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928594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650169.2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的对拉式平台系统,利用吊篮结构本身的重量,将吊篮吊装就位,结合对向张拉即可完成操作平台的就位安装,整体上不需要对盖梁形成锚固损伤,并且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效率大幅提高;能够在箱梁就位后高效及时的对盖梁进行预应力的二次张拉;同时,张拉件还为箱梁就位施工提供通长的安全带悬吊基础,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安全等级,降低施工成本,保证盖梁的整体质量,并且为箱梁的施工提供安全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5807392A
公开(公告)日:2023-03-17
申请号:CN202211650163.5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盖梁的预应力二次张拉施工方法,利用吊篮结构本身的重量,将吊篮吊装就位,结合对向张拉即可完成操作平台的就位安装,整体上不需要对盖梁形成锚固损伤,并且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效率大幅提高;能够在箱梁就位后高效及时的对盖梁进行预应力的二次张拉;同时,张拉件还为箱梁就位施工提供通长的安全带悬吊基础,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安全等级,降低施工成本,保证盖梁的整体质量,并且为箱梁的施工提供安全保证。
-
公开(公告)号:CN116024903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650171.X
申请日:2022-12-21
Applicant: 中国冶金科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盖梁二次张拉的操作平台,操作平台由吊篮构成,所述吊篮包括篮筐和搭接纵梁,所述搭接纵梁固定连接于篮筐且沿纵向延伸至盖梁的上表面;使用状态下,所述吊篮被施加朝向对向的拉力并使得篮筐固定于盖梁的端部,此时,搭接纵梁的下表面贴于盖梁上表面施工时,利用吊篮结构本身的重量,将吊篮吊装就位,结合对向张拉即可完成操作平台的就位安装,整体上不需要对盖梁形成锚固损伤,并且施工周期较短,施工效率大幅提高;能够在箱梁就位后高效及时的对盖梁进行预应力的二次张拉,与现有技术相比,提高安全等级,降低施工成本,保证盖梁的整体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86008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760930.0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6 , E01D2/04 , E01D2/00 , E01D101/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匝道的变截面高架桥施工方法,包括主线桥顶推支护构造,所述主线桥顶推支护构造包括顶推临时墩组件、拼装临时墩组件和防护平台;若干组所述顶推临时墩组件沿横向间隔布置形成一组跨车行道顶推临时墩组,在横向相邻的两组所述顶推临时墩组件跨过一条行车道;若干组所述拼装临时墩组件沿横向间隔布置形成一组跨车行道拼装临时墩组,在横向相邻的两组所述拼装临时墩组件跨过一条行车道;所述防护平台包括纵向垫梁和支撑桥面板,所述支撑桥面板位于行车道的顶部;还包括匝道顶推支护构造;能够通过合理设计临时墩并保证下部车行道的交通顺畅并能够在顶推过程中保证安装桥梁线形,同时在顺利顶推就位后合理安排匝道的安装工作。
-
公开(公告)号:CN116591049A
公开(公告)日:2023-08-15
申请号:CN202310640702.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钢混组合连续梁桥成桥线形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施工步骤:S1.计算连续钢箱梁的弯矩零点并确定在桥梁延伸方向预分段的若干个位置点;S2.预制能够在S1中设定位置分段的若干段钢箱梁主体;S3.在边跨永久墩和跨中永久墩搭设完毕之后,在S1中设定数量的位置点处搭设对应数量的临时支架并在临时支架上进行预顶升;S4.装配若干段钢箱梁主体形成连续钢箱梁;S5.第一次卸载,使连续钢箱梁由临时支架预顶升状态卸载到连续钢箱梁与跨中永久墩接触状态;S6.桥面混凝土施工;S7.第二次卸载,使桥梁局部自重承载结构由临时支架转移至桥梁自身结构,能够控制成桥线形,保证施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298A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210381068.