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029587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210506425.4
申请日:2022-05-11
IPC: C22C19/05 , C22C32/00 , C22C1/04 , C22C1/10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B22F9/08 , B22F1/065 , B22F10/32 , B22F10/366 , B22F10/364 , B22F10/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材制造氧化物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属合金以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增材制造,得到氧化物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所述氧化物弥散强化相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原位生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r 19~21%、Fe 0.8~1.0%、Al 0.2~0.4%、Ti 0.5~0.7%、Y 0.5~0.6%、Si不超过0.2%和余量镍。其制备方法为:气雾化制粉+控氧3D打印;气雾化制粉过程中氧气含量控制在200ppm以下,3D打印成型过程中成型腔内氧气含量控制在1000‑4000ppm、进一步优选为1500‑2500ppm。本发明严格控制气雾化中的氧含量,减少Y元素烧损,再通过调控3D打印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成型腔内氧气含量,在打印过程中原位引入Y2O3颗粒,制得拥有优异高温性能的高温合金部件,便于在工业上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3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192501.0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热端部件,钴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包括以下元素组成:30%~35%的镍、15%~18.5%的铬、2%~8%的钼、2%~6%的铝、0.1%~4%的钛、0.01%~0.1%的碳、3%~6%的难熔金属、0.1%~0.5%的稀土金属以及余量的钴,难熔金属包括铌和钽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合金组分中充分利用强化元素、难熔元素、抗氧化元素以及稀土金属元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在没有加入大量钨元素等高密度元素,利用平衡热力学通过优化各元素的含量,保证钴基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金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获得兼具轻质以及优异力学性能的钴基高温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6555630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0101072.X
申请日:2022-0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ODS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该ODS镍基高温合金包括镍基合金及弥散于镍基合金中的Y2O3纳米颗粒,ODS镍基高温合金经热等静压烧结工艺制得。该ODS镍基高温合金粉末经热等静压烧结工艺制备,在热等静压的同时烧结成型,ODS镍基高温合金中Y2O3纳米颗粒的弥散强化效果较好,ODS镍基高温合金的合金化程度较高、致密度较高、晶粒细小、组织均匀,具有较好的高温综合性能,可应用于航天航空、石油化工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14032433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1192501.0
申请日:2021-10-1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钴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和热端部件,钴基高温合金以重量百分比计,由包括以下元素组成:30%~35%的镍、15%~18.5%的铬、2%~8%的钼、2%~6%的铝、0.1%~4%的钛、0.01%~0.1%的碳、3%~6%的难熔金属、0.1%~0.5%的稀土金属以及余量的钴,难熔金属包括铌和钽中的至少一种。上述合金组分中充分利用强化元素、难熔元素、抗氧化元素以及稀土金属元素之间的协调作用,在没有加入大量钨元素等高密度元素,利用平衡热力学通过优化各元素的含量,保证钴基高温合金抗氧化性能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合金在高温下的强度和塑性等力学性能,获得兼具轻质以及优异力学性能的钴基高温合金。
-
公开(公告)号:CN115029587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506425.4
申请日:2022-05-11
