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341424B
公开(公告)日:2023-10-17
申请号:CN202211144202.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填半挖式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及施工方法,路基包括原有地基、设置在原有地基上的分级分层填筑碾压的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和路基稳定结构;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包括一级填方体、二级填方体和三级填方体;路基稳定结构包括挖方侧山体边坡、钢管桩组和锚杆,钢管桩组纵向布设,锚杆与钢管桩组交叉布设,且锚杆的一端嵌入在挖方侧山体边坡内,另一端锚固在钢管桩组外壁上,钢管桩组由若干钢管桩组成;本路基结构通过钢管桩组穿越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并嵌入到原有地基,锚杆一端嵌入在挖方侧山体边坡内,另一端锚固在钢管桩组外壁,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及提高路基稳定性,具有施工过程简单、稳定性和沉降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15341424A
公开(公告)日:2022-11-15
申请号:CN202211144202.4
申请日:2022-09-2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半填半挖式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及施工方法,路基包括原有地基、设置在原有地基上的分级分层填筑碾压的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和路基稳定结构;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包括一级填方体、二级填方体和三级填方体;路基稳定结构包括挖方侧山体边坡、钢管桩组和锚杆,钢管桩组纵向布设,锚杆与钢管桩组交叉布设,且锚杆的一端嵌入在挖方侧山体边坡内,另一端锚固在钢管桩组外壁上,钢管桩组由若干钢管桩组成;本路基结构通过钢管桩组穿越碎石土高填方路基并嵌入到原有地基,锚杆一端嵌入在挖方侧山体边坡内,另一端锚固在钢管桩组外壁,能够有效控制工后沉降及提高路基稳定性,具有施工过程简单、稳定性和沉降控制精度高的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218716625U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222674668.7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 河南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新型公开一种用于微型桩群桩定位调平工装,包括环形群桩定位导向机构和自动液压抬升调平机构,环形群桩定位导向机构包括环形工字钢,在环形工字钢的外圆竖直设置有若干个微型桩定位套筒,环形工字钢包括左右对称的两个半环形工字钢,两个半环形工字钢通过连接机构合为一个环形结构;自动液压抬升调平机构用于支撑调节环形群桩定位导向机构的水平位置高度,自动液压抬升调平机构包括液压抬升机构和电磁感应调平机构;液压抬升机构的数量为若干个且均匀分布在环形群桩定位导向机构的底部,液压抬升机构包括液压缸,电磁感应调平机构用于检测环形群桩定位导向机构是否水平,并通过控制箱控制液压缸升降从而对环形群桩定位导向机构进行精准调平。
-
公开(公告)号:CN216992396U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2123267986.3
申请日:2021-12-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28B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下沉式台座施工技术领域,尤其是一种先张法I梁下沉式台座施工装置,包括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该先张法I梁下沉式台座施工装置,通过设置连接锁紧机构,在使用时,通过锁紧板与定位槽的内壁插接后,通过限位锁定板与限位锁定槽的内壁插接,对锁紧板进行限位固定,然后通过手轮转动第一锁紧丝杆和第二锁紧丝杆转动,同时拉动锁紧板和固定座运动,同时带动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进行合模,并通过第一模板和第二模板合模对两个传立柱之间保持拉紧力,从而解决了现有的横系梁浇筑过程中,由于模板与传立柱之间仅为滑动插接连接,导致模板与传立柱之间的连接松散,影响横系梁的浇筑施工效果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217384371U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220509540.2
申请日:2022-03-0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G01F15/1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隧道涌水预报的辅助装置,具体涉及一种隧道涌水量监测仪器的保护装置,包括监测仪和保护装置,监测仪的下端设有监测探头,保护装置包括上端敞开、下端封闭的防护筒,防护筒的上端螺纹安装有密封端盖,防护筒的下端的中心位置设有呈倒置的圆台状的穿孔,监测仪的底端设有与穿孔的形状相对应的橡胶密封垫,且监测探头从橡胶密封垫中穿过,密封端盖的内部设有弹性按压机构,防护筒的内壁上设有减震缓冲组件;防护筒的底部可拆卸安装有定位防护组件,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可以对监测仪和监测探头进行有效的防护,保证了监测仪和监测探头在使用时的安全性和稳定性,提高了监测仪的使用寿命和使用质量。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