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铜镍复合带材的短流程连续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809879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924753.0

    申请日:2023-07-26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色冶金技术领域,公开一种铜镍复合带材的短流程连续制备方法,采用凹型夹送辊进行铜板母带传输,搭配同样凹度的结晶辊,对真空冶炼得到的高纯镍水与铜板母带进行轧制复合,冷却至热轧温度后进行热轧,热轧后冷却至室温进行冷轧,最终卷曲得到铜镍复合带材产品。采用凹型夹送辊使铜板母带产生一定弧度,增大熔融镍水与母带的接触面积,提升复合效果和冷却速度,其配合凹型结晶辊生产的铜镍复合铸带也具有一定弧度,为后续轧制提供变形空间,避免复合过程中不同金属界面的开裂,使复合薄带的厚度更加均匀,均匀轧制时薄带表面受力,提高了薄带表面质量。该方法缩短了产线长度,降低了铜镍复合带材的生产成本。

    一种薄带连铸制备超低铁损无取向硅钢的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86166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530043.4

    申请日:2024-04-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超低铁损无取向硅钢的制备方法,特别涉及一种薄带连铸技术配合轧制与热处理工艺降低无取向硅钢铁损的工艺流程。本发明的方法是先制取铝含量小于0.01%的无取向硅钢铸带,过热度控制在70~100℃。随后于800~900℃热轧,控制压下率为35%~55%。随后冷轧至0.35mm,在950~1050℃下退火10~15min,获得无取向硅钢成品薄板,其铁损P1.5/50低于2.0W/kg。本发明方法在不增加工艺流程、不使用贵重金属的前提下,优化了铸带的表面质量,实现了成品板组织的均匀化和晶粒尺寸控制,使薄带连铸无取向硅钢的成品铁损显著降低。

    一种高温钢液与水冷基体的三相接触角测量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129381A

    公开(公告)日:2023-11-28

    申请号:CN202310909087.3

    申请日:2023-07-24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温钢液与水冷基体的三相接触角测量装置,包括熔炼炉体和高速摄像机,所述熔炼炉体内部上方设有用于获取熔化液滴的熔化取样部件,所述熔化取样部件的下方设有用于承载熔化液滴的基体,所述高速摄像机用于拍摄熔化液滴滴落在基体上的接触形态信息,所述基体内设有多个冷却流道,所述冷却流道通过管路连接有冷却介质温控箱,所述基体的上表面为凸曲面。所述基体的凸曲面沿水平方向进行投影,所得投影呈拱形曲线的曲率为0.005~0.01cm‑1。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高温钢液与水冷基体的三相接触角测量方法。本申请的高温钢液与水冷基体的三相接触角测量装置及方法,能够准确模拟薄带连铸工艺过程中实际状态,为实际生产过程提供理论指导。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