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6049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97565.1
申请日:2024-04-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类组织阵列芯片及物质筛选分析方法。包括自下而上的底层、支架层和顶盖层,所述的底层包括具有低粘附性的膜层和具有高粘附性的基底层,且膜层开有通孔并固定于基底层上,从而在通孔位置形成高粘附区,在没有通孔的位置形成低粘附区,所述的支架层包括用于形成框格的多块互相连接的侧壁,支架层固定于底层上,从而与顶盖层和底层一起形成至少两个互相独立的密封结构。所述的膜层由PDMS材料制成。本发明芯片结构简单、操作简单便捷;可实现单个芯片内三维类组织的大规模、多组同步制备及不同物质刺激处理的同步操作与分析,且能够满足与酶标仪类分析仪器的兼容使用,广泛适用于常规实验室进行的各种筛选分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3785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310071429.9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威海安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荣成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体涉及精密热模锻压力机温控提升精度装置及方法,包括轴端轴径冷却循环系统、轴瓦冷却循环系统和同步智能精准风冷控温系统,轴端轴径及轴瓦冷却循环系利用轴端中心处及支撑套向内设置冷风循环通道对高频热模锻作业的远离曲拐轴中心线反向的曲轴轴端轴径上部及对应上部轴瓦的发热源直接进行精准冷却;智能精准控温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风冷机、电磁阀、PLC控制器来同步智能控制其的温升,双向减小热变量从而缩小轴与瓦配合间隙目的,具有显著提升传动系统运行精度、效率、可靠性的智能制造特点,产品精度比国家标准提高1倍以上,旋转速度提升50~70%,延长连杆瓦的使用寿命50%以上,显著提升整机精度、效率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8537333A
公开(公告)日:2018-09-14
申请号:CN201810344376.2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文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微流控神经网络芯片及仿生实现方法,所述芯片的流动层设有微腔阵列、连接管道网络、两组传输管道网络以及出入口;两组传输管道网络分别位于微腔阵列上下端并与微腔阵列连通,控制层包括传输阀、连接阀、进气管道以及进气入口,连接阀设于相邻两组微腔之间的连接管道正下方,两个出入口传输管道对应的传输阀分别位于出口侧、入口侧;任意两组微腔之间,与任一组微腔连通的每个微腔传输管道上的传输阀中至少存在一个传输阀与另一组微腔的微腔传输管道上的所有传输阀均不是连通同一进气入口。基于上述结构的芯片可实现阵列化细胞定位接种、神经网络仿生构建、单组微腔区域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网络的生化刺激处理及样本回收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542B
公开(公告)日:2022-06-14
申请号:CN202011341497.5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微流控三维肿瘤芯片及仿生方法。芯片包括流动层和控制层。流动层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微腔、化学梯度发生微管道和化学梯度发生微柱阵列。化学梯度发生微管道设置于微腔侧面,并与微腔共用化学梯度发生微柱阵列作为侧壁。控制层设有弹性微结构和末端封闭的微管道。弹性微结构在注入预设压力的流体后膨胀成侧壁上开有一个开口的三维筒状结构并伸入至微腔内。微管道连接弹性微结构,且数量至少为两根,并平行于化学梯度发生微管道设置,每根微管道上至少连通一个弹性微结构。本发明可在单个芯片内连续性完成阵列化肿瘤细胞捕获定位、高通量三维肿瘤仿生制备、浓度梯度式肿瘤刺激作用、特定浓度刺激的肿瘤样本回收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437486A
公开(公告)日:2019-11-12
申请号:CN201910767181.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文明
IPC: C08J7/12 , C08G65/333 , G01N33/569 , C08L8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材料表面修饰方法及修饰后材料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多聚赖氨酸偶联泊洛沙姆溶液与疏水材料表面接触。