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64806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073845.7
申请日:2024-01-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先进高强钢制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利用亚快速凝固锰微偏析带生产高强韧中锰薄带钢的方法。本发明首先将冶炼得到的钢水通过亚快速凝固技术浇铸成薄带样;然后将薄带样加热到热轧温度进行轧制;轧制完成后,将所得轧带水淬至室温;最后,将热轧带进行逆相变退火,退火处理后空冷至室温得到成品钢带。最终获得了兼具短流程与优良力学性能的中锰钢薄带。本发明利用适当参数的亚快速凝固配合优化的成分能有效避免了传统连铸中形成的会恶化性能的锰宏观偏析问题,并巧妙将其转化为对力学性能有益的锰微偏析带;这为在短流程的基础上进一步提高产品性能提供了必要条件。同时本发明工艺简单可控所得产品性能优良,便于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79B
公开(公告)日:2022-10-28
申请号:CN202111054606.X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22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冷轧薄带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成分合格的钢水;(2)钢水流入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3.0‑5.0mm的铸态薄带;(3)薄带出辊后立即进行二冷,快速冷却到室温;(4)室温冷轧;(5)退火;(6)薄带卷取。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热轧的工序;利用冷轧产生的大量位错促进第二相析出,提升了强化效果;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80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5267.7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马氏体时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首先将冶炼得到的钢水通过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1.2‑5.0mm的铸态薄带,出辊温度高于1000℃;出结晶辊后立即进行在线热轧,热轧温度为900‑1000℃,热轧压下率不低于15%;热轧后的薄带经过冷却、卷取为成品钢卷;成品钢卷加工成型后经过时效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加热、轧制的工序;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7187683A
公开(公告)日:2023-12-08
申请号:CN202310661715.0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38/02 , C22C38/34 , C22C38/38 , C22C38/04 , C21D8/02 , C21D1/26 , C21D1/18 , C22C38/06 , C22C38/14 , B82Y40/00 , B82Y3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延性结构钢设计新思路,具体涉及一种纳米奥氏体骨架韧化型高塑性钢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突破了添加大量合金获得高比例奥氏体以发生持续相变实现高塑性的常规思路,仅通过
-
公开(公告)号:CN116511435A
公开(公告)日:2023-08-01
申请号:CN202310273401.3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江苏省沙钢钢铁研究院有限公司 , 江苏沙钢集团有限公司 , 张家港中美超薄带科技有限公司
IPC: B22D11/06 , C21D8/02 , C21D11/00 , C21D6/00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28 , C22C38/34 , C22C38/38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铁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超塑性薄带钢的短流程生产方法及超塑性薄带钢。钢水通过双辊薄带连铸机浇铸成厚度为2~5mm的薄带;薄带出结晶辊后自然空冷至950~1050℃,随后进行温度为850~950℃的热轧,压下率为20~50%。对热轧后的钢带进行冷却控制,冷却速度不小于50℃/s。对冷却控制后的薄带在300~350℃的温度下进行卷取,卷取完成后立即喷水冷却得到成品钢卷。最终所得薄带钢的屈服强度为700~865MPa,抗拉强度为1024~1078MPa,断后延伸率为30~36%,强塑积为31~39GPa%。本发明实现了以超短流程、超低成本的方式获得超高塑性的高强钢。本发明的工艺路线短、效率高、成本低,便于先进高强钢的产业化和工业化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463540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211546077.X
申请日:2022-12-0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C22C33/04 , C22C38/02 , C22C38/04 , C22C38/06 , C22C38/14 , C22C38/18 , C22C38/28 , C22C38/34 , C22C38/38 , C21D1/18 , C21D6/00 , C21D1/26 , C21D8/0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冶金材料技术领域,涉及一种孪晶马氏体和纳米奥氏体超塑性异质钢的制备方法。本发明所述方法为:将钢水通过亚快速凝固技术浇铸得到铸样;铸样加热至全奥氏体化温度区间进行短时等温退火,随即空冷至800~900℃进行热轧,压下率为25~70%;热轧后的钢带空冷至低于Ms温度50~100℃温度区间内进行短时等温回火,随后立即水淬得到成品钢。所得产品的屈服强度为700‑900MPa,抗拉强度>1000MPa,断后延伸率>33%,强塑积为34~40GPa%。本发明显著扩展了先进高强钢材料设计的维度,为低成本、高热稳定性的新型先进高强碳素钢的发展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和方向,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80B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055267.7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C21D1/00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6 , C22C38/08 , C22C38/10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细晶马氏体时效钢薄带的制造方法,首先将冶炼得到的钢水通过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1.2‑5.0mm的铸态薄带,出辊温度高于1000℃;出结晶辊后立即进行在线热轧,热轧温度为900‑1000℃,热轧压下率不低于15%;热轧后的薄带经过冷却、卷取为成品钢卷;成品钢卷加工成型后经过时效处理得到最终产品。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加热、轧制的工序;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751679A
公开(公告)日:2021-12-07
申请号:CN202111054606.X
申请日:2021-09-0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B22D11/06 , B22D11/22 , C21D1/26 , C21D6/00 , C21D8/02 , C22C33/04 , C22C38/08 , C22C38/12 , C22C38/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钴马氏体时效钢冷轧薄带的制造方法,具体步骤如下:(1)冶炼成分合格的钢水;(2)钢水流入双辊薄带连铸机铸造出厚度为3.0‑5.0mm的铸态薄带;(3)薄带出辊后立即进行二冷,快速冷却到室温;(4)室温冷轧;(5)退火;(6)薄带卷取。本发明利用薄带连铸铸带尺寸薄、晶粒细小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多道次热轧的工序;利用冷轧产生的大量位错促进第二相析出,提升了强化效果;利用薄带连铸亚快速凝固抑制元素偏析的优势,免去了传统工艺的长时间均匀化退火、高温固溶退火等工序,大大缩短了工艺流程,同时保证了产品的强度和塑性,提高了产品的韧性。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