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168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310429311.9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浙江绍兴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识别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分子病理学特征识别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病理学技术优化患者诊疗流程。其主要创新在于利用就诊初期获得的分子病理学方法对患者病灶后续碘‑131治疗过程中的摄碘能力(初始不摄碘、逐渐不摄碘、部分摄碘、持续摄碘等)进行特征性预测,从而有利于在早期就识别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人群。
-
公开(公告)号:CN11557276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110758933.7
申请日:2021-07-05
Applicant: 浙江绍兴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C12Q1/688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药物基因组学领域,具体涉及基因与基因型评价摄碘能力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用作摄碘能力评价指标的基因和/或基因型,还提供基于评价指标的基因和/或基因型的摄碘能力的检测试剂和评价方法,诊断和/或监测个性化的摄碘水平,为摄碘水平提供一种新的具有参考价值的评价体系,为临床摄碘相关的临床诊疗方案的判断提供科学依据,保证临床诊疗方案的有效性、安全性与及时性,为临床医学发展提供新的解决方案。
-
公开(公告)号:CN114927223A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110750149.1
申请日:2021-07-02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爱甲专线健康管理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分化型甲状腺癌的全切术后评估模型和方法,其中,模型包括:数据模块,用于存储患者的信息,所述患者的信息包括:病理信息、血清数据和影像数据;死亡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病理信息评估死亡风险;复发风险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病理信息、所述血清数据和所述影像数据评估复发风险;术后碘治疗前评估模块,用于基于血清数据和影像数据判定手术疗效;实时动态评估模块,用于基于所述病理信息、所述血清数据和所述影像数据评估患者治疗疗效。本发明的模型可明确判断手术疗效和治疗疗效,给患者和明确一个明确的判定标准,以便患者明确自身状况,并且便于医生有针对性的选择治疗方案对患者进行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4933314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510373851.5
申请日:2015-06-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IPC: G06F1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分析方法,本发明还涉及分化型甲状腺癌的远处转移分析系统,包括用于接收测量数据的数据接收模块、用于根据设定的测量阈值判断数据是否符合计算处理的请求计算模块、用于计算数据的数据计算模块、用于根据计算结果进行处理的处理模块和显示分析信息的显示模块;本发明计算出131I治疗前该组sTg动态变化相关参数,以期排除手术后尚未经131I成功“清甲”前的残余甲状腺组织对sTg水平的影响,为在131I治疗前提高对DTC远处转移患者的早期诊断正确率提供较好的参考信息,较目前临床上应用的单次sTg水平分析患者远处转移状态的方法其分析的准确性及特异度均有提高。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410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425810.7
申请日:2023-10-30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放射性药物交接检查方法和设备,该放射性药物交接检查方法包括:获取设置在交接区域的摄像头采集的放射性药物交接过程的交接图像;识别所述交接图像中的人数,得到交接人数;基于预先训练的图像识别模型识别所述交接图像,得到交接过程的交接动作;基于所述交接人数以及交接动作,生成所述放射性药物的交接检查结果。实现了基于图像识别的放射性药物交接的自动检查,提高了检查的实时性和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6168850B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429311.9
申请日:2023-04-21
Applicant: 中国医学科学院北京协和医院 , 浙江绍兴鼎晶生物医药科技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计算甲状腺癌患者摄碘特征概率的方法和装置,特别是一种基于分子病理学特征识别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患者的方法。本发明提供的方法,旨在分化型甲状腺癌传统管理模式的基础上,利用分子病理学技术优化患者诊疗流程。其主要创新在于利用就诊初期获得的分子病理学方法对患者病灶后续碘‑131治疗过程中的摄碘能力(初始不摄碘、逐渐不摄碘、部分摄碘、持续摄碘等)进行特征性预测,从而有利于在早期就识别碘难治性分化型甲状腺癌人群。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