IPC: C22C19/05 , C22C32/00 , C22C1/04 , C22C1/10 , B22F10/28 , B33Y10/00 , B33Y70/00 , B33Y80/00 , B22F9/08 , B22F1/065 , B22F10/32 , B22F10/366 , B22F10/364 , B22F10/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合金技术及先进制造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增材制造氧化物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及其制备方法。所属合金以镍基高温合金粉末为原料,通过增材制造,得到氧化物弥散强化镍基高温合金;所述氧化物弥散强化相在增材制造过程中原位生成;所述原料由以下重量百分比的组分组成:Cr 19~21%、Fe 0.8~1.0%、Al 0.2~0.4%、Ti 0.5~0.7%、Y 0.5~0.6%、Si不超过0.2%和余量镍。其制备方法为:气雾化制粉+控氧3D打印;气雾化制粉过程中氧气含量控制在200ppm以下,3D打印成型过程中成型腔内氧气含量控制在1000‑4000ppm、进一步优选为1500‑2500ppm。本发明严格控制气雾化中的氧含量,减少Y元素烧损,再通过调控3D打印过程中的工艺参数和成型腔内氧气含量,在打印过程中原位引入Y2O3颗粒,制得拥有优异高温性能的高温合金部件,便于在工业上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07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976566.7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屈服强度Fe‑Mn‑Co‑Cr‑Ti系亚稳高熵合金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高熵合金领域。所述高熵合金含有Fe、Mn、Co、Cr、Ti、N元素,金属元素的比例组成为FeaMnbCocCrcTid,其中原子百分数a=39.5~45,b=30~40,c=8~10,d=0.1~0.5,且a+b+2c+d=100;所述高熵合金含有FCC基体相和TiN增强相,所述高熵合金通过直接能量沉积技术制备。本发明打印成型样品基体相为FCC相,气雾化过程中形成的增强相TiN弥散分布于基体中,经优化后,所得工件的拉伸屈服强度为505~515MPa,极限抗拉强度为725~755MPa,断后伸长率为40~48%。本发明组分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所得产品性能优越,便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399671B
公开(公告)日:2022-11-29
申请号:CN202110677062.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邯郸市旭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气雾化喷盘,包括密封装配的喷盘主体、喷盘上片和喷盘下片,所述喷盘上片的中心设置有金属液流通道,所述喷盘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室、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室连通;所述喷盘上片下部外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室的第一喷嘴,所述喷盘下片上部内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喷嘴。本申请的喷盘,实现了金属基体雾化制粉与纳米颗粒增强同步完成,提升了复合粉末的工业化生产效率,减少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粉体氧含量,提升了粉末成分稳定性,大大缩减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13399671A
公开(公告)日:2021-09-17
申请号:CN202110677062.6
申请日:2021-06-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邯郸市旭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制备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气雾化喷盘,包括密封装配的喷盘主体、喷盘上片和喷盘下片,所述喷盘上片的中心设置有金属液流通道,所述喷盘主体上设置有第一进气口、第一气室、第二进气口和第二气室,所述第一进气口与第一气室连通,所述第二进气口与第二气室连通;所述喷盘上片下部外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一气室的第一喷嘴,所述喷盘下片上部内周面与喷盘主体之间形成连通第二气室的第二喷嘴。本申请的喷盘,实现了金属基体雾化制粉与纳米颗粒增强同步完成,提升了复合粉末的工业化生产效率,减少了能耗,降低了生产成本和粉体氧含量,提升了粉末成分稳定性,大大缩减了纳米颗粒增强金属基复合粉末的制备流程。
-
公开(公告)号:CN1200282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23
申请号:CN202510233472.X
申请日:2025-02-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邯郸市旭瑞合金材料有限公司
IPC: G01N19/00 , G01N33/207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材料加工技术领域,提供一种多功能磨擦挤压成型和焊接成型试验台及使用方法,该试验台包括机架、料仓组件、夹具、摩擦挤压搅拌组件、抵料组件和芯轴组件;所述机架上设有滑轨组件和主轴基座,滑轨组件上设有料仓基座和尾架基座,主轴基座上设有传动主轴,所述机架的下方设有与传动主轴传动连接的驱动组件;所述传动主轴为空心轴,主轴内设有可拆式出料冷床;还包括:驱动所述料仓基座往复运动的第一直线驱动件和驱动所述尾架基座往复运动的第二直线驱动件;该试验台能实现磨擦搅拌挤压成型和焊接成型,还可用于粉材挤压制坯、强剪切变形挤出、固相再生、不同材料渗透、扩散、互溶再结晶等方面,是一个多功能试验台。
-
公开(公告)号:CN11863907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310976579.4
申请日:2023-08-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B微合金化Fe‑Mn‑Co‑Cr系亚稳高熵合金及增材制造技术成形方法,属于高熵合金领域。所述B微合金化Fe‑Mn‑Co‑Cr系亚稳高熵合金的化学式为FeaMnbCocCrcBd,其中原子百分数a=40~50,b=30~40,c=8~10,d=0.03~1,且a+b+2c+d=100;所述高熵合金的物相为FCC单相。所述B微合金化Fe‑Mn‑Co‑Cr系亚稳高熵合金通过增材制造工艺制备,增材制造过程中,根据预合金粉末的粒度范围的不同选择不同的工艺参数。本发明所得打印态产品,其抗拉强度最高可为800~805MPa、屈服强度为500~510MPa、伸长率为43~45%。本发明组分设计合理,制备工艺简单可控,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