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911773B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1910306471.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单参数调整的欠驱动吊车作业全过程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台车起始及目标位置,考虑台车速度、加速度及作业环境等安全性约束条件,生成效率优先的台车理想作业轨迹,并和台车实际位置进行对比后,构造台车运动的误差反馈控制律;根据吊车负载摆动状态方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并构造抑制负载摆动的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而形成不依赖于系统模型参数、且能有效抑制扰动的台车作业轨迹和负载摆动自抗扰控制器;使用Hurwitz稳定矩阵特征值和控制系统增益产生关联,使繁琐的控制系统参数调整转化为很容易实施的单参数调整,实现了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及外界干扰下吊车能全过程按照设定的理想轨迹运行,并使摆角尽可能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450B
公开(公告)日:2019-05-28
申请号:CN201610806165.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的结构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铝合金型材的结构和变形特点,列写型材等效刚度矩阵,然后根据板壳理论和弹性力学,求出铝合金型材等效刚度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最后设计一种各向异性薄板,使该薄板的长度等于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的长度,宽度等于型材的宽度,厚度等于型材的厚度,面密度等于型材的等效密度,刚度等于型材的等效刚度,那么该薄板的整体力学性能等效于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的整体力学性能,在数值计算中就可用该薄板来代替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从而可快速构建由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为主体生产的各种车辆的近似模型,大幅提升有限元建模效率,减少仿真时间,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953474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255500.3
申请日:2017-04-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K15/02 , H01F41/0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单元化径向磁场非晶合金定子的定型模具与成型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设计要求,确定非晶定子铁芯的整体结构及非晶单元型式,然后,设计、制作带有卷绕部件、夹紧及成型部件、切割导向槽的非晶单元定型模具,利用模具加工出非晶单元,然后进行绝缘处理,最后将非晶单元排列成环形阵列后在轴向叠加,并辅以高强度绝缘材料作支撑,即可形成径向磁场非晶合金定子铁芯。本发明的有益效果是,非晶合金定子铁芯采用绕叠方法制备,工艺简单,且由设计模具来保证尺寸精度,易于工业化及批量化生产;可以满足大中小型电机定子铁芯设计,适用性强;通过精确计算单元结构尺寸,设计卷绕模具,可以充分利用非晶带材,降低生产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6156450A
公开(公告)日:2016-11-23
申请号:CN201610806165.7
申请日:2016-09-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的结构等效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铝合金型材的结构和变形特点,列写型材等效刚度矩阵,然后根据板壳理论和弹性力学,求出铝合金型材等效刚度矩阵中的每一个元素,最后设计一种各向异性薄板,使该薄板的长度等于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的长度,宽度等于型材的宽度,厚度等于型材的厚度,面密度等于型材的等效密度,刚度等于型材的等效刚度,那么该薄板的整体力学性能等效于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的整体力学性能,在数值计算中就可用该薄板来代替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从而可快速构建由双层铝合金加筋型材为主体生产的各种车辆的近似模型,大幅提升有限元建模效率,减少仿真时间,有利于缩短产品的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589A
公开(公告)日:2019-09-27
申请号:CN201910505241.4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全驱动MIMO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统一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对系统中的耦合部分、非线性部分及扰动部分进行估计,通过根据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观测结果及控制目标设计合适的控制律,实现系统各环节的自抗扰控制;通过将LESO的带宽与由系统硬件决定的迭代步长相关联,将3m个LESO的增益转化为由系统硬件决定的常量;通过将反馈控制量增益与Hurwitz稳定矩阵的特征值配置相关联,将2m个待确定的反馈控制增益转化为一个待整定参数。本发明用一个LESO解决了MIMO系统的状态观测问题,用一个线性控制器(LSEF)实现了MIMO系统各状态量的控制,将复杂的参数整定过程变成易实施的单参数调整,使得控制器结构简单、紧凑,参数整定容易、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10286589B
公开(公告)日:2020-12-18
申请号:CN201910505241.4
申请日:2019-06-12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全驱动MIMO系统的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利用统一的线性扩张状态观测器(LESO)对系统中的耦合部分、非线性部分及扰动部分进行估计,通过根据扩张状态观测器的观测结果及控制目标设计合适的控制律,实现系统各环节的自抗扰控制;通过将LESO的带宽与由系统硬件决定的迭代步长相关联,将3m个LESO的增益转化为由系统硬件决定的常量;通过将反馈控制量增益与Hurwitz稳定矩阵的特征值配置相关联,将2m个待确定的反馈控制增益转化为一个待整定参数。本发明用一个LESO解决了MIMO系统的状态观测问题,用一个线性控制器(LSEF)实现了MIMO系统各状态量的控制,将复杂的参数整定过程变成易实施的单参数调整,使得控制器结构简单、紧凑,参数整定容易、工作量小。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07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710003965.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17/5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转窑筒体支承位置及筒体厚度的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筒体载荷及刚度分布情况,获取支承位置、筒体厚度和支承力间的关系模型,并考虑筒体载荷均衡分配的约束条件,建立筒体载荷均衡分配优化模型;然后通过筒体和滚圈间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求得筒体各截面的应力‑时间历程,用名义应力法预测其疲劳寿命,以筒体横刚纵柔的设计原则和筒体截面变形不超限为约束,建立筒体各截面的等寿命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协同优化策略不断调用筒体载荷均衡分配优化程序与筒体等寿命优化程序,使筒体载荷均衡地分配到各档支承上,筒体各截面寿命趋于一致。本发明有利于充分发挥回转窑各部件的潜能,减少停窑次数,提高回转窑的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6844907B
公开(公告)日:2020-04-14
申请号:CN201710003965.X
申请日:2017-01-0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9/14 , G06F11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回转窑筒体支承位置及筒体厚度的协同优化方法,其特征在于,首先根据筒体载荷及刚度分布情况,获取支承位置、筒体厚度和支承力间的关系模型,并考虑筒体载荷均衡分配的约束条件,建立筒体载荷均衡分配优化模型;然后通过筒体和滚圈间的接触有限元分析求得筒体各截面的应力‑时间历程,用名义应力法预测其疲劳寿命,以筒体横刚纵柔的设计原则和筒体截面变形不超限为约束,建立筒体各截面的等寿命优化模型;最后通过协同优化策略不断调用筒体载荷均衡分配优化程序与筒体等寿命优化程序,使筒体载荷均衡地分配到各档支承上,筒体各截面寿命趋于一致。本发明有利于充分发挥回转窑各部件的潜能,减少停窑次数,提高回转窑的生产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9911773A
公开(公告)日:2019-06-21
申请号:CN201910306471.8
申请日:2019-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单参数调整的欠驱动吊车作业全过程自抗扰控制方法,其特征在于:根据台车起始及目标位置,考虑台车速度、加速度及作业环境等安全性约束条件,生成效率优先的台车理想作业轨迹,并和台车实际位置进行对比后,构造台车运动的误差反馈控制律;根据吊车负载摆动状态方程设计扩张状态观测器,并构造抑制负载摆动的误差反馈控制律,进而形成不依赖于系统模型参数、且能有效抑制扰动的台车作业轨迹和负载摆动自抗扰控制器;使用Hurwitz稳定矩阵特征值和控制系统增益产生关联,使繁琐的控制系统参数调整转化为很容易实施的单参数调整,实现了在模型参数不确定及外界干扰下吊车能全过程按照设定的理想轨迹运行,并使摆角尽可能小。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