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08750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8
申请号:CN202410333844.1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灌注桩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超长灌注桩的钢筋笼拼接方法,为了解决现有超长灌注桩的钢筋笼在下放过程中进行拼接而导致对接精度差、花费时间长而影响灌注桩质量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将节段钢筋笼吊运至第一工作台上;(2)调节该节段钢筋笼在第一工作台上的位置与第二工作台上的钢筋笼对齐;(3)节段钢筋笼与第二工作台上的钢筋笼进行连接;(4)将节段钢筋笼滑动至第二工作台上,重复步骤(1)至(3)直至钢筋笼的长度达到设计长度;(5)将拼接好的钢筋笼完全推送至第二工作台上进行吊运;(6)待钢筋笼吊运至设定位置时,第二工作台与钢筋笼相互分离,由吊运设备吊运钢筋笼。
-
公开(公告)号:CN116905468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718615.7
申请日:2023-06-16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压旋喷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地基处理的车载智慧高压旋喷注浆方法,为了解决高压旋喷注浆采用现场搅拌水泥浆的方式存在着搬运劳动强度大、粉尘污染较大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的用于地基处理的车载智慧高压旋喷注浆方法,通过对现有的货车车厢内部进行改造,将搅拌筒、高压注浆泵、空气压缩机和注浆用水泵等配料设备集中在货车车厢内部,从而避免在配料的过程中产生的粉尘飞扬到空气中,降低粉尘的污染同时降低配料过程中的噪音污染。
-
公开(公告)号:CN119041919A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2411424385.4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隧道支护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隧道建造中的超前小导管智能注浆加固方法,为了解决隧道开挖前区受空间限制、超前小导管的施工和管棚施工相互影响而导致施工进度慢的问题。本发明将粉料仓、液料仓、搅拌机、浆池、增压水泵、高压注浆泵集成在移动小车上,并通过控制器进行控制各个工作部件的工作,一方面使得狭窄的空间得到合理利用,通过移动小车能够将各个设备转移至其他区域,使得超前小导管在注浆时仅仅软管在作业区域,从而使得管棚施工作业能够同步进行,避免了因场地限制而导致管棚施工作业无法进行的问题,从而提高了整个超前支护的施工进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065353A
公开(公告)日:2024-05-24
申请号:CN202410333889.9
申请日:2024-03-22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PHC管桩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PSB的超重PHC管桩填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为了解决现有PHC管桩填芯存在着施工周期长以及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封堵块,封堵块的外圆周面上安装有毛刷和若干切割齿,所述切割齿位于毛刷的下方;所述封堵板的上端套设有止浆环,所述封堵块的中部固定安装有第一PSB精轧螺纹钢筋,所述封堵块上还安装有第二PSB精轧螺纹钢筋,所述第一PSB精轧螺纹钢筋配有用于带动第一PSB精轧螺纹钢进行转动和升降的驱动设备。本发明在降低人工劳动强度的前提下,能够提高PHC管桩填芯的效率、缩短施工周期,同时还能够降低填芯的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7845926A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410100126.X
申请日:2024-01-24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长劲性复合桩废桩的处理方法,包括步骤为将待拔废桩定位,PHC管桩通过水泥土设置在桩周土上,定位水泥土与桩周土的交界面;通过潜孔锤对交界面对称引孔,在交界面上钻出对称孔组;使用薄皮PVC管在对称孔组的位置进行跟管转进;吊拔废桩,清除薄皮PVC管;拔出后的劲性复合桩孔采用河沙回填,为后续植桩做准备。本发明通过超长劲性复合桩废桩的处理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高强混凝土管桩难以修复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18075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310271047.0
申请日:2023-03-20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临地铁深基坑大直径悬臂双排桩的支挡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建造位于深基坑和地铁隧道之间的减震墙、采用长臂螺旋钻或旋挖钻机在深基坑的坡体钻两个大直径进成孔取土至桩端持力层、将钢筋笼吊运送至桩端持力层,到达设计的桩端持力层后向钢筋笼内浇筑混凝土、浇筑好的两个桩体的顶部浇筑出梁冠,梁冠之间通过连梁进行连接,形成大直径悬臂双排桩。本发明通过大直径悬臂双排桩的支挡方法解决了现有技术中的安全性差、位移控制变形效果差和施工效率低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295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2111413036.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注浆引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塌孔注浆引孔方法,为了解决注浆引孔时钢花管无法回收导致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待注浆孔形成后,注浆引孔装置的钢管的卡槽与卡舌相互卡接,并将注浆引孔装置压入或者打入到注浆孔内至设定深度;(2)向钢管内放入注浆管至设定深度;(3)向上拔出钢管使得钢管的卡槽与卡舌相互分离直至完全拔出钢管,弹簧和卡舌失去钢管的阻挡作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插入到土体中;(4)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完成加固。本发明既能够对钢管进行回收利用降低成本,同时又能够提高承载力,提高加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7005471A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310750784.9
申请日:2023-06-25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E02D33/00 , E02D17/02 ,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6/9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坑变形监测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多参数变量的基坑变形量预警监测方法,为了解决现有采用传感器来监测基坑变形量而存在着不能实现变形量的预警以及反馈指导基坑支护结构设计的问题。本发明利用以往的基坑的数据信息和该基坑变形量的监测数据信息、通过对不同变量的权重的调整,以构建相应的机器模型,从而利用机器模型来预测基坑的变形量,相比于现有技术利用传感器的被动式监测变形量的方式,本发明的变形量预测和预警具有主动性,不仅能够指导基坑支护结构的设计,便于优化基坑支护结构,同时对于基坑开挖、基坑开挖过程中的风险点具有较强的指导意义,提高基坑支护和开挖的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914295A
公开(公告)日:2022-01-11
申请号:CN202111413036.9
申请日:2021-11-25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注浆引孔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防塌孔注浆引孔方法,为了解决注浆引孔时钢花管无法回收导致成本高的问题。本发明包括:(1)待注浆孔形成后,注浆引孔装置的钢管的卡槽与卡舌相互卡接,并将注浆引孔装置压入或者打入到注浆孔内至设定深度;(2)向钢管内放入注浆管至设定深度;(3)向上拔出钢管使得钢管的卡槽与卡舌相互分离直至完全拔出钢管,弹簧和卡舌失去钢管的阻挡作用进而带动第一齿条插入到土体中;(4)通过注浆管进行注浆完成加固。本发明既能够对钢管进行回收利用降低成本,同时又能够提高承载力,提高加固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798871A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910220063.0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中冶成都勘察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IPC: G01C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土石方回填后土面高度控制测量方法,涉及土石方回填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以下步骤:在基坑内回填一层土石方后,在该层土面上中央区域选取一中心点N,在基坑土面取n根均穿过中心点N的基准线,n≥3,每相邻两根基准线的夹角相等且均为δ,δ=180°/n,所有基准线的两末端与基坑边缘都具有一个交点,中心点N到所有交点之间的连线段上各取一中点作为测量点,中心点N也为测量点,本发明具有操作方便、测量点选点规范、测量数据准确可靠的优点。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