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超薄高导热耐候日间辐射制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75188A

    公开(公告)日:2023-10-13

    申请号:CN202310909106.2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超薄高导热耐候日间辐射制冷涂层及其制备方法。该方法选用六方氮化硼作散射体,全氟辛基三氯硅烷作粘连剂,异丙醇作分散液,利用PFOTS与改性hBN硅烷化形成超疏水表面,实现涂层的耐候性,将PFOTS、hBN和IPA按比例混合搅拌均匀,并均匀刮涂在基底上,干燥制得。本发明将实现以超薄的辐射制冷涂层满足制冷的需求。不仅提高涂层的散热性能,解决辐射制冷涂层需要在比较厚的情况下才能实现高太阳光波段反射率的问题,还能降低材料的成本;同时本发明的辐射制冷涂层将实现超疏水性质,以提高涂层的耐候性,使得涂层既耐紫外线照射,又耐环境污染,尽可能地避免因环境污染而影响涂层的辐射制冷性能。

    一种基于非激光光源的气液两相流流场测量方法和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9943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02

    申请号:CN202210640091.X

    申请日:2022-06-0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激光光源的气液两相流流场测量方法和系统,其中测量系统包括非激光光源、摄像机、图像处理设备以及均匀撒播于气液两相流流场的示踪粒子;所述非激光光源和摄像机分别设置于气液两相流流场的对立两侧,且非激光光源对流场的照射方向与摄像机对流场的拍摄方向相反;所述图像处理设备用于根据摄像机对气液两相流流场拍摄的连续帧图像进行处理分析,以得到气液两相流流场中各点的流速矢量。本发明可以有效地避免由于激光在气相表面的散射和反射导致的测量不准确的问题,从而提高粒子图像测速的准确性。

    一种反射炉熔炼再生铜的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061396A

    公开(公告)日:2011-05-18

    申请号:CN201010583730.0

    申请日:2010-12-1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反射炉熔炼再生铜的方法及其装置,直接将反射炉的部分高温烟气与助燃空气混合,形成温度较高、氧浓较低的助燃气体,提高反射炉内温度分布的均匀性,降低局部高温,从而减少金属的烧损。在反射炉烟道闸门后的水平段连接烟气回流管道、高温风机和旁通冷风管,将反射炉排出的高温烟气的一部分输送到燃烧器,在反射炉内实现高风温、低氧浓的燃烧,返烟量占反射炉烟气总量体积的30~50%。本发明是一种金属回收率高、热效率高的反射炉熔炼再生铜的方法,其装置结构简单,性能可靠。

    一种降低双膛石灰窑切换燃烧过程中NOx排放峰值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250325A

    公开(公告)日:2021-01-22

    申请号:CN202011176673.4

    申请日:2020-10-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降低双膛石灰窑切换燃烧过程中NOx排放峰值的方法,在双膛石灰窑中的蓄热膛切换到燃烧膛过程中,降低燃烧段的燃料输送量或者将燃烧段分段进行燃料输送,减少燃料在燃烧段中集中燃烧产生的热量,避免石灰石未分解在燃烧段中形成局部高温区,从而降低NOx峰值。本发明解决了双膛石灰窑切换燃烧过程中NOx排放峰值过高的问题,简单高效,易于实施。

    一种切换式蓄热式高效热交换器

    公开(公告)号:CN102829484B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210357900.2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切换式蓄热式高效热交换器,圆筒式壳体(19)的内部被隔板分成六个相等的内均填充有蓄热体的轴向腔体,圆筒式壳体(19)上设有分别与三个轴向腔体的两端连通的第一气管(10)和第二气管(21),圆筒式壳体(19)上设有分别与另三个轴向腔体的两端连通的第三气管(9)和第四气管(20),第一气管(10)和第三气管(9)通过第一气体换向装置分别与第一进气管(8)和第一排气管(7)交替连通,第二气管(21)和所述的第四气管(20)通过第二气体换向装置分别与第二进气管(13)和第二排气管(12)交替连通。本发明是一种蓄热室静止不动,实现烧嘴连续供热风和排出冷却烟气和切换式蓄热式高效热交换器。

    一种连续蓄热式热交换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645116B

    公开(公告)日:2014-04-23

    申请号:CN201210128357.9

    申请日:2012-04-2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34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连续蓄热式热交换器,托板(8)上开有槽(28)和气孔(27),环形中空(22)设置有多个通道,多个通道中填满有蓄热体,筒体(17)上部设有带孔的陶瓷盖板(16),筒体(17)安装在动力传动装置(19)上;高温气帽(1)与带孔的陶瓷盖板(16)对接且二者之间设有密封装置,低温气帽(18)与托板(8)对接且二者之间设有密封结构;烟气流动是从入口(10)进入流经蓄热体后从出口(12)排出,空气的流动是从入口(13)进入流经蓄热体后从出后(11)排出;高温气帽(1)和低温气帽(18)静止不动,电动机及传动装置带动筒体(17)匀速转动,这三部分内外均设有隔热保温层(20)。本发明是一种炉温、炉压波动小,预热气体温度波动小的连续蓄热式热交换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