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71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0
申请号:CN202410685032.3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志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AIS诊断的生物标志物,包括CILP‑1和ACTC中的一种或多种,用于AIS诊断的生物标志物的筛选方法,所述筛选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获取AIS患者血浆样本以及健康人群的血浆样本作为对比;获取AIS患者肌肉组织;对血浆外泌体进行富集;对血浆外泌体形态、粒径大小进行鉴定;对外泌体标志性蛋白进行鉴定;提取外泌体蛋白;将外泌体蛋白切割成肽段。本发明采用CILP‑1和ACTC作为AIS患者血浆细胞外囊泡早期诊断的生物标记物,受到血浆高峰度蛋白的影响较小,解决了现有技术采用血浆蛋白质组学进行差异蛋白和生物标记物的筛选,而血浆蛋白来源复杂,且血浆中存在大量的高峰度蛋白,可能影响低丰度蛋白的检测质量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46444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2411533792.9
申请日:2024-10-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尿路感染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基于噬菌体的尿路感染快速精准检测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构建CRISPR/Cas9系统;S2:构建同源重组质粒;S3:构建三质粒BL21;S4:构建、筛选并验证报告噬菌体T4::Nluc;该检测方法通过CRISPR/Cas9系统联合同源重组技术,显著提高了噬菌体基因编辑的效率,且基于报告噬菌体T4::Nluc,实现了对临床尿路感染大肠杆菌的快速、灵敏、特异、准确而简便的检测,可用于未经任何预处理的大肠杆菌尿路感染样本的检测,表现出优异的检测时效性和特异性,是临床尿路感染大肠杆菌鉴定的有力工具,为临床尿路感染的及时准确诊断和有效治疗提供了新的技术路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711173A
公开(公告)日:2024-09-27
申请号:CN202410692108.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IPC: G06V20/69 , G06V10/764 , G06V10/3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骨髓细胞分类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医学高光谱显微图像和深度学习系统的正常骨髓细胞分类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制备骨髓涂片;对骨髓涂片进行染色;采用高光谱相机采集细胞的高光谱数据;对高光谱数据进行训练学习,建立细胞分类模型;通过训练得到的细胞分类模型对骨髓细胞进行分类。本发明采用高光谱技术结合深度分析模型,对骨髓涂片的各类细胞进行形态学分析,可以有效提高对正常和异常骨髓细胞的定性和定量化分析的准确度,为高光谱技术和AI分析系统结合应用于医学形态学诊断提供基础。
-
公开(公告)号:CN117368468A
公开(公告)日:2024-01-09
申请号:CN202311266175.2
申请日:2023-09-27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江苏汇先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IPC: G01N33/569 , G01N33/58 , G01N33/533 , G01N33/543 , B01L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痕量病原菌检测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发光噬菌体偶联微流控芯片痕量病原菌检测装置,包括由进样口、反应腔、阵列式微柱、筛网、出样口、微阀、检测腔构成的微流控芯片主体,使用时对微流控芯片进行多次清洗,用flag抗体修饰微流控芯片的反应腔,之后注入flag标记的发光噬菌体进行孵育,并完成发光噬菌体的固定;培养样本病原菌,并将样本病原菌注入微流控芯片的反应腔中,完成病原菌的富集;将微流控芯片进行振荡培养,使用相应检测设备进行荧光信号的检测;本发明将发光噬菌体的特异性识别病原菌技术与微流控筛网立体阵列载体的细菌捕获与富集技术相结合,建立一套快速、准确、灵敏、特异的血流感染病原菌一体化检测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186417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692100.9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标志技术领域,公开了用于预测急性高原病的血浆生物标志物,包括:SAP、LTF、HSP90‑ɑ、AAT,所述筛选过程包括以下步骤:收集临床样本;制备用于蛋白质组分析的血浆样品;将血浆样品进行LC‑MS分析;进行生物信息学分析,筛选作为血浆生物标志物的蛋白质;ELISA方法验证蛋白质。本发明筛选得到的蛋白可用于急进高原之前,即在平原地区开展AMS敏感和耐受筛选的血浆蛋白生物标记物。
-
公开(公告)号:CN117757824A
公开(公告)日:2024-03-26
申请号:CN202311319161.2
申请日:2023-10-1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医院第一医学中心 , 江苏汇先医药技术有限公司
IPC: C12N15/70 , C12N15/65 , C12N15/64 , C12N15/90 , C12N15/55 , C12N15/113 , C12N7/01 , C12Q1/70 , C12Q1/10 , C12R1/92 , C12R1/1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CRISPR技术构建报告噬菌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设计Flag、His、PelB修饰Nanoluc表达框;S2:制备T7噬菌体及菌株;S3:采用Gibson组装技术,构建同源重组质粒PFN‑1000;S4:进行CRISPR‑Cas9系统构建;S5:进行sg靶序列的筛选;S6:进行PFN‑1000/pCas9/pCRISPR‑sg三质粒菌株的构建;S7:完成ELISA提纯重组噬菌体;本发明通过一种CRISPR技术构建报告噬菌体的方法应用于病原菌检测,通过pCas9/pCRISPR/PFN‑1000三质粒编辑系统,可以提高sgRNA的切割效率和靶位点选择的灵活性,提高了重组效率,且通过flag与10A基因的融合表达,解决了因同源重组效率低,筛选困难的问题;利用发光T7噬菌体可在几小时内,特异性检测出低浓度的致病菌,具有检测周期短、灵敏度特异度高和经济成本低等优势。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