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029692A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11522026.3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复杂设备的平均维修时间估计方法和系统,属于复杂设备故障维修领域。包括:按照检查次序,根据单元的数量和任务时间内各单元发生故障的概率,计算任务时间内各单元的维修权重系数;按照维修人员编号次序,采用各单元的状态检查时间初始化各维修人员的当前故障排查耗时数组;按照检查次序,根据各维修人员的当前故障排查耗时数组、各单元的状态检查时间和修复失效单元时间,计算得到各单元的维修时间数组;以维修权重系数加权各单元的维修时间数组,得到复杂设备的平均维修时间。本发明将故障排查工作量、修复工作量和人员数量关联起来,准确估计复杂设备的平均维修时间,有效解决合理配置维修人员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9341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4
申请号:CN202310896818.5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修耗时服从正态分布的机电件使用可用度评估方法,包括:获取机电件维修耗时的正态分布参数;基于伽玛函数得到机电件伽玛分布下的寿命参数;当消耗的备件数量为0时,基于威布尔寿命分布参数计算维修及时完成时的第一工作时间,并设定此时维修未及时完成时的第二工作时间为0;当消耗的备件数量≥1时,基于伽玛分布下的寿命参数、维修耗时正态分布参数及伽玛函数计算第一和第二工作时间;基于备件总数量、伽玛分布下的寿命参数、维修耗时正态分布参数及伽玛函数计算机电件消耗完所有备件后保障失败的第三工作时间;基于消耗不同备件数量对应的第一、第二工作时间,及第三工作时间和任务时间计算当前备件数量下的使用可用度。
-
公开(公告)号:CN117114466A
公开(公告)日:2023-11-24
申请号:CN202310900711.3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电子类部件使用可用度确定方法及装置,属于维修耗时不为0场景下使用可用度分析领域,本发明将电子类部件内电子单元的寿命设定为服从指数分布,将电子单元维修耗时设定为服从指数分布,求解电子类部件消耗不同备件时的工作时间,工作时间划分为三类:备件保障失败时的工作时间、维修及时完成的工作时间及维修未及时完成的工作时间,基于此求解电子类部件的使用可用度。经过实验验证发现当电子单元维修耗时较大时,忽略维修耗时影响的目前业内方法会导致使用可用度评估结果“虚高”,带来的误差不可小视,而本发明计算的使用可用度与实际情况吻合,具有可参考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796838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521183.2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20 , G06Q10/063 , G06Q10/10 , G06Q1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针对多人合作的故障排查时间估计方法和系统,属于复杂设备故障排查领域。包括:按照检查次序,根据复杂设备中单元的数量和任务时间内各单元发生故障的概率,计算任务时间内各单元的修理权重系数,同时采用各单元状态检查的时间初始化检查时间数组;按照人员编号次序,根据各维修人员检测的单元数量,确定各维修人员负责检测的单元序号,根据检查次序,计算得到各单元发生故障时的检查耗时,综合修理权重系数和检查耗时,计算得到各维修人员的平均故障排查时间;累计各维修人员的平均故障排查时间,得到多人合作的故障排查时间。本发明将排查工作量、排查工作划分和人数关联起来,准确估计多人合作的平均故障排查时间。
-
公开(公告)号:CN117033886A
公开(公告)日:2023-11-10
申请号:CN202310893780.6
申请日:2023-07-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维修耗时服从指数分布的电子件任务评估方法及系统,包括:步骤一、初始化,令电子件的备件消耗数量i=0;步骤二、计算备件消耗数量对应的概率pi;其中,当备件消耗数量等于0时,pi与电子件寿命指数分布的参数和电子件任务时间相关,当备件消耗数量不等于0时,pi与电子件寿命指数分布的参数、电子件维修耗时指数分布的参数、伽玛函数及电子件任务时间相关;步骤三、更新i=i+1,若i≤s,则执行步骤二,否则执行步骤四;s为电子件备件的总数量;步骤四、令成功率#imgabs0#得到电子件执行任务的成功率Ps。本发明能更真实地反映出备件保障和维修保障共同对保障任务的综合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6894181A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310862931.1
