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温烧结矿转运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3234360B

    公开(公告)日:2015-06-10

    申请号:CN201310127996.8

    申请日:2013-04-15

    Abstract: 高温烧结矿转运装置及工艺,涉及烧结余热利用领域,单辊破碎机的下方有翻板阀,翻板阀的底部设置于环冷/带冷系统下料溜槽和炉式冷却系统下料溜槽的连接处,翻板阀可在环冷/带冷系统下料溜槽和炉式冷却系统下料溜槽之间切换,炉式冷却系统下料溜槽的底壁上设置有高温振动筛;炉式冷却系统下料溜槽的出口与输送机的一端连接,输送机的另一端连接冷却炉的炉口,输送机的上方设置有保温罩。本发明提高了烧结机的运转率,可靠性高、工程造价低,采用弧形保温罩保温,防止烧结矿热量散失,提高了余热利用率。

    一种低温余热发电闪蒸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4296544A

    公开(公告)日:2015-01-21

    申请号:CN201410534918.4

    申请日:2014-1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E20/14 Y02P10/283 Y02P80/15 Y02P80/154

    Abstract: 一种低温余热发电闪蒸系统,本发明采用水蒸汽相变传热方式加热液态有机工质,采用闪蒸方式产生饱和有机蒸汽,其中蒸汽在加热器(3)壳侧凝结为水,再由凝结水泵送入除氧器(2),除氧后作为锅炉给水继续吸热蒸发,有机工质在加热器中加热至一定高温再进入闪蒸罐闪发出饱和蒸汽,饱和蒸汽经气液分离后,蒸汽用于驱动有机工质透平带动发电机产生电能,有机工质透平乏汽经凝汽器凝结后再与闪蒸罐(5)中的液态工质汇合经有机工质泵加压后送入余热锅炉尾部烟道的预热器,预热后再进入有机工质加热器,本发明具有操作简单、成本相对低廉、控制简单、安全性高的特点。

    一种用于烧结矿炉冷定温排矿的自动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34366B

    公开(公告)日:2015-03-11

    申请号:CN201310127761.9

    申请日:2013-04-15

    Abstract: 一种用于烧结矿炉冷定温排矿的自动控制方法,包括从烧结机排出的烧结矿通过破碎装置的破碎和筛分装置的筛分步骤,通过烧结矿输送装置进入冷却炉的冷却步骤,然后通过出料装置排出冷却炉的步骤,随着烧结矿冷却排出,通过温度检测装置检测排矿温度,通过调整引风机风量和鼓风机风量,来调整排矿温度稳定为90℃-200℃。本发明中通过出风口风温和矿温的前馈调节风机的通风量、给风温度,从而把排矿温度、余热风温、余热风量控制在一定范围之内,保证余热利用系统正常运行,保证正常的排矿,采用本控制方法,可以做到提前预防排矿矿温过高或过低的情况,实现稳定运行,提高烧结矿品质的目的。

    一种烧结矿竖炉冷却四周切向布风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571885B

    公开(公告)日:2023-12-15

    申请号:CN201810345441.3

    申请日:2018-04-17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烧结矿竖炉冷却布风装置,涉及烧结矿冷却设备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用于烧结矿竖炉冷却的四周切向布风装置。本装置包括供风柱,设置在供风柱上方的风帽,及设置在风帽下方的第一供风组,设置在第一供风组下方的第二供风组。本发明供风组由多个导风管沿供风柱切向布置组成,多个导风管彼此成一定角度等间距排布在供风柱圆周上,实现了环向均匀布风,本发明可以根据实际需要控制出风口的角度、出风口的数目、及出风口的大小,改善布风装置的性能,从而达到均匀布风的目的,能更好的冷却炉体周边物料。本发明能够显著提高烧结矿竖炉冷却的冷却效率和生产能力,最大限度的提高了烧结矿余热利用回收效率。

    一种利用回转窑筒体热发电的装置及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05135894A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510384012.3

    申请日:2015-07-0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10/283

    Abstract: 一种利用回转窑筒体热发电的装置及工艺,包括:回转窑筒体、1#轮带、2#轮带、3#轮带和窑头双压余热锅炉,所述的窑头双压余热锅炉的给水端设有除氧器和中压给水泵,所述的1#轮带和2#轮带之间的回转窑筒体表面依次设有换热面I、换热面Ⅱ和换热面III,所述的2#轮带与3#轮带之间的回转窑筒体表面依次设有换热面Ⅳ、换热面Ⅴ、换热面Ⅵ和换热面Ⅶ,所述的换热面由内到外依次设有膜式水冷壁、保温岩棉和外壳,本发明是解决传统利用回转窑筒体热产生热水方式存在的余热利用效率低、受季节影响生产波动较大等问题,并解决回转窑筒体热加热凝结水发电利用方式存在的影响锅炉效率,发电量小等问题,最终实现回转窑筒体热高效利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