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通过极其简单的一步法表面修饰就能够显著提高疏水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性,无需多步骤修饰,并极大地增强了疏水材料表面的活细胞黏附、生长培养及检测分析能力,便于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掌握和使用;且修饰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高效,适用于各种体外活细胞微工程操作与分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1607899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71424.6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荣成华东锻压机床股份有限公司 , 威海安迪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 济南铸锻所检验检测科技有限公司 , 荣成市科技创新发展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高端装备制造产业,具体涉及智能温控提升精密模锻压力机精度装置及方法,包括曲拐轴径冷却循环系统及连杆瓦冷却循环系统和同步智能精准风冷控温系统,曲拐轴径及连杆瓦冷却循环系统利用轴端中心处及连杆设置冷风循环通道对高频精密模锻作业的曲拐轴径远离轴心处及对应下部连杆瓦的发热源直接进行精准冷却作用;智能精准控温系统利用温度传感器、风冷机、电磁阀、PLC控制器来同步智能控制其的温升,双向减小热变量从而缩小轴与瓦配合间隙目的,具有显著提升传动系统运行精度、效率、可靠性的智能制造特点,产品精度比国家标准提高1倍以上,旋转速度提升60~70%,延长连杆瓦的使用寿命50%以上,从根本上解决模锻的精度、效率提升技术难题。
-
公开(公告)号:CN110437486B
公开(公告)日:2020-07-07
申请号:CN201910767181.3
申请日:2019-08-20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文明
IPC: C08J7/12 , C08G65/333 , G01N33/569 , C08L8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疏水材料表面修饰方法及修饰后材料的应用。该方法包括将多聚赖氨酸偶联泊洛沙姆溶液与疏水材料表面接触。根据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通过极其简单的一步法表面修饰就能够显著提高疏水材料表面的细胞黏附性,无需多步骤修饰,并极大地增强了疏水材料表面的活细胞黏附、生长培养及检测分析能力,便于多学科领域研究人员掌握和使用;且修饰方法操作简单、快捷、高效,适用于各种体外活细胞微工程操作与分析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6611841B
公开(公告)日:2019-10-11
申请号:CN201611180242.9
申请日:2016-12-1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 H01M4/50 , H01M4/52 , H01M10/05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镍钴渣料制备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镍/钴摩尔比为3/1~8/1的镍钴渣料在pH为1~5、30~80℃下酸浸处理,随后经固液分离得镍钴摩尔比为1∶0.9~1.1酸浸渣料;步骤(2):酸浸渣料经双氧水还原浸出、化学除杂、萃取净化得镍钴溶液;步骤(3):以镍钴溶液中配入硫酸锰,经共沉淀制得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本发明中,所述的镍钴渣料在所述的pH和温度下的协同浸出下,有助于制得摩尔比接近1∶1的酸浸渣料,随后再进行所述的还原浸出、除杂、净化以及共沉淀,进而一步制得符合要求的镍钴锰三元材料前驱体。
-
公开(公告)号:CN112430542A
公开(公告)日:2021-03-02
申请号:CN202011341497.5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微流控三维肿瘤芯片及仿生方法。芯片包括流动层和控制层。流动层包括设有入口和出口的微腔、化学梯度发生微管道和化学梯度发生微柱阵列。化学梯度发生微管道设置于微腔侧面,并与微腔共用化学梯度发生微柱阵列作为侧壁。控制层设有弹性微结构和末端封闭的微管道。弹性微结构在注入预设压力的流体后膨胀成侧壁上开有一个开口的三维筒状结构并伸入至微腔内。微管道连接弹性微结构,且数量至少为两根,并平行于化学梯度发生微管道设置,每根微管道上至少连通一个弹性微结构。本发明可在单个芯片内连续性完成阵列化肿瘤细胞捕获定位、高通量三维肿瘤仿生制备、浓度梯度式肿瘤刺激作用、特定浓度刺激的肿瘤样本回收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08537333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0344376.2
申请日:2018-04-1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nventor: 刘文明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集成微流控神经网络芯片及仿生实现方法,所述芯片的流动层设有微腔阵列、连接管道网络、两组传输管道网络以及出入口;两组传输管道网络分别位于微腔阵列上下端并与微腔阵列连通,控制层包括传输阀、连接阀、进气管道以及进气入口,连接阀设于相邻两组微腔之间的连接管道正下方,两个出入口传输管道对应的传输阀分别位于出口侧、入口侧;任意两组微腔之间,与任一组微腔连通的每个微腔传输管道上的传输阀中至少存在一个传输阀与另一组微腔的微腔传输管道上的所有传输阀均不是连通同一进气入口。基于上述结构的芯片可实现阵列化细胞定位接种、神经网络仿生构建、单组微腔区域的神经细胞与神经网络的生化刺激处理及样本回收操作。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