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硫酸尾气处理方法及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37811A

    公开(公告)日:2016-12-21

    申请号:CN201610749445.9

    申请日:2016-08-2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53/78 B01D53/502 B01D53/504 B01D2251/206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硫酸尾气处理方法及装置,包括:1)蒸氨废水进入尾气洗净塔内向下喷淋;2)吸收塔或酸气冷凝器来的硫酸尾气进入尾气洗净塔下部,与喷淋的蒸氨废水逆流接触,尾气中的SO2和酸雾被蒸氨废水化学吸收;3)洗净后的硫酸尾气经塔顶除沫层除去夹带的液滴后,进入电除雾器进一步捕集硫酸尾气中夹带的酸雾;净尾气排入大气;4)在尾气洗净塔经化学吸收后的蒸氨废水用废水泵抽送至生化处理系统。本发明采用蒸氨废水化学吸收硫酸尾气中的SO2和酸雾,不需要额外的碱源及吸收液;化学吸收后的蒸氨废水送回生化处理系统处理,洗净后的硫酸尾气进入电除雾器,进一步脱除尾气中夹带的酸雾后通过烟囱排入大气,节能减排,环保效果好。

    一种干熄炉结构及干熄炉中焦炭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1844B

    公开(公告)日:2025-01-07

    申请号:CN201911379174.2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炉结构及干熄炉中焦炭冷却方法,所述干熄炉在锥斗的上部及冷却段内设至少一道分隔墙,将该部分空间沿干熄炉周向分为至少2个冷却室;每个冷却室的下部在对应锥斗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供气装置;分隔墙的顶部中心位置设伞形集气罩,伞形集气罩下方的分隔墙中心设冷却气体排出口,分隔墙内沿干熄炉径向设有气流导出通道,气流导出通道的内端与冷却气体排出口连通,气流导出通道的外端连接干熄炉冷却气体循环系统。本发明取消了传统干熄炉的斜道区和环形风道;与红焦换热后的冷却气体通过分隔墙中的气流导出通道导出;干熄炉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分区调节温度,焦炭冷却均匀性好。

    一种干熄炉结构及干熄炉中焦炭冷却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171844A

    公开(公告)日:2020-05-19

    申请号:CN201911379174.2

    申请日:2019-12-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干熄炉结构及干熄炉中焦炭冷却方法,所述干熄炉在锥斗的上部及冷却段内设至少一道分隔墙,将该部分空间沿干熄炉周向分为至少2个冷却室;每个冷却室的下部在对应锥斗的位置分别设置一个供气装置;分隔墙的顶部中心位置设伞形集气罩,伞形集气罩下方的分隔墙中心设冷却气体排出口,分隔墙内沿干熄炉径向设有气流导出通道,气流导出通道的内端与冷却气体排出口连通,气流导出通道的外端连接干熄炉冷却气体循环系统。本发明取消了传统干熄炉的斜道区和环形风道;与红焦换热后的冷却气体通过分隔墙中的气流导出通道导出;干熄炉结构强度高,使用寿命长,可分区调节温度,焦炭冷却均匀性好。

    一种兼具烧石墨废气集中收集功能的焦炉除尘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17609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596038.4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具烧石墨废气集中收集功能的焦炉除尘系统,焦炉各炭化室在焦侧一端的炉顶分别设上升管,在机侧一端的炉顶分别设导气管,焦炉的机侧设集尘管与各导气管相连;集尘管的一端通过管道一连接烟囱,集尘管的另一端通过管道二连接储气罐,储气罐通过除尘管连接除尘装置,沿尘气流动方向,管道二上依次设阀门一和风机一,除尘管上依次设阀门二和风机二;各导气管与集尘管的连接处分别设阀门三,管道一上设阀门四。本发明能够在实现装煤出焦烟尘收集的同时,对烧石墨产生的废气进行集中收集处理;系统配备储气罐,当烟尘达到处理条件时再启动除尘装置,节省能源,同时保证废气量的波动不会对除尘装置产生不良影响,使系统运行的稳定。

    一种装煤出焦尘气及烧石墨废气组合收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9517608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595846.9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煤出焦尘气及烧石墨废气组合收集系统,包括焦侧集气系统及机侧集尘系统;所述焦侧集气系统由上升管及集气管组成,集气管通过多个上升管与各炭化室的焦侧一端连通,集气管另外通过外送管连接外部的化产回收工段;所述机侧集尘系统为单路集尘系统或双路集尘系统,所述单路集尘系统由集尘管、导气管、废气管、除尘装置及烟囱组成,所述双路集尘系统由第一集尘管、第一导气管、第二集尘管、第二导气管、第一废气管、第二废气管、除尘装置及烟囱组成。本发明可以将焦炉装煤、出焦产生的烟尘和烧石墨产生的废气从焦炉内部导出集中处理,有效减少焦化厂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焦化企业的绿色经济运行。

    一种装煤出焦尘气及烧石墨废气组合收集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636163U

    公开(公告)日:2019-11-15

    申请号:CN201822191228.X

    申请日:2018-12-2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装煤出焦尘气及烧石墨废气组合收集系统,包括焦侧集气系统及机侧集尘系统;所述焦侧集气系统由上升管及集气管组成,集气管通过多个上升管与各炭化室的焦侧一端连通,集气管另外通过外送管连接外部的化产回收工段;所述机侧集尘系统为单路集尘系统或双路集尘系统,所述单路集尘系统由集尘管、导气管、废气管、除尘装置及烟囱组成,所述双路集尘系统由第一集尘管、第一导气管、第二集尘管、第二导气管、第一废气管、第二废气管、除尘装置及烟囱组成。本实用新型可以将焦炉装煤、出焦产生的烟尘和烧石墨产生的废气从焦炉内部导出集中处理,有效减少焦化厂的环境污染,从而实现焦化企业的绿色经济运行。(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新型排气稳定塔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855589U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20525912.8

    申请日:2010-09-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粗苯加氢精制过程中提高萃取剂使用寿命的装置新型排气稳定塔,包括塔体、氢气入口、液相物料采出口、轻组份出口、塔板,塔体下部是塔釜结构,液相采出物料出口位于塔体侧部、塔釜结构上方;混合烃排出口位于塔釜下部。排气稳定塔的塔板数量为24-35块;液相物料采出口设置于距离排气稳定塔塔顶22-28块塔板处。该装置通过改变稳态操作下液相的采出位置,提前去除加氢反应生成的C10及C10以上重组份,从而在排气稳定塔塔底液相中的重组份分离出来;提高了萃取剂的分离效率,延长了萃取剂的使用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