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603425A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2410669609.1
申请日:2024-05-2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M3/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盾构接缝防水弹性密封垫防水能力测试方法及装置,该方法包括:获取施加的水压力与待测试弹性密封垫受到的外部压力关系;将水压力和外部压力分解为多步施加的压力增量;获取待测试弹性密封垫的初始张开量和错位量;将待测试弹性密封垫粘贴于密封垫夹板机构的接缝内,并使其达到初始张开量和错位量;根据多步施加的压力增量,分步施加水压,同时根据施加的水压力与弹性密封垫受到的外部压力关系,同步向待测试弹性密封垫施加外部压力;每施加一步水压力和外部压力,观察待测试弹性密封垫漏水情况,得到待测试弹性密封垫的防水能力。本发明能够在一定程度上模拟盾构接缝防水弹性密封垫真实受力状态,提高密封垫防水能力测试的准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9349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554777.3
申请日:2022-12-0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双洞风井单侧填土条件下的中隔墙加强加固方法及结构,包括:沿墙体的高度方向安装多层上下间隔分布的层板,在墙体的一侧填充水土时,墙体与多层层板之间构成多跨横向受力单向板结构;于每个孔洞内浇注封堵材料,保持每个孔洞密封;对中隔墙无法满足承载力要求的部分进行局部加厚处理,在墙体靠近水土的一侧形成加厚层;在墙体远离水土的一侧设置肋板,肋板的一端固定于基座上,另一端固定于层板上,肋板不低于墙体跨中;在墙体跨中与连接肋板的层板进行锚拉;在墙体靠近水土的一侧形成结构体,结构体隔土不隔水;在墙体的底部形成回填层,加强中隔墙的底部约束。本发明能够有效增强中隔墙自身强度,提升中隔墙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573771A
公开(公告)日:2023-01-06
申请号:CN202211402144.0
申请日:2022-11-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超长距离水平定向钻孔铺设排水管的隧道排水方法,该方法包括:对建成的既有隧道,在所述隧道的围岩中利用超长距离水平定向钻铺设排水管,所述排水管为水平打孔波纹管,通过所述排水管将隧道围岩的地下水泄压排放。本发明利用超长距离水平定向钻孔铺设排水管,能够有效将二衬背后的地下水进行泄压排放。
-
公开(公告)号:CN119000684A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411058197.4
申请日:2024-08-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N21/88 , G01N21/64 , G01N21/01 , G01N1/28 , G01N1/44 , G01N1/42 , G01N3/12 , G01N3/06 , G01L1/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路面实验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冰雪路面结构实验装置及实验方法,实验装置通过设置透明容器、透明路面、雾化模块、降温模块、升温模块、灯光模块和摄像模块,透明路面填充于所述透明容器,雾化模块通过向透明路面喷雾,可使透明路面的裂缝处渗水并形成积水,降温模块通过对透明路面的降温,可使渗入透明路面的水体和透明路面的结冰,升温模块通过对透明路面的升温,使冰体融化,灯光模块可照射透明路面,通过灯光模块对透明路面的照射,可使得摄像模块能够清晰的拍摄出透明路面内部画面,通过以上设置,能够得知结冰过程中以及冰雪融化后对路面裂缝造成的影响,最终通过若干次结冰和融化的循环,研究冰雪对路面裂缝造成的影响。
-
公开(公告)号:CN118933848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0963349.9
申请日:2024-07-1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螺栓连接件、盾构隧道防排水系统及方法,螺栓连接件沿长度方向依次包括螺纹段、透水段、螺杆段、密封段和控压段,透水段、螺杆段和密封段开设贯通的轴心开孔;其中:螺纹段用于与管片固定连接;透水段的表面设置透水段开孔,透水段开孔连通至透水段的轴心开孔,形成透水孔;螺杆段的轴心开孔形成接缝内水体的排水通道;密封段用于堵封螺杆段,防止接缝内水体从螺杆段与螺栓孔间的缝隙排出;控压段设有泄水阀,泄水阀的一端与排水通道连通,另一端与排水管连接。本发明的螺栓连接件同时具备排水和控压功能,通过排水控压能够确保内侧防水密封垫不被接缝内的渗漏水体突破,从而提升盾构隧道的整体防水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18862439A
公开(公告)日:2024-10-29
申请号:CN202410867448.7