申请日:2023-07-14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F18/2131 , G06F18/2137 , G06F123/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黎曼流行和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进行脑电采集实验,采集脑电信号;S2、基于离散小波变换对脑电信号进行时频分析,提取时频特征;S3、基于黎曼流行算法对脑电信号进行非线性特征的提取;S4、对步骤S2与S3中分别提取的时频特征与非线性特征进行特征融合。本发明所提供的基于黎曼流行和小波变换的特征提取方法,能够在最大限度保持原始信号非线性流行结构信息的前提下,对脑电信号进行数据降维和特征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16805225A
公开(公告)日:2023-09-26
申请号:CN202310896741.1
申请日:2023-07-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20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威布尔分布机电类设备的使用可用度确定方法及系统,结合机电件寿命的威布尔分布参数和维修耗时正态分布计算使用可用度,在计算过程中,为简化计算步骤将威布尔分布参数转化为伽玛分布下的参数,计算机电类设备消耗不同备件在三种不同情况下的工作时间;三种不同情况包括:维修及时完成的情况、维修未及时完成的情况及备件保障失败的情况。最终,本发明基于三种不同情况下工作时间的累加值和机电件设备的预设任务时间确定机电类设备的使用可用度,由于本发明的计算过程考虑了机电件单元的寿命分布参数和维修耗时,计算可靠性相对较高,所得到的使用可用度具备较高的参考价值,有助于有效评估当前备件条件下机电件设备的可使用情况。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657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591573.7
申请日:2022-12-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10/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采用通用检测工具检测的单元划分优化方法和系统,属于电子设备故障排查领域。本发明通过遍历组长单元并择优选定组员单元构成候选划分集合,所述组长单元为单元检查耗时最长的单元,择优选定组员单元时,从所有当前未检单元中选择不超过组长单元状态检查耗时、发生故障概率最高的若干单元,作为组员单元,与可行组长单元共同构成第j次检测的一种可行单元划分,从所有候选可行单元划分方式中选择整体等效检测时间最小的划分作为当前划分,最终实现对全部单元的优化划分,该划分优化方法实现全局最优的邻域解,平均排查时间会大大减少。
-
公开(公告)号:CN1152700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211169937.2
申请日:2022-09-26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F17/18 , G06F30/20 , G06Q10/00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电设备平均修复时间的计算方法和系统,属于机电设备故障指标量化领域。包括:在任务时间内,结合各机电件的累计工作时间,对其寿命服从的韦布尔分布密度函数积分计算,得到任务时间内各机电件发生故障的概率;按照检查次序,根据任务时间内各机电件发生故障的概率,计算任务时间内各机电件的修理权重系数;按照检查次序,根据任务时间内各机电件的修理权重系数,计算任务时间内各机电件的状态检查权重系数;按照检查次序,加权求和各机电件的状态检查消耗时间和修理各失效机电件消耗时间,得到机电设备的平均修复时间。本发明实现一般意义上的MTTR指标的量化和计算,可用于产品的维修性设计、优化制定产品的维修方案等。
-
公开(公告)号:CN11735057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5
申请号:CN202311229067.8
申请日:2023-09-2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工程大学
IPC: G06Q10/0639 , G06Q10/0635 , G06Q50/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一种成败型可靠性抽样检验方法,应用于质量检验技术领域。本申请提供的方法包括设置样本检测失败阈值,获取生产者关联的第一可靠性概率和第一风险概率阈值、使用者关联的第二可靠性概率和第二风险概率阈值;生成包括样本量下限初始值和样本量上限初始值的样本量取值范围;根据所述样本量下限初始值和所述样本量上限初始值计算得到样本量上限阈值和样本量下限阈值;判断所述样本量上限阈值是否大于所述样本量下限阈值,若否,则所述样本检测失败阈值自增预设步长值;循环调整所述样本量上限阈值和所述样本量下限阈值,直至所述样本量上限阈值大于所述样本量下限阈值,设置所述样本量下限阈值作为目标抽样检验样本量。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