芽胞进行繁殖,能在较短(2个月)的时间内培育大量的蛇足石杉幼苗。芽胞繁殖是目前规模化培育蛇足石杉种苗的唯一可行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3651151A
公开(公告)日:2014-03-26
申请号:CN201310593250.6
申请日:2013-11-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促进沉香属(Aquilaria)植物产生沉香的真菌及其应用。该真菌为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CGMCC NO.7802。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接种6个月后即可促进白木香结香且形成的沉香中间不易腐烂。并且该菌株在pH2-11和温度15-40℃的条件下仍能生长,说明拟层孔菌(Fomitopsis sp.)ASAF01具有很强的环境耐受力。
-
公开(公告)号:CN101755629B
公开(公告)日:2011-08-10
申请号:CN201010104119.5
申请日:2010-02-0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IPC: A01G7/06 , A01N57/20 , A01N37/42 , A01P21/00 , A61K36/835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输液法在白木香树上生产沉香的方法,是在白木香树的树干上钻孔,用输液法将沉香促香剂缓缓滴入白木香树体中;间隔2~3个月施加一次,处理6~12个月后,割取树干中形成的棕褐色油状物及黄棕色变色木质部,经晒干即为沉香;所述沉香促香剂是将植物激素溶液与化学试剂溶液混合而成;所述化学试剂是铁盐或钠盐。本发明工艺简单,操作方便,利用诱导的方式极大地提高了沉香的产量,缩短沉香的生产周期,结香效果显著,适用于大规模标准化商品化生产,能有效地缓解了沉香的供需矛盾,对白木香资源的保护、开发和循环利用提供有效的途径,具有重要的经济、社会和生态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1731477A
公开(公告)日:2010-06-16
申请号:CN201010005235.1
申请日:2010-01-1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IPC: A23K1/18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技术领域,具体是一种用于饲养红脉穗螟幼虫人工饲料,是由槟榔果梗粉、豆粉、麦胚芽、蔗糖、啤酒酵母、山梨酸、九维片、琼脂和水均匀混合配制而成;所述九维片是由维生素A、复合维生素B、维生素C、维生素D2、维生素E、烟酰胺、泛酸钙和辅料混合而成。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经济环保,原材料中以废弃物槟榔果梗替代原报道人工饲料中的椰子幼果,不仅大大节省了成本,而且解决了原有人工饲料在幼虫3龄期需要进行天然饲料转换才能提高繁殖力的问题,可实现多世代的持续大量饲养。
-
公开(公告)号:CN104845892B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1510179261.9
申请日:2015-04-1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用植物研究所海南分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硬孔菌及其促进沉香属植物产生沉香的应用。本发明提供了的硬孔菌属于真菌界(Fungi),担子菌门(Basidiomycota),伞菌钢(Agaricomycetes),硬孔菌目(Polyporales),薄孔菌科(meripilaceae),硬孔菌属(Rigidoporus)。本发明提供了的硬孔菌从白木香中分离获得,用于促进以白木香为代表的沉香属结香,形成的沉香层比较厚且穿透面大。本发明提供了的硬孔菌能提高沉香品质,对沉香生产有着重要的意义。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