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202904B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675849.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6F18/2415 , G06N3/094 , G06T11/60 , G06T17/00 , G06T7/30 , G06V10/26 , G06V10/75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三维建模方法与装置,通过获取目标部位的多个解剖平面对应的图像组合;针对任一解剖平面,基于多源异构融合模型对该解剖平面对应的图像组合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将多个解剖平面的融合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目标部位的三维模型;其中,多源异构融合模型的判别器是基于判别器针对样本解剖平面对应的样本图像组合的输出概率以及针对生成器输出的融合图像的输出概率训练得到的;生成器是基于判别器针对生成器输出的融合图像的输出概率、生成器输出的融合图像分别与样本图像组合中二维CT图像和二维MRI图像之间的差异训练得到的,从而可以利用生成器生成细节更完善的融合图像,进而生成更佳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9357871A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1684175.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6F18/2433 , G16H50/30 , G06V40/16 , G06V40/20 , A61B5/0205 , A61B5/0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被动数据采集技术的数据处理方法与装置,包括:基于与目标用户绑定的智能穿戴设备获取目标用户对应的目标监测参数的实时测量值;基于目标监测参数的实时测量值与目标监测参数对应的标准范围的比对结果,确定目标用户身体状况是否存在异常;目标监测参数对应的标准范围是基于目标用户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及预设时段内的运动情况确定的;在目标用户身体状况存在异常的情况下,基于异常状态确定应急处理方案并执行应急处理动作,能够基于目标用户的基本信息、疾病史及预设时段内的运动情况动态调整目标监测参数对应的标准范围,进而准确监测老年人的真实身体状况,避免老年人异常身体状况无法及时发现并进行应急处理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20783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196639.1
申请日:2024-08-2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16H80/00 , G06F40/186 , G16H10/60 , G06F21/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信息处理领域,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测信息处理系统,所述系统包括,服务器,用户终端和检测终端,服务器接收检测终端发送过来的检测信息,对检测信息归类存储,服务器根据检测信息动态预测相应的风险事件信息;服务器中根据不同处置方案配置不同的消息类型模板,对于同一事件采用字段化生成和标识、标引消息的方式,能够快速生成消息,且对患者信息做精细化的处理,在保障安全的同时提升了沟通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9202904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675849.9
申请日:2024-11-2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6F18/2415 , G06N3/094 , G06T11/60 , G06T17/00 , G06T7/30 , G06V10/26 , G06V10/75 , G06V10/74 , G06V10/764 , G06V10/77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多源异构数据的三维建模方法与装置,通过获取目标部位的多个解剖平面对应的图像组合;针对任一解剖平面,基于多源异构融合模型对该解剖平面对应的图像组合进行融合,得到融合图像;将多个解剖平面的融合图像进行三维重建,得到目标部位的三维模型;其中,多源异构融合模型的判别器是基于判别器针对样本解剖平面对应的样本图像组合的输出概率以及针对生成器输出的融合图像的输出概率训练得到的;生成器是基于判别器针对生成器输出的融合图像的输出概率、生成器输出的融合图像分别与样本图像组合中二维CT图像和二维MRI图像之间的差异训练得到的,从而可以利用生成器生成细节更完善的融合图像,进而生成更佳的三维模型。
-
公开(公告)号:CN11852240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10364984.5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脓毒症休克合并中度乳酸酸中毒ICU早期碳酸氢钠给药辅助决策系统,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风险因素输入模块、预测执行模块和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所述风险因素输入模块用于ICU患者早期风险因素指标的输入,并将输入的风险因素指标反馈至预测执行模块;所述预测执行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风险因素指标,结合预测模型预测ICU患者脓毒症休克合并中度乳酸酸中毒需早期应用碳酸氢钠的可能性;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根据预测执行模块的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显示及解读。本发明的该系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可针对患者脓毒症休克合并中度乳酸酸中毒ICU早期碳酸氢钠的给药做出智能且精准的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8116539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410364909.9
申请日:2024-03-28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脓毒症休克合并中度代谢性酸中毒ICU早期碳酸氢钠给药辅助决策系统,涉及医疗系统技术领域,包括风险因素输入模块、预测执行模块和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所述风险因素输入模块用于ICU患者早期风险因素指标的输入,并将输入的风险因素指标反馈至预测执行模块;所述预测执行模块用于根据输入的风险因素指标,结合预测模型预测ICU患者脓毒症休克合并中度代谢性酸中毒需早期应用碳酸氢钠的可能性;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根据预测执行模块的预测结果,对预测结果进行显示及解读。本发明的该系统减少了医务人员的工作量,并可针对患者脓毒症休克合并中度代谢性酸中毒ICU早期碳酸氢钠的给药做出智能且精准的辅助决策。
-
公开(公告)号:CN114783588A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210277681.0
申请日:2022-03-21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胰腺创伤早期伤情智能识别系统,涉及医学技术领域,其技术方案要点是:包括风险因素输入模块、预测执行模块和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风险因素输入模块用于风险因素指标的输入;预测执行模块根据输入至风险因素输入模块中的风险因素指标,通过识别预测模型诊断鉴别闭合性腹部创伤伤员是否同时合并存在胰腺损伤,并将诊断鉴别结果传递至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预测结果显示及解读模块用于显示及解读预测执行模块的诊断鉴别结果。本发明的该系统能够用于早期(24小时内)识别床旁钝性腹部创伤患者的胰腺损伤,便于为医疗人员提供早期干预或预警的时间窗,从而对患者及时进行早期的干预或防治。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264A
公开(公告)日:2021-10-12
申请号:CN202110699724.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伤情卡的通信系统,其包括: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远程终端服务器和RFID伤情卡,所述近距离采集终端通信终端与多个RFID伤情卡执行通信连接,执行RFID卡伤情卡中数据的采集,并与远程终端服务器通信;通过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群组标识信息的设置和安全配置校验,实现了对于伤情卡信息的采集和分类,加快了伤员患者的转送效率,同时保障了隐私信息。
-
公开(公告)号:CN118319302B
公开(公告)日:2025-03-18
申请号:CN202410477667.4
申请日:2024-04-19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便携式血细胞分析仪,属于医疗器械技术领域。包括分析仪本体,按压组件,所述按压组件设置在分析仪本体的一侧;限位组件,所述限位组件安装于分析仪本体的另一侧。本发明通过设置按压板、挡条、活动棘齿、齿轮、转杆和采血组件等结构配合使得装置便于多人连续采血,通过将手指放置于按压组件的采血口处进行按压,使得采血针能够穿过采血口将手指刺破采血,当按压板松开时,通过第一弹簧的弹力能够拉动活动棘齿复位,按压板能够拉动活动棘齿,活动棘齿能够抵住齿轮并带动其旋转,齿轮能够通过转杆带动采血组件旋转,使得下一个采血针能够对准采血口,使得装置能够便于进行多人连续采血。
-
公开(公告)号:CN113496264B
公开(公告)日:2023-12-19
申请号:CN202110699724.X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6K17/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RFID伤情卡的通信系统,其包括: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远程终端服务器和RFID伤情卡,所述近距离采集终端通信终端与多个RFID伤情卡执行通信连接,执行RFID卡伤情卡中数据的采集,并与远程终端服务器通信;通过近距离采集通信终端群组标识信息的设置和安全配置校验,实现了对于伤情卡信息的采集和分类,加快了伤员患者的转送效率,同时保障了隐私信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