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082038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1911193472.2
申请日:2019-11-2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40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能源电池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锂电池用低硼含量锂硼合金电极材料及应用。所述电极材料以质量百分比计,包括下述组分:Li85.01‑95%;B4.99‑9.99%;M0.01~5%;所述M选自Au、Ag、Si、Al、Zn、C、Mg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电极材料用作锂电池负极材料时,其比容量为2700‑3400mAh/g。本发明实现了高比容量和循环寿命的同步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3178545A
公开(公告)日:2021-07-27
申请号:CN202110438944.7
申请日:2021-04-2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134 , H01M4/38 , H01M4/62 , H01M4/1395 , H01M4/04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锂金属电池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金属锂/纳米h‑BN粉膜层的构造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所设计和制备的集流体/纳米h‑BN粉膜层,在充电前,纳米h‑BN粉膜层与集流体相连;在含Li电解液中充电后,金属锂沉积在集流体和纳米h‑BN粉膜层之间作为中间层,部分金属锂存在于纳米h‑BN粉膜层间隙中。本发明所设计和制备的金属锂/纳米h‑BN粉膜层的构造用作锂金属二次电池的负极时,表现出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循环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3526094A
公开(公告)日:2014-01-22
申请号:CN201310533223.X
申请日:2013-10-31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Li-B基吸气材料的制备方法,是按质量百分数Li30-70%、B20-50%、Mg和/或Al0.3-6%、C0.01-18%配取的各组分加热至350-370℃,保温、搅拌均匀,随炉冷却,得到Li-B基预合金;然后在室温下、在相对湿度≤2%的空气中将Li-B基预合金加工成吸气组件所需形状后在保护性气氛下加热到600-700℃,保温5-30min得到成品。本发明不仅解决了现有一步合成法难以制备出符合吸气材料标准的锂硼合金以及采用制粉压制的方法难以制备出锂硼合金吸气片的难题,而且降低了Li-B基吸气材料的结构控制的难度,提高材料结构的均匀性;同时还成功的避免了自燃现象,实现了Li-B基吸气材料的表面钝化。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便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2418019B
公开(公告)日:2013-04-24
申请号:CN201110401058.3
申请日:2011-12-07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Mg-Li基复合材料。其成份配比为(Mg-xLi-uM)-yB-zC,其中x=5-18,y=2-10,z=0.5-3,u=0-4,M为Al等合金元素。物相组成为体心立方结构的Mg-Li基合金,B、C与基体合金形成的化合物强化相。强化相与基体有很好的界面结合强度,弥散分布于基体之中。化合物强化Mg-Li基合金锭坯可进行挤压,锻压,热轧,冷轧成相应的棒材,板材。采用本发明Mg-xLi-uM-yB-zC成份配比,当其中x=13.5-14.5,y=4.4-7.0,z=1.2-3,u=1,M为Al时,经过挤压,锻压得到的棒材,室温抗拉强度达300-340MPa,密度为1.39-1.50g/cm3,延伸率为8-15%。是现有技术制备的Mg-Li基复合材料抗拉强度(162Mpa)的2倍。
-
-
公开(公告)号:CN118105988A
公开(公告)日:2024-05-31
申请号:CN202211523491.9
申请日:2022-11-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国石化催化剂有限公司 , 中南大学
IPC: B01J23/889 , B01J23/83 , C01B7/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催化剂制备领域,公开了一种铜基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氯气的制备方法。该铜基催化剂包括氧化铝载体,以及负载在该氧化铝载体上的Cu‑M‑RE‑N复合氧化物,其中,M为除铜外的助金属,RE为稀土元素,N为碱金属;所述Cu‑M‑RE‑N复合氧化物具有片层状结构;相对于铜基催化剂的总质量,以氧化物计,铜的含量为10‑15wt%;除铜外的助金属的含量为0.3‑3wt%;稀土元素的含量为3‑6.5%,碱金属的含量为2‑3wt%。该铜基催化剂在利用氯化氢催化氧化制氯气中具有高活性、高稳定性,并且能够解决催化剂金属活性中心挥发流失的问题,同时提高催化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7443973A
公开(公告)日:2024-01-26
申请号:CN202210841004.7
申请日:2022-07-18
Applicant: 中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挤压模具以及基于挤压模具制备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所述挤压模具包括模腔、上压头、下压头,所述模腔由上腔室、下腔室、以连通所述上腔室和下腔室的中心通道组成,所述上压头滑动设置在所述上腔室中,所述下压头滑动设置在所述下腔室中,所述中心通道由顺次连接的上扩口段、等径段和下扩口段组成;基于挤压模具制备锂基复合材料的方法为将由金属锂与微纳米材料组成的混合料装载于上腔室中,经上压头向下挤压,使混合料由上腔室经中心通道,再到下腔室,再由下压头向上挤压,使混合料由下腔室经中心通道,再到上腔室,继续以自上往下的挤压‑自下往上的挤压为循环,反复挤压,即得锂基复合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3942544B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111034051.2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 ,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长沙南睿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无线重联远程分布动力牵引运行控制系统、重联机车,通过在原机车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上增加一套差异化重联控制单元,结合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制动控制单元、列车安全监控装置、机车逻辑控制单元、机车第三方设备,并与之融合,实现重载组合列车中各机车无线重联分布动力牵引控制运行,并适应重载组合列车差异化机车的列车重联牵引控制运行或不同铁路机车重联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3942544A
公开(公告)日:2022-01-18
申请号:CN202111034051.2
申请日:2021-09-03
Applicant: 中南大学 , 国家铁路局装备技术中心 , 大秦铁路股份有限公司科学技术研究所 , 长沙南睿轨道交通电气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车无线重联远程分布动力牵引运行控制系统、重联机车,通过在原机车的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上增加一套差异化重联控制单元,结合列车控制与管理系统、制动控制单元、列车安全监控装置、机车逻辑控制单元、机车第三方设备,并与之融合,实现重载组合列车中各机车无线重联分布动力牵引控制运行,并适应重载组合列车差异化机车的列车重联牵引控制运行或不同铁路机车重联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08565442B
公开(公告)日:2020-11-03
申请号:CN201810529441.9
申请日:2018-05-29
Applicant: 中南大学
IPC: H01M4/3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热电池电极材料的制造领域,具体为一种核壳复合型硫化物材料的制备方法。其制备方法为:以含钴溶液为原料;往含钴溶液中加入硫源和FeS2粉末;搅拌;然后置于高压反应釜中;在100‑180℃反应至少6小时;冷却;固液分离;然后将所得固体与单质硫混合或直接在含硫气氛中升温至410‑500℃,保温至少10小时;随炉冷却,得到所述核壳复合型硫化物材料。本发明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廉,同时所得产品具有优异的电化学性能和安全性能,便于大规模的工业化应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