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5928644A
公开(公告)日:2016-09-07
申请号:CN201610493969.6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G01L1/2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L1/22 , G01L1/228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结构监测的应变计,包括第一电阻应变片,还包括受力板、左受力支座和右受力支座,受力板、左受力支座、右受力支座由一块弹簧钢板两端相反朝向弯折加工而成,弯折的角度为90°,温度校正板设置在右受力支座侧部,温度校正板与受力板材质相同,第一电阻应变片设置在受力板上,温度校正板上设置有第二电阻应变片,受力板、温度校正板、第一电阻应变片、第二电阻应变片由橡胶层包裹,左受力支座和右受力支座的端部伸出橡胶层。本发明能有效考虑并消除温度引起的误差。结构简单,连接牢固,性能稳定,抗破坏性好。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12B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410829228.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公路软岩路基沉降变形病害的设计方法与结构,步骤:A:测试其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B、选取软质岩石判断分类;C、在路堤底部填筑一层砂砾;D、将软质岩石填料分层填筑于路基部位,最后加铺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E、每填筑软质岩石后,填筑一层砂砾;F、对易湿化崩解的软质岩石,缩小夹层填料间距,铺设土工格栅进行路堤边坡加筋。该结构在路堤底部填筑一层砂砾,在砂砾上加铺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将软质岩石依次分层填筑于路基部位,最后加铺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路堤边坡处采用土工格栅,路床合格填料铺筑于顶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之上。方法易行,提高稳定性,防治路基沉降变形病害效果显著,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4532712A
公开(公告)日:2015-04-22
申请号:CN201410829228.1
申请日:2014-12-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公路软岩路基沉降变形病害的设计方法与结构,步骤:A:测试其单轴饱和极限抗压强度;B、选取软质岩石判断分类;C、在路堤底部填筑一层砂砾;D、将软质岩石填料分层填筑于路基部位,最后加铺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E、每填筑软质岩石后,填筑一层砂砾;F、对易湿化崩解的软质岩石,缩小夹层填料间距,铺设土工格栅进行路堤边坡加筋。该结构在路堤底部填筑一层砂砾,在砂砾上加铺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将软质岩石依次分层填筑于路基部位,最后加铺一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路堤边坡处采用土工格栅,路床合格填料铺筑于顶层两布一膜复合土工膜之上。方法易行,提高稳定性,防治路基沉降变形病害效果显著,造价低廉。
-
公开(公告)号:CN101956355B
公开(公告)日:2012-02-29
申请号:CN201010217612.8
申请日:2010-06-25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防治季冻区道路病害的路基结构,路基填筑时在地基土原地面路基底面宽度范围内全断面铺设一层复合防排水板,在复合防排水板上填筑下路堤填土至道路最大冻深标高,再次沿路基全断面铺设最大冻深处复合防排水板,继续填筑上路堤基土至设计路堤标高,在路基上路床顶面全断面铺设立体土工格栅,在道路最大冻深处、路堤底部原地面全断面铺设复合防排水板,在路床顶面沿路基横断面方向铺设立体土工格栅,下路堤填土与地基土之间铺设的基底复合防排水板的复合土工膜向上,虑水土工布向下。结构简单,降低了路基湿度、提高了路基整体刚度,降低了季冻区道路冻害,防治季冻区道路病害效果明显,具有应用推广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0261579B
公开(公告)日:2024-02-09
申请号:CN201910590447.1