申请日:2024-07-01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3 , G16C60/00 , G06F111/04 , G06F119/02 , G06F119/04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水下大直径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可靠性评价方法及系统,包括:确定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可靠性评价指标及评价体系;划分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可靠性评价等级标准;在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可靠性评价体系的基础上,采用改进层次分析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主观权重,采用改进CRITIC法计算各个评价指标的客观权重;并基于博弈论法对所述主观权重和所述客观权重进行综合计算得到组合权重;引入云模型到所述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可靠性评价体系以及评价等级标准中,获得盾构隧道防水体系可靠性评价等级。本发明基于组合赋权法和云模型,构建全生命周期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模型,解决全生命周期盾构隧道防水可靠性评价过程中存在的模糊性和随机性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8622367A
公开(公告)日:2024-09-10
申请号:CN202410763280.5
申请日:2024-06-1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高寒地区隧道地热利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高寒地区深埋公路隧道紧急停车带地热利用系统。该深埋公路隧道为1000米以上长隧道,该地热利用系统包括取热单元、传输管路、换热机组以及供热单元、供热风单元;所述取热单元和换热机组由传输管路连通,所述供热单元与换热机组相连;所述取热单元位于紧急停车带所在区域的两侧侧壁壁面,所述侧壁壁面与深埋公路隧道内行车方向垂直;供热单元总进水管中高温流体运输至供热单元进水管支管;供热风单元包括进气管、出气管、换热机组中换热管路,所述换热管路中部为风箱状气囊,所述换热管路与换热机组中流体进行换热。该系统具有利用率高、稳定性好、清洁、环保且施工便携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9825403A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510074590.0
申请日:2025-01-1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E21D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兼具剪力销和螺栓功能的管片连接装置和隧道管片结构,管片连接装置包括:连接壳,连接壳的内部设有贯穿长度方向的空腔,连接壳的内壁一端设有垂直于空腔的凹槽;卡扣件,卡扣件位于凹槽中,卡扣件与连接壳之间设有弹性件,卡扣件的中心设有通孔;装配式接头,装配式接头自连接壳的一端插入连接壳的空腔内,并自卡扣件的通孔穿过,装配式接头的两端均自连接壳露出;装配式接头与卡扣件相互卡扣。本发明的管片连接装置兼具剪力销和螺栓的双重功能,能够提高盾构隧道管片连接的安全可靠性和稳定性,减少盾构隧道管片之间连接件的数量,简化连接件安装过程。
-
公开(公告)号:CN119760905A
公开(公告)日:2025-04-04
申请号:CN202411769519.6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7 , G06F30/23 , G06F111/04 , G06F111/1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盾构隧道接缝防水弹性密封垫的设计方法,包括:根据目标工程的盾构管片沟槽形状、防水弹性密封垫外轮廓和采用B样条曲线描述的弹性密封垫初始设计方案孔洞,建立有限元模型;基于上述初始设计方案,在所述有限元模型中进行弹性密封垫设计的模拟仿真;利用显式拓扑优化方法对所述模拟仿真的结果进行迭代优化设计,得到最终孔洞B样条曲线显式表达,确定满足设计要求的弹性密封垫断面。同时,本发明还提供一种对应的盾构隧道接缝防水弹性密封垫设计系统、终端和介质。本发明可以在盾构管片沟槽确定情况下,通过拓扑优化得到满足设计要求的弹性密封垫断面,克服了现有技术存在的效率低、经济性差的技术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994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211326481.6
申请日:2022-10-27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0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饱和砂质地层地震液化判别方法及装置。其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构建应力折减系数与深度的关系式;将目标深度代入应力折减系数与深度的关系式中,获得地下目标深度处的临界应力折减系数;获得地下目标深度处的实际应力折减系数;比较地下目标深度处的实际应力折减系数与临界应力折减系数,判地下目标深度处的地层是否产生液化。本发明基于典型饱和砂质地层地震液化判别方法,通过大量数据搜集,得到应力折减系数与深度的关系曲线,提出涉及20m深度以下饱和砂质地层地震液化简化判别方法,填补了现有20m深度以下地震液化简化判别方法的空白。上述研究成果为液化区隧道及地下工程选择液化处置方案提供了一定参考。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