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378113A
公开(公告)日:2025-01-28
申请号:CN202411437431.4
申请日:2024-10-1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F119/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一维仿真模型建模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面向对象的履带车辆动力模型库建模方法,所述方法根据动力架构分解的需求模型,先建立履带车辆动力模型库建模流程图,将整车模型库分解为履带及负重轮库、发动机库、变速器库、传动链库、液压库及仿真任务工况库;本发明实现了履带车辆的动力性、转向性和制动性仿真。针对该履带车辆动力模型可以进行最高车速、1挡加速、2挡加速、转向功能、爬坡和制动等多种单项测试。本模型为参数化建模,使用者可以根据不同的车型,对相关参数进行设置,以模拟相应车型的仿真。因此,本发明的车辆模型具有很好的重用性。本发明实现了控制系统、机械动力系统、温度控制、液压控制等多系统集成建模及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1428314B
公开(公告)日:2023-03-28
申请号:CN202010272541.5
申请日:2020-04-09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军用履带车辆、各种履带式工程车辆领域,公开了一种履带式车辆负重轮布局设计方法。该方法包括:首先确定第1对负重轮与最后1对负重轮之间的距离,并根据整车各部件的布局确定整车簧载质量的质心位置;其次定义其它各负重轮与相对于簧载质量质心的距离,将上述距离变量定义为设计变量;根据整车的静平衡条件,构造负重轮布局优化的目标函数;再次,根据相邻负重轮之间的间距要求,获取一组设计变量的约束条件;最后优化求解获得各负重轮相对于簧载质量质心的距离,最终获取负重轮的优化布局。本发明通过构造特定的优化目标函数实现履带车辆弹心位置与质心位置尽量重合,以消除质心俯仰振动与垂直振动的耦合,尽量使车体保持水平。
-
公开(公告)号:CN11532470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1
申请号:CN202210952137.1
申请日:2022-08-09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发动机舱快速散热装置,其包括:散热装置,所述散热装置至少设置有两个,每个所述散热装置的上、下两侧均对称固定有安装翼,且每个所述安装翼均采用螺栓固定安装在车体内的发动机舱的内侧壁上;散热管,所述散热管的一端固定连通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内腔中,所述散热管的另一端口呈封闭设置,所述散热管的侧壁上开设有多个均匀分布的进气孔;以及冷气管,所述冷气管的一端固定连通于所述散热装置的内腔中。本发明装置采用电机驱动转轴转动,从而带动涡轮扇叶旋转,进行抽气作业,同时,在散热装置的热冷混合室内接入有冷气管,其吹出的冷气可在涡轮扇叶及转轴上形成薄膜保护层,以保证涡轮扇叶及转轴进行长时间的散热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517A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2010776916.1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5B23/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履带车辆动力性能试验的台架控制系统,采用传感器测出动力舱传动输出的转速和扭矩信号,将转速和扭矩信号送至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期望的车速信号,将传感器测出的转速和扭矩信号以及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的车速信号送至控制器中,由控制器计算出加载电机需求的控制扭矩,并将该控制扭矩信号送至变频器作为加载电机的控制指令。本发明动力学模型采用动力装置实测的扭矩输出作为输入计算车速,控制器根据动力装置实测的转速以及动力学模型计算的车速作为输入计算加载电机所需的控制力矩,实现履带车辆动力装置在台架上复现最高车速、加速、爬坡等工况的动力性能外场试验,不需推导系统的逆动力学模型,实现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0758128A
公开(公告)日:2020-02-07
申请号:CN201911067683.1
申请日:2019-11-04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地面无人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车载无人车充电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无人车锁紧固定装置、充电装置、下翻式尾大门、位置传感器;所述无人车锁紧固定装置设置于车辆上;所述充电装置设有两个,分设于车辆和无人车上;所述下翻式尾大门设置于车辆上;所述位置传感器设置于车辆上;工作过程中,由所述下翻式尾大门通过两侧的电动推杆,开启车辆尾大门;无人车经过下翻式尾大门行驶至车辆上无人车锁紧固定装置的对应位置处,然后由位置传感器检测无人车是否行驶到位;无人车行驶到位后,无人车锁紧固定装置将无人车轮胎固定住,然后车辆通过充电装置实现对无人车的车载充电。所述系统能有效解决无人车在远程作战过程中随车充电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391915A
