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551637B
公开(公告)日:2025-05-13
申请号:CN202410874114.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研究方法,属于多尺度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推进剂的颗粒单元与基体单元之间插入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形成细观网格模型;在细观网格模型相对的边上设置与推进剂的原始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新增边界节点;基于推进剂的原始边界节点和新增边界节点,以及内聚力单元的边界节点,构建周期边界条件下的节点位移约束关系,并基于周期边界条件下的节点位移约束关系,获取相应的约束系数矩阵;基于约束系数矩阵,构建总体刚度矩阵和残余力矩阵;基于总体刚度矩阵和残余力矩阵,利用虚单元法开展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计算,获取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该方法能够提高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研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06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1718784.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衬砌内换热管传热性能数值模型的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预测系统长期运行下的换热情况,量化评估各参数对传热性能影响的程度,为优化通道传热特性提供了数值方法。该方法针对大跨度拱形结构衬砌内含有离散内热源的瞬态换热问题,建立了换热过程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已有的实验数据证实了该模型具有足够的准确性,计算得到了设计工况下沿通道径向方向各测量点的温度,单位通道长度的换热量以及围岩和空气侧换热量的分配比例,为研究地下工程衬砌埋管换热性能提供了数值求解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551637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74114.2
申请日:2024-07-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25 , G06F111/04 , G06F119/14 , G06F119/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研究方法,属于多尺度建模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在推进剂的颗粒单元与基体单元之间插入零厚度的内聚力单元,形成细观网格模型;在细观网格模型相对的边上设置与推进剂的原始边界节点一一对应的新增边界节点;基于推进剂的原始边界节点和新增边界节点,以及内聚力单元的边界节点,构建周期边界条件下的节点位移约束关系,并基于周期边界条件下的节点位移约束关系,获取相应的约束系数矩阵;基于约束系数矩阵,构建总体刚度矩阵和残余力矩阵;基于总体刚度矩阵和残余力矩阵,利用虚单元法开展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计算,获取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计算结果。该方法能够提高推进剂等效力学性能研究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985183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107165.7
申请日:2025-01-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16C60/00 , G06T17/20 , G06F30/25 , G06F30/27 , G06N3/006 , G06F17/16 , G06F119/1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推进剂细观力学性能优化方法,属于航天力学技术领域,方法包括:基于推进剂的真实细观形貌,构建推进剂三维细观多面体网格模型;开展基于虚单元和相场的推进剂三维细观多面体网格模型数值仿真,获取推进剂的整体刚度矩阵;开展推进剂定速拉伸仿真,获取推进剂的仿真力‑位移曲线;基于推进剂的仿真力‑位移曲线和整体刚度矩阵,反演推进剂的性能相关参数;基于推进剂的性能相关参数,对推进剂进行配方优化,实现推进剂细观力学性能优化;其中,推进剂的性能相关参数包括推进剂的基体损伤因子、基体与颗粒界面断裂强度、基体与颗粒界面临界应变能释放率。该方法能够实现推进剂细观力学性能优化。
-
公开(公告)号:CN11986141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2
申请号:CN202510120097.8
申请日:2025-01-25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地质仪器教具技术领域的一种直流电法仪模拟操作装置和模拟操作结果获取方法,旨在解决直流电法仪操作教学存在受到现实环境因素和成本限制的困局技术问题。本提供的直流电法仪模拟操作装置和模拟操作结果获取方法,考虑到直流电法仪主要以电学特征对地质进行探测,并没有按照传统的地质学思维根据地质数据构建模型,而是以电学参数建立地质模型,省略了对每个地层的电学参数的换算过程,可以直接根据操作数据在地质模型内对应地层的电学参数计算出模拟电学数据;最后按照教学内容将模拟电学数据输出为模拟操作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19227206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718784.1
申请日:2024-11-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陆军工程大学
IPC: G06F30/13 , G06F30/18 , G06F30/23 , G06F30/28 , G06T17/20 , G06F111/10 , G06F113/08 , G06F113/14 , G06F119/08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工程衬砌内换热管传热性能数值模型的求解方法。该方法可用于预测系统长期运行下的换热情况,量化评估各参数对传热性能影响的程度,为优化通道传热特性提供了数值方法。该方法针对大跨度拱形结构衬砌内含有离散内热源的瞬态换热问题,建立了换热过程的数值模型,并通过已有的实验数据证实了该模型具有足够的准确性,计算得到了设计工况下沿通道径向方向各测量点的温度,单位通道长度的换热量以及围岩和空气侧换热量的分配比例,为研究地下工程衬砌埋管换热性能提供了数值求解思路。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