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435518A
公开(公告)日:2016-03-30
申请号:CN201510910352.5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D33/19 , B01D33/466 , B01D33/48 , B01D33/6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空过滤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真空过滤机的真空吹风切换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切换系统,位于真空过滤机分配头1的吹风区2部位,包括:真空控制阀门3,吹风控制阀门4,真空系统5,压缩空气6,所述的真空控制阀门3一端与吹风控制阀门4一端连通,该连通口通过公共工作管路与真空过滤机分配头1的吹风区2连通,所述的真空控制阀门3另一端与真空系统5连通,所述的吹风控制阀门4另一端与压缩空气6连通。本发明能够根据进料量及物料性质的变化进行真空、吹风系统的实时切换。将真空过滤机的吹风区并联接入两路管路系统,一路与真空连通,一路与压缩空气连通,通过阀门分别控制,根据进料情况随时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2139175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010611840.3
申请日:2010-12-29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IPC: B01D33/17
Abstract: 一种过滤机分配头上设置滤布吸合区以及滤布吸合装置的方法,过滤机分配头排列有盲区①、吸干区②、吹风区③和吸液区④,在吹风区和吸液区之间设置滤布吸合区⑤,滤布吸合区内配置有滤布吸合装置⑥,滤布吸合装置⑥能够调节滤布吸合区⑤内通入负压空气流量的大小。滤布吸合装置包含一个三通管,三通管中的第一通道通入滤布吸合区,三通管中的第二通道或与吸干区贯通或是与吸液区贯通,三通管中的第三通道末端闭合,在第三通道内设置调节螺栓,通过调节螺栓旋入长度能够控制第一通道和第二通道的相通状况从而调节滤布吸合区通入负压空气流量的大小,随着滤盘旋转再次进入吸液区时已吸附在滤盘上的滤布就不会被槽体刮破,从而提高滤布的使用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750B
公开(公告)日:2014-08-06
申请号:CN201010516489.X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用于立盘过滤机的高液位喷淋进料装置,涉及过滤机技术领域,包括入料管(1)、储料仓体(2)和喷淋装置,所述入料管与储料仓体连通,所述储料仓体为内壁(9)和外壁(10)形成的双层结构,设置喷料装置的两侧储料仓体内壁上开设多个流道(4),由挡板(11)和弧形钢材(12)构成的多个喷料装置腔体(8)对应设置在储料仓体内壁开设流道位置处形成喷料装置,所述挡板和弧形钢材的闭合处开设喷射口(5),其中,所述每个流道与对应的喷料装置腔体和喷射口连通;整个装置安装于立盘过滤机的槽体(6)上面,料浆(14)被喷洒在滤盘(7)两侧面,使滤盘持续不停地浸没于料浆里,提高了过滤机的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1983750A
公开(公告)日:2011-03-09
申请号:CN201010516489.X
申请日:2010-12-23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用于立盘过滤机的高液位喷淋进料装置,涉及过滤机技术领域,包括入料管(1)、储料仓体(2)和喷淋装置,所述入料管与储料仓体连通,所述储料仓体为内壁(9)和外壁(10)形成的双层结构,设置喷料装置的两侧储料仓体内壁上开设多个流道(4),由挡板(11)和弧形钢材(12)构成的多个喷料装置腔体(8)对应设置在储料仓体内壁开设流道位置处形成喷料装置,所述挡板和弧形钢材的闭合处开设喷射口(5),其中,所述每个流道与对应的喷料装置腔体和喷射口连通;整个装置安装于立盘过滤机的槽体(6)上面,料浆(14)被喷洒在滤盘(7)两侧面,使滤盘持续不停地浸没于料浆里,提高了过滤机的处理能力和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328B
公开(公告)日:2015-08-05
申请号:CN201210577530.3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流道的中心轴,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每两个主管外钢板(6)之间设有中心轴内隔板(3)或在每个主管外圆管(7)的内孔中设有中心轴内隔板,在每个中心轴内隔板上分别设有单向阀(4),本发明将原有流道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流道与负压相通,实现吸料、吸干工作,另一个流道做为吹风通道,两流道之间装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用于阻止两流道之间相互窜气,当一个流道内为正压时,单向阀阻止另一个流道的负压与之相通,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吸液及吸干与吹风所需流道空间矛盾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过滤机的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071328A
