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951055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098662.7
申请日:2021-01-25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腰部脊椎超声扫查教学方法,其步骤包括:选择待扫查腰段,待扫查腰段包括上腰段、中腰段或下腰段;根据待扫查腰段,患者选择适应性的体位;选择对应的预设扫查路径;当探头使用横轴扫查方法时,中腰段和下腰段的预设扫查路径的起点分别为脊椎后正中线上的棘突间隙和骶骨正中嵴;当探头使用斜轴扫查方法时,上腰段和下腰段的预设扫查路径的起点分别为第十二胸椎‑第一腰椎棘突间隙‑关节突关节‑横突平面和第五腰椎‑第一骶椎关节突关节;根据预设扫查路径,将探头自起点扫查至终点,并对扫查过程中得到的切面图像进行观察,以获取目标切面图像。该方法通过建立扫查路径图,更利于对临床医生的扫查指导。
-
公开(公告)号:CN116385756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1634149.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标注和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基于增强标注和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识别方法包括:对医学图像中的目标部位进行增强标注得到标注数据集;其中,所述目标部位包括作为最终目标的第一部位和作为辅助的第二部位;基于所述标注数据集,训练得到目标部位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将待检测医学图像输入至所述目标部位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得到所述待检测医学图像的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作为最终目标的第一部位和作为辅助的第二部位对目标部位进行增强标注,以及,通过建立目标部位深度学习识别模型,搜索临床目标区域,提升了医学图像识别和临床靶点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71790B
公开(公告)日:2023-08-22
申请号:CN201810707421.6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带有第一中孔和渗透孔的基板;带有第二中孔的施压板;胶液释放机构,包括医用胶和能将医用胶封装在施压板和基板之间的封装构件;操控机构,设在施压板上并贯穿基板的导向柱及设置在导向柱上的调整构件。当调整构件被操控而使施压板朝向基板运动时,施压板和基板将一同压破封装构件,迫使医用胶脱离封装构件的约束而向周围扩散,并使医用胶部分地流过渗透孔。本发明的用于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创伤的情况,将留置导管更稳定地固定肌肤上,并对穿刺点进行封闭,降低留置导管脱离肌肤的风险,降低穿刺点出现意外渗血的风险,降低穿刺点被感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6385756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211634149.6
申请日:2022-12-19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82 , G06N3/08 , G06N3/046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增强标注和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识别方法及相关装置,其中基于增强标注和深度学习的医学图像识别方法包括:对医学图像中的目标部位进行增强标注得到标注数据集;其中,所述目标部位包括作为最终目标的第一部位和作为辅助的第二部位;基于所述标注数据集,训练得到目标部位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将待检测医学图像输入至所述目标部位深度学习识别模型,得到所述待检测医学图像的识别结果。本发明通过作为最终目标的第一部位和作为辅助的第二部位对目标部位进行增强标注,以及,通过建立目标部位深度学习识别模型,搜索临床目标区域,提升了医学图像识别和临床靶点的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77179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07421.6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带有第一中孔和渗透孔的基板;带有第二中孔的施压板;胶液释放机构,包括医用胶和能将医用胶封装在施压板和基板之间的封装构件;操控机构,设在施压板上并贯穿基板的导向柱及设置在导向柱上的调整构件。当调整构件被操控而使施压板朝向基板运动时,施压板和基板将一同压破封装构件,迫使医用胶脱离封装构件的约束而向周围扩散,并使医用胶部分地流过渗透孔。本发明的用于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创伤的情况,将留置导管更稳定地固定肌肤上,并对穿刺点进行封闭,降低留置导管脱离肌肤的风险,降低穿刺点出现意外渗血的风险,降低穿刺点被感染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09137691U
公开(公告)日:2019-07-23
申请号:CN201821037451.2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A61M25/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用于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其包括:带有第一中孔和渗透孔的基板;带有第二中孔的施压板;胶液释放机构,包括医用胶和能将医用胶封装在施压板和基板之间的封装构件;操控机构,设在施压板上并贯穿基板的导向柱及设置在导向柱上的调整构件。当调整构件被操控而使施压板朝向基板运动时,施压板和基板将一同压破封装构件,迫使医用胶脱离封装构件的约束而向周围扩散,并使医用胶部分地流过渗透孔。本实用新型的用于留置导管的固定装置可以在不增加额外创伤的情况,将留置导管更稳定地固定肌肤上,并对穿刺点进行封闭,降低留置导管脱离肌肤的风险,降低穿刺点出现意外渗血的风险,降低穿刺点被感染的风险。(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