申请日:2019-07-02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题。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岩土干湿循环试验方法及装置,包括下述步骤:A、将试验试样放入托盘中,接通电源/开关;B、在时间控制器仪表盘中输入湿润、干燥静置时间及循环次数,在温度控制器仪表盘中设定工作温度,在含水率控制器仪表盘中输入试样干燥状态含水率、湿润状态含水率、试样总重量;C、含水率控制器实时监控烘箱内部试样的含水率;D、温度控制器动态监测、调整工作室内的温度;E、时间控制器统一控制试验进程,直至整个干湿循环试验结束,自动停止装置。本发明集成时间控制系统、温度控制(56)对比文件唐朝生;施斌.干湿循环过程中膨胀土的胀缩变形特征.岩土工程学报.2011,(09),全文.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346A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10429457.3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3/24 , E02D1/00 , G06Q10/06395 , G06Q50/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软岩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步骤是:1、路基填筑前取代表性软岩试样,对其依次进行0、1、3、5次干湿循环试验,并在每次干湿循环试验后对其进行筛分试验,求取相应粒组分维数;2、检测路基的最后两遍压实沉降差;3、对现场压实后的软岩试样进行筛分试验,确定其粒组分维数;4、根据步骤2的检测结果,并结合步骤1和步骤3所得的粒组分维数比较结果,对软岩路堤填筑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此方法考虑到公路长期运营过程中气候变化对软岩路基填料的长期影响,将现场碾压后的粒组状态与受多次干湿循环效应影响后才长期相对稳定的粒组状态之间建立了比较基准,相对于一般的物理力学填筑指标,评价效果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05910929A
公开(公告)日:2016-08-31
申请号:CN201610216569.0
申请日:2016-04-08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N3/44 , G01N1/286 , G01N2203/0019 , G01N2203/008 , G01N2203/00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测试软岩填料长期路用特性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试料分成22份;其中6份试料做击实试验,对求取96%最大干密度及对应的含水率制作供干湿循环试验的四组试件;对四组试件分别进行0、1、3、5次干湿循环;对四组试件分别进行贯入试验获得各个试件的CBR2.5和CBR5,并根据同组试件的CBR2.5和CBR5获得该组试件的承载比。本发明可用于研究不同干湿循环次数下软岩试件的力学性能指标,以此来反映干湿循环条件下软岩强度及弹性变形能力的变化规律。
-
公开(公告)号:CN106595240B
公开(公告)日:2022-09-27
申请号:CN201710057404.8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控制土样含水率变化的烘干方法及装置,步骤是:A、在热风烘箱底部安置由称重传感器和含水量控制器组成的含水量监控系统;B、将试验土样放进可移动托架中,接通烘箱电源,设定初始含水率、温度等参数,启动风热系统;C、称重传感器实时监控烘箱内部试样的整体含水率;D、测温传感器实时监控烘箱内部温度;E、温度控制器根据含水量变化值动态下调烘箱工作温度,自动停止烘干。装置由烘箱箱体、热风系统、含水量监控系统、温度监控系统、及可移动托盘架构成,该发明集成基于温度和含水率实时监测数据的自动控制系统,操作简单、实现了烘箱自动控制,解决了土工试验中湿法制样的批量化备样过程,显著提高了烘干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10296875A
公开(公告)日:2019-10-01
申请号:CN201910620500.8
申请日:2019-07-10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路基土干湿循环试验的击实样筒及操作方法,包括样筒内模、样筒外模、样筒底座、套筒、筒内垫块、渗水条块、固定环、筒外垫块,样筒内模安放在样筒底座的圆形卡槽内,筒内垫块安放在样筒内模底部,样筒外模按凸棱与凹槽对应嵌套在样筒内模外部,套筒安放在样筒外模顶部,组成复合制样样筒;卸下样筒底座和套筒,在装有路基土试样的样筒底部安放筒外垫块,从上到下脱去样筒外模,形成含路基土试样内模样筒;将渗水条块逐一装入凹槽,再将固定环安装在嵌有渗水条块的样筒内模表面,形成干湿循环试验样筒,通过渗水条块及试样上表面一起联合浸水脱水,结构实用、方法高效,可实现路基土试样干湿循环过程的快速均匀、定量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609334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429457.3
申请日:2016-06-16
Applicant: 中交第二公路勘察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评价软岩路堤填筑质量的方法,步骤是:1、路基填筑前取代表性软岩试样,对其依次进行0、1、3、5次干湿循环试验,并在每次干湿循环试验后对其进行筛分试验,求取相应粒组分维数;2、检测路基的最后两遍压实沉降差;3、对现场压实后的软岩试样进行筛分试验,确定其粒组分维数;4、根据步骤2的检测结果,并结合步骤1和步骤3所得的粒组分维数比较结果,对软岩路堤填筑质量进行综合性评价。此方法考虑到公路长期运营过程中气候变化对软岩路基填料的长期影响,将现场碾压后的粒组状态与受多次干湿循环效应影响后才长期相对稳定的粒组状态之间建立了比较基准,相对于一般的物理力学填筑指标,评价效果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