公开(公告)日:2013-05-01
申请号:CN201210577530.3
申请日:2012-12-27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具有双流道的中心轴,涉及机械设备领域,本发明通过在每两个主管外钢板(6)之间设有中心轴内隔板(3)或在每个主管外圆管(7)的内孔中设有中心轴内隔板,在每个中心轴内隔板上分别设有单向阀(4),本发明将原有流道一分为二,其中一个流道与负压相通,实现吸料、吸干工作,另一个流道做为吹风通道,两流道之间装有单向阀,该单向阀用于阻止两流道之间相互窜气,当一个流道内为正压时,单向阀阻止另一个流道的负压与之相通,本发明不仅解决了吸液及吸干与吹风所需流道空间矛盾的问题,同时大大提高了过滤机的产能和生产效率,同时降低了能耗,适合大范围推广和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1342432A
公开(公告)日:2009-01-14
申请号:CN200710054827.0
申请日:2007-07-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 洛阳矿山机械工程设计研究院有限责任公司
IPC: B01D33/23
Abstract: 一种具有独特流道的盘式过滤机用扇形板,是由扇形板滤框架(1)、填充物(2)、外板(3)、支承凸台(4)、内腔通道(5)、主筋(6)、支筋(7)构成,扇形板滤框架与支承凸台合为一体,支承凸台中心为内腔通道;具有扇形结构的外板两面布满有小孔,其内有填充物,填充物分为两层,由主筋和放射形支筋呈连续枝条形布局形成纵横交错的网孔结构;填充物的外板整体插入扇形板滤框架,其网孔结构的填充物、布满小孔的外板与支承凸台的内腔通道共同形成独特流道,使其内腔既保证有足够的流道面积,又减少涡流,排液顺畅,最大限度地增加扇形板的刚度,具有重量轻、过滤效率高、更换滤布方便、快捷、省时省力,在各种盘式过滤机上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35518B
公开(公告)日:2018-05-11
申请号:CN201510910352.5
申请日:2015-12-10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真空过滤机的技术领域,公开一种真空过滤机的真空吹风切换系统及方法,该方法采用的切换系统,位于真空过滤机分配头1的吹风区2部位,包括:真空控制阀门3,吹风控制阀门4,真空系统5,压缩空气6,所述的真空控制阀门3一端与吹风控制阀门4一端连通,该连通口通过公共工作管路与真空过滤机分配头1的吹风区2连通,所述的真空控制阀门3另一端与真空系统5连通,所述的吹风控制阀门4另一端与压缩空气6连通。本发明能够根据进料量及物料性质的变化进行真空、吹风系统的实时切换。将真空过滤机的吹风区并联接入两路管路系统,一路与真空连通,一路与压缩空气连通,通过阀门分别控制,根据进料情况随时切换。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390B
公开(公告)日:2017-06-06
申请号:CN201510080992.8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真空盘式加压过滤机,涉及一种过滤机,所述过滤机的过滤盘(2)由多块扇形板(7)组成为圆盘,在每块扇形板的两侧均分别对应的设置一组加压装置(3),每组加压装置均包括压板(1)、液压缸(5)、活塞杆导向(6)、液压缸底座(8)和连接座(10),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底座(8)上,在液压缸一侧设有压板,在压板侧面上设有连接座(10),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9)与压板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液压缸与压板之间设有活塞杆导向;本发明通过在过滤盘的扇形板的两侧均对应设置加压装置,实现了在旋转的过滤盘上的滤饼进行加压过滤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4707390A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510080992.8
申请日:2015-02-15
Applicant: 中信重工机械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真空盘式加压过滤机,涉及一种过滤机,所述过滤机的过滤盘(2)由多块扇形板(7)组成为圆盘,在每块扇形板的两侧均分别对应的设置一组加压装置(3),每组加压装置均包括压板(1)、液压缸(5)、活塞杆导向(6)、液压缸底座(8)和连接座(10),所述液压缸固定在液压缸底座(8)上,在液压缸一侧设有压板,在压板侧面上设有连接座(10),所述液压缸的活塞杆(9)与压板通过连接座固定连接,在液压缸与压板之间设有活塞杆导向;本发明通过在过滤盘的扇形板的两侧均对应设置加压装置,实现了在旋转的过滤盘上的滤饼进行加压过滤的目的,有效提高了生产效率。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