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原位快速修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20295B

    公开(公告)日:2020-07-10

    申请号:CN201710448604.6

    申请日:2017-06-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微生物转化的镉污染耕地原位快速修复方法。在镉污染耕地的周围修筑土坝和排水沟,再修筑与排水沟连通的液体收集池;在排水沟和收集池的底部和侧壁铺设防渗薄膜;然后将扩大培养的微生物富集物菌液喷洒至镉污染耕地中并使用农用土地翻耕设备对其进行充分搅拌混匀;自然沉降后的液体流经排水沟汇集至液体收集池中,得到含金属镉的溶液;在收集池中对溶液中的镉离子进行吸附处理;最后,用无污染水将修复后的耕地清洗至中性。与传统的采用物理、化学和植物修复镉污染耕地的方法相比,该工艺修复周期短,处理污染面积大,成本低,不会对耕地产生二次污染,具有绿色、环保、经济等优势,在镉污染耕地快速修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醚砜-膨胀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76561A

    公开(公告)日:2023-12-22

    申请号:CN202311221040.4

    申请日:2023-09-2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聚醚砜‑膨胀石墨复合双极板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原位化学沉积在膨胀石墨表面原位生成多壁碳纳米管,再经过氧化处理得到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膨胀石墨,将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膨胀石墨与膨胀石墨以及聚醚砜树脂通过湿法混合和模压成型,即得复合双极板,该复合双极板引入具有三维网络结构的羧基化多壁碳纳米管,能够有效改善多臂碳纳米管与树脂基体的润湿性以及多臂碳纳米管在树脂基体中的分散性,从而可以充分发挥多臂碳纳米管的导电性、该强度和增韧性能,提高复合BP的整体性能,很好地解决现有复合双极板由于纳米填料添加过多会团聚以及树脂润湿性差而导致平面电导率和抗弯强度较低等技术问题。

    提高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含量的微生物功能菌群及其制备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4480219B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210251157.6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含量的微生物功能菌群及其制备和应用。本发明的微生物功能菌群具有多菌种、多功能和易定植的特性,能有效提高土壤有机质含量,加快物质转化,促进植物生长和物质合成,而且具有拮抗重金属离子、解钾、解磷、固氮的功能。将所述功能菌群施用于银杏苗,在九、十月份,银杏叶中银杏内酯A、银杏内酯B、银杏内酯C和白果内酯的含量增加分别在74%‑79%、61%‑67%、70%‑77%和59%‑79%之间,总银杏萜内酯增加量在59%‑75%之间。本发明解决了现有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含量低、生产方法不成熟的问题,以减少化学肥料的使用,并显著提高了银杏叶中银杏萜内酯含量。

    一种石墨化纳米碳纤维/纳米碳纤维@石墨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903913B

    公开(公告)日:2023-07-14

    申请号:CN202110975788.8

    申请日:2021-08-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梁伊丽 谢志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石墨化纳米碳纤维/纳米碳纤维@石墨复合粉体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和的应用。将炭粉和/或石墨粉与过渡金属盐催化剂通过液相混合后,干燥处理,所得复合粉体材料的表面通过CVD沉积方法原位生成纳米碳纤维后,进行高温石墨化处理,即得石墨颗粒表面具有均匀、完整、稳定的网状三维结构的石墨化纳米碳纤维或纳米碳纤维包覆层的复合粉体材料;该复合粉体材料既能提高粘接树脂对石墨粉体材料的润湿性,又能改善石墨粉体材料模压过程中的膨胀和反弹,以及抑制成型极板的体积效应和微裂纹的产生,能够用于制备导电导热性能、耐腐蚀性能和力学性能更好的燃料电池复合石墨双极板。

    一种微生物-海藻酸钠基多孔复合钯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528262A

    公开(公告)日:2022-12-27

    申请号:CN202211202308.5

    申请日:2022-09-2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微生物‑海藻酸钠基多孔复合钯炭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属于燃料电池技术领域。将含钙离子的溶液加入至含海藻酸钠、碳酸钙和微生物的混合溶液中进行交联反应,形成复合凝胶微球;将复合凝胶微球置于酸性溶液中浸出,得到含孔复合凝胶微球;将含孔复合凝胶微球置于水中后,加入钯源进行吸附;得到载钯复合凝胶微球;将载钯复合凝胶微球依次进行冷冻干燥、炭化和还原焙烧,即得具有多孔结构,稳定性好,且纳米钯负载量高而分布均匀,表现出高催化活性的微生物‑海藻酸钠基多孔复合钯炭催化剂,可以应用于燃料电池。

    一种自掺氮载钯多孔复合结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3054202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268514.5

    申请日:2021-03-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掺氮载钯多孔复合结构氧还原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将聚乙烯吡咯烷酮、聚丙烯腈、有机溶剂、氧化石墨烯和钯盐配成纺丝溶液进行静电纺丝,所得原丝依次进行预氧化、碳化和还原处理,即得具有比表面积大、富含介孔结构、形貌均一等特点的自掺氮载钯多孔复合结构氧还原催化剂,该催化剂作为阴极氧还原催化剂用于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表现出催化活性高、碱性条件下稳定性高等特点,且该催化剂的制备过程简单、成本低,制备过程无需额外添加造孔剂及掺氮试剂,简化了工艺步骤,降低了生产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