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9489B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1911147264.9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PC: C12N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葛仙米种子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葛仙米种子预处理;(2)匀浆处理;(3)果胶酶处理:取一定量藻丝匀浆,加入果胶酶至果胶酶的最终浓度为200~400ul/ml,混匀后在30℃水浴锅中反应3~10min,然后离心,弃去上层清液终止反应,收集藻丝匀浆沉淀,之后于藻丝匀浆沉淀中加入稀释10倍后的BG‑110培养液,涡旋混匀器混匀;(4)染色处理;(5)显微观察。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中需对葛仙米种子分级扩大培养后统计生长速度并观察生长状态而用时较长的技术难题,具有操作方便、快速、省时省力的特点,适合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5177151B
公开(公告)日:2017-12-12
申请号:CN201510632433.3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红豆杉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试剂盒,试剂盒中含有如下DNA条形码引物对:上游引物Taxus Indel‑F(SEQ ID NO.1)和下游引物Taxus Indel‑R(SEQ ID NO.2)。所述DNA条形码包括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DNA条形码、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DNA条形码、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DNA条形码和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DNA条形码;中国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3至SEQ ID NO.6所示,南方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7至SEQ ID NO.8所示,东北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欧洲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该试剂盒及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用于红豆杉属物种识别、保护和相关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074948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47264.9
申请日:2019-11-21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快速检测葛仙米种子活性的方法,其特征在于包括如下步骤:(1)葛仙米种子预处理;(2)匀浆处理;(3)果胶酶处理:取一定量藻丝匀浆,加入果胶酶至果胶酶的最终浓度为200~400ul/ml,混匀后在30℃水浴锅中反应3~10min,然后离心,弃去上层清液终止反应,收集藻丝匀浆沉淀,之后于藻丝匀浆沉淀中加入稀释10倍后的BG-110培养液,涡旋混匀器混匀;(4)染色处理;(5)显微观察。本发明方法克服了现有方法中需对葛仙米种子分级扩大培养后统计生长速度并观察生长状态而用时较长的技术难题,具有操作方便、快速、省时省力的特点,适合规模化生产。
-
-
-
公开(公告)号:CN105177151A
公开(公告)日:2015-12-23
申请号:CN201510632433.3
申请日:2015-09-2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鉴别红豆杉种的DNA条形码引物对、试剂盒,试剂盒中含有如下DNA条形码引物对:上游引物Taxus Indel-F(SEQ ID NO.1)和下游引物Taxus Indel-R(SEQ ID NO.2)。所述DNA条形码包括中国红豆杉(Taxus chinensis)DNA条形码、南方红豆杉(Taxus chinensis var.mairei)DNA条形码、东北红豆杉(Taxus cuspidata)DNA条形码和欧洲红豆杉(Taxus baccata)DNA条形码;中国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3至SEQ ID NO.6所示,南方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7至SEQ ID NO.8所示,东北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9所示,欧洲红豆杉DNA条形码序列如SEQ ID NO.10所示。该试剂盒及鉴别方法简单易行,结果准确可靠,能有效用于红豆杉属物种识别、保护和相关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03937668A
公开(公告)日:2014-07-23
申请号:CN201410140250.5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念珠藻属藻类生态模拟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该系统包括培养液回收池(7)、多层培养架(1)、多个光照装置(3)、回收液过滤系统(6)、至少一个喷头(12)。该方法是将带孔培养盘置于多层培养架上,接种用藻种为通过无菌培养获得的直径为1mm~2mm的藻种,接种时将藻种均匀平铺在带孔培养盘中,接种的密度控制在0.5g/cm2~1g/cm2,接种厚度为1cm-2cm;向培养物上喷淋培养液,控制光照和培养液温度。该方法可节水80%,在葛仙米培养过程中球体不易破裂,培养过程中葛仙米抗杂藻污染能力强,杂藻污染率低,生产的葛仙米的干物质含量可高达8%。
-
公开(公告)号:CN103865793A
公开(公告)日:2014-06-18
申请号:CN201410139757.9
申请日:2014-04-09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念珠藻属藻类浅层培养系统及培养方法,该系统包括培养液回收池(7)、多层培养架(1)、多个光照装置(3)、回收液过滤系统(6)、至少一个滴液口(12)。该方法是将浅层培养盘置于多层培养架上,接种用藻种为通过无菌培养获得的直径为1mm~2mm的藻种,接种时将藻种均匀平铺在浅层培养盘中,接种的密度控制在0.5g/cm2~1g/cm2,接种厚度为1cm-2cm;向培养物上喷淋培养液,控制光照和培养液温度。该系统不需要专门的气泵进行增氧及二氧化碳,该培养方法简化步骤,去掉了通气、清洗、换培养液等过程,可节水60%以上,节约用电50%以上,可有效清除杂藻污染,且葛仙米不易破碎。
-
公开(公告)号:CN101613736A
公开(公告)日:2009-12-30
申请号:CN200910305177.1
申请日:2009-08-04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从灵芝发酵液中制备三萜类物质赤芝酮C的方法,通过在灵芝发酵液中补加蜣螂的乙醚提取物150-400mg/L来促进赤芝酮C的形成,并进一步探索出灵芝发酵液中赤芝酮C的提取、分离和纯化技术,形成了一种能在灵芝发酵液中制备单一化合物赤芝酮C的简单、低成本的方法。本发明的发酵工艺简单、发酵时间较短,且原料来源不受时间、季节等限制,可实现规模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285859B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1810295528.4
申请日:2018-03-30
Applicant: 中南林业科技大学
Inventor: 韩文军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型气动式念珠藻属藻类跑道池培养系统,包括跑道池、空气动力系统、垂吊式导流系统、光源强化单元;所述跑道池包括主体跑道池、固定在主体跑道池底部的U型隔板、设置在U型隔板开口处的片状隔板,使主体跑道池内形成S型循环跑道;所述空气动力系统包括气泵,设置在述L型导流板拐角内的气头,两端分别与气泵、气头连接的气管;所述垂吊式导流系统包括安装在主体跑道池上可拆卸和调节垂直高度的支架,安装在支架下方、可调节垂直高度的L型导流板;所述L型导流板刚好可容置在S型循环跑道内、且所述L型导流板的“L”型拐角通过合页连接;所述光源强化单元包括设置在主体跑道池池壁上的发光单元。本发明跑道池培养系统可用于葛仙米、地木耳等念珠藻属藻类的高效、优质、规模化培养。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