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1/343 , E04B1/38 , E04B2/00 , E04B5/02 , E04B2/72 , E04B1/98 , E04H9/02 , E04B9/00 , E04B9/02 , E04B9/06 , E04B9/18 , E04B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主体钢结构系统,为建筑主体支撑;装配式楼板系统,装配支撑于所述主体钢结构系统形成楼面;外墙系统,装配安装于主体钢结构系统形成外墙;内隔墙系统,装配安装于主体结构形成内隔墙;装配式楼板系统架空楼面板的所有支撑件在受到压力降低支撑高度过程中通过液体阻尼且该液体在设定时间范围内具有固化的特性;本发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集成性,使得整体结构上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顺畅性,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成本,同时,能够实现所有支撑件的高度均可调,具有自适应调整水平以及自适应均匀分布压力的能力,在调节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各个支撑件均匀受力的效果,也就保证了架空楼面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3863573A
公开(公告)日:2021-12-31
申请号:CN202111257169.1
申请日:2021-10-27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梁腹板矩形孔口补强结构的制作方法,包括H型钢梁,H型钢梁腹板上开设有矩形孔口,所述矩形孔口的孔高大于1/2钢梁高,孔长大于750 mm,制作时,先利用BIM技术,在腹板上建立矩形孔口以及补强结构的BIM模型,然后根据BIM模型在腹板上开设矩形孔口;然后再根据BIM模型在矩形孔口对应的腹板上焊接补强结构,待检测合格后即完成补强结构的制作。该制作方法得到的补强结构能达到H型钢梁腹板开矩形孔口前的等强补强效果,能有效增强钢梁腹板开矩形孔口后的安全性,整体提升钢梁开孔后安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5288298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0381068.3
申请日:2022-04-12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B1/343 , E04B1/38 , E04B2/00 , E04B5/02 , E04B2/72 , E04B1/98 , E04H9/02 , E04B9/00 , E04B9/02 , E04B9/06 , E04B9/18 , E04B9/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装配式钢结构建筑,包括:主体钢结构系统,为建筑主体支撑;装配式楼板系统,装配支撑于所述主体钢结构系统形成楼面;外墙系统,装配安装于主体钢结构系统形成外墙;内隔墙系统,装配安装于主体结构形成内隔墙;装配式楼板系统架空楼面板的所有支撑件在受到压力降低支撑高度过程中通过液体阻尼且该液体在设定时间范围内具有固化的特性;本发明实现装配式建筑的集成性,使得整体结构上具有较好的协调性和顺畅性,可大大缩短施工周期,节约施工成本,同时,能够实现所有支撑件的高度均可调,具有自适应调整水平以及自适应均匀分布压力的能力,在调节水平的前提下,实现各个支撑件均匀受力的效果,也就保证了架空楼面系统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16607424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639716.5
申请日:2023-05-31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1D2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大跨度组合型截面钢‑混连续梁螺栓穿孔精度控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预制若干段横梁本体、若干根箱型梁和若干根工字梁;S2.单幅桥整体预拼装;S3.确定单幅桥整体预拼装后的整体的弯矩零点,使首端螺栓孔群或者末端螺栓孔群在弯矩零点处分布,所述末端螺栓孔群被末端分割缝分隔呈沿桥体延伸方向相邻的末端螺栓孔群前段和末端螺栓孔群后段;S4.对单幅桥整体预拼装后的整体检测,若合格,则沿首端分隔线和末端分割缝将对应的横梁本体切割,拆分成具备对应端头的桥体预制构件;能够克服大跨度组合型截面钢‑混连续梁中大面积螺栓群的穿孔精度,进而保证工程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3958074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33181.3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中冶建工集团有限公司
IPC: E04D15/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大厂房屋面底瓦的安装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在厂房的吊车梁的顶面铺设轨道,轨道沿吊车梁的纵向设置,再根据两吊车梁的跨度拼装支撑平台,支撑平台具有四根支腿,每根支腿下设有滑轮,然后将支撑平台吊装至轨道上,使得支撑平台可以轨道往复移动;再在支撑平台上表面铺设竹跳板作为工作平台;将支撑平台移动至安装的起始点,将滑轮固定,然后工作人员站在工作平台上安装对应位置处的屋面底瓦;完成一片屋面底瓦的安装后,工作人员从工作平台上下来,利用卷扬机移动支撑平台,按上述方法进行下一片屋面底瓦的安装,如此重复操作,直到完成所有的屋面底瓦的安装。该方法能有效保证作业人员的安全,且安装操作方便,安装效率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