公开(公告)日:2022-11-25
申请号:CN202210981852.8
申请日:2022-08-16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7 , G06N3/12 , G06F111/04 , G06F111/06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履带车辆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高速履带车辆预张紧力的确定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立高速履带整车系统拓扑图;建立履带下支段离散化质量模型;建立履带下支段连续体验证模型;校核离散化质量模型;建立负重轮、车体动力学模型;建立整车多层级耦合振动模型;建立路面不平度和不同车速的激励模型;构建同时通过性和任务负载稳定性的目标函数;设置预张紧力为设计变量并定义其变化范围;利用优化算法对不同结构质量和激励条件下的预张紧力进行寻优;将预张紧力最优解代入多层级耦合振动模型进行求解验证;本发明能够为高速履带车辆预张紧力的设置提供理论支撑。
-
公开(公告)号:CN118701066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1059113.9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B60W30/182 , B60W50/00 , B62D5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车辆控制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轮履复合车辆驱动系统控制方法及控制装置,所述方法包括:获取当前轮履驱动方式信息;获取地图导航信息;获取当前位置信息;根据所述地图导航信息以及所述当前位置信息获取未来预设时间后的路面情况信息;根据所述未来预设时间后的路面情况信息以及当前轮履驱动方式信息判断是否需要在预设时间后进行当前轮履驱动转换,若是,则在预设时间后进行轮履驱动转换。本申请的轮履复合车辆驱动系统控制方法根据具体未来路面情况来进行自动驱动方式的切换,一方面可以防止驾驶者不熟悉路况以及没有切换经验的情况下胡乱进行切换,另一方面可以在不影响驾驶员驾驶的情况下进行自动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15416480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094721.4
申请日:2022-09-0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发动机舱的散热装置用通风口结构,其结构包括:连接件、定位格、框架、安装槽、通风孔;连接件与定位格相通,定位格嵌入于框架的侧端,框架与安装槽为一体化结构并与连接件相连接,通风孔贯穿于安装槽的中心部位;本发明由连接件进一步改进后,其可通过新增的卡块与消音层等部件的相互配合,卡块可辅助贴合层来提升与散热装置的整体连接性能,进一步防止持续震动所产生的位移情况,同时消音层的消音棉可将气体排出所产生的噪音尽数消除,达到无声排气的效果,并且根据密闭层能提升气体排出的稳定性,防止扩散现象的产生。
-
公开(公告)号:CN115370517A
公开(公告)日:2022-11-22
申请号:CN202210805854.1
申请日:2022-07-08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F02N11/08 , F02N11/04 , F02N19/02 , B60R16/02 , B60R16/023 , B60R16/03 , B60R16/033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实现混合动力装甲车辆即时起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在高原、山地、寒区等全域环境下也能够实现混合动力装甲车辆即时启动。本发明所提供的一种实现混合动力装甲车辆即时启动的控制系统和方法,通过电池与辅助加温装置为动力传动模块保温,未增加额外发电装置,减轻整车重量及空间压力,成功实现平原低温环境和高原低温环境下的车辆随时起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880517B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010776916.1
申请日:2020-08-05
Applicant: 中国北方车辆研究所
IPC: G05B23/02 , G01M17/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模拟履带车辆动力性能试验的台架控制系统,采用传感器测出动力舱传动输出的转速和扭矩信号,将转速和扭矩信号送至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出期望的车速信号,将传感器测出的转速和扭矩信号以及车辆动力学模型计算出的车速信号送至控制器中,由控制器计算出加载电机需求的控制扭矩,并将该控制扭矩信号送至变频器作为加载电机的控制指令。本发明动力学模型采用动力装置实测的扭矩输出作为输入计算车速,控制器根据动力装置实测的转速以及动力学模型计算的车速作为输入计算加载电机所需的控制力矩,实现履带车辆动力装置在台架上复现最高车速、加速、爬坡等工况的动力性能外场试验,不需推导系统的逆动力学模型,实现简单。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