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651120B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1710700570.5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3B2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管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沉管管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避免沉管管节与沉放驳发生碰撞。该船管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沉放驳与沉管管节,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沉放驳底部的支墩,固定连接于所述沉管管节顶部的连接板,所述支墩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相抵;所述支墩的四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沉管管节与沉放驳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绑扎拉杆,所述绑扎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放驳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若干抗剪块,若干所述抗剪块围成可容纳所述支墩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墩底部相匹配,以限制所述沉管管节与沉放驳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112389578A
公开(公告)日:2021-02-23
申请号:CN202011335418.X
申请日:2020-11-25
Applicant: 上海船舶研究设计院(中国船舶工业集团公司第六0四研究院)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碎石铺设整平船的上层独立式作业甲板布置结构,其设于主甲板上;其还包括船用甲板机械设备和抛石整平作业设备,主甲板上方设有作业甲板,作业甲板和主甲板之间通过多个立柱连接;船用甲板机械设备设于主甲板上;抛石整平作业设备设于作业甲板上。本发明有效地利用了船舶尺度范围内的高度空间,优化了船体尺度;在结构上增加了船体有效梁的腹板高度,相当于增加了船体的型深,有利于提高船体的强度和刚度。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137B
公开(公告)日:2019-06-07
申请号:CN201710253686.9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沉管沉放对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预定沉放位置,利用沉放驳将待安装沉管运输至所述预定沉放位置,所述预定沉放位置处的水深大于所述沉放驳的吃水深度;将所述待安装沉管伸出所述沉放驳并使之呈悬挑状态,以靠近暗埋段沉管;将所述待安装沉管沉放至与所述暗埋段沉管相同标高处;移动所述沉放驳带动所述待安装沉管向所述暗埋段沉管靠近直至对接。该方法不受暗埋段水深和沉放驳吃水深度限制,可适用于暗埋段水深浅而沉放驳吃水深的施工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07044137A
公开(公告)日:2017-08-15
申请号:CN201710253686.9
申请日:2017-04-18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沉管沉放对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确定预定沉放位置,利用沉放驳将待安装沉管运输至所述预定沉放位置,所述预定沉放位置处的水深大于所述沉放驳的吃水深度;将所述待安装沉管伸出所述沉放驳并使之呈悬挑状态,以靠近暗埋段沉管;将所述待安装沉管沉放至与所述暗埋段沉管相同标高处;移动所述沉放驳带动所述待安装沉管向所述暗埋段沉管靠近直至对接。该方法不受暗埋段水深和沉放驳吃水深度限制,可适用于暗埋段水深浅而沉放驳吃水深的施工工况。
-
公开(公告)号:CN114151705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33712.9
申请日:2021-11-29
Applicant: 南京高精船用设备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江苏科技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船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润滑油循环装置及船舶。润滑油循环装置包括过滤机构、冷却器和控制单元。过滤机构设置有至少两个,过滤机构包括过滤器、泵体与驱动件,驱动件驱动泵体转动,过滤器与泵体连通。冷却器能够通过循环管路与其中一个过滤机构的泵体连通,以形成主循环系统。当循环管路内的润滑油的压力值为零时,控制单元控制冷却器与主循环系统的过滤器断开连接,并与另一个过滤机构中的泵体连通,以形成备用循环系统。当主循环系统发生故障,能够启用备用循环系统。通过主循环系统与备用循环系统的自动切换,提高了滑油循环装置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651120A
公开(公告)日:2018-02-02
申请号:CN201710700570.5
申请日:2017-08-16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3B2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3B25/24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船管连接装置及连接方法,能够有效防止沉管管节在水平和竖直方向上的移动,避免沉管管节与沉放驳发生碰撞。该船管连接装置用于连接沉放驳与沉管管节,包括固定连接于所述沉放驳底部的支墩,固定连接于所述沉管管节顶部的连接板,所述支墩的底部与所述连接板的顶部相抵;所述支墩的四周设有用于限制所述沉管管节与沉放驳在竖直方向上相对移动的绑扎拉杆,所述绑扎拉杆的一端连接于所述沉放驳的底部,其另一端连接于所述连接板;所述连接板的顶部设有若干抗剪块,若干所述抗剪块围成可容纳所述支墩底部的凹槽,所述凹槽与所述支墩底部相匹配,以限制所述沉管管节与沉放驳在水平方向上的相对移动。
-
公开(公告)号:CN214304413U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23286815.0
申请日:2020-12-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海水提升装置,属于海洋平台技术领域。包括设置在二层甲板上的钢丝绳绞车和电缆绞车,所述钢丝绳绞车的滚筒上缠有钢丝绳,所述钢丝绳的一端顺着所述二层甲板的边缘垂直向下延伸,所述电缆绞车的滚筒上缠有电缆,所述电缆的一端顺着所述二层甲板的边缘垂直向下延伸;所述钢丝绳的一端连接取水管,所述取水管的另一端连接潜水泵;所述取水管上设置若干快速接头,所述快接接头连接快接软管,所述快接软管的另一端延伸至海水舱;所述电缆的另一端与所述潜水泵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有效提升海水,并且造价低、不容易老化。
-
公开(公告)号:CN217234621U
公开(公告)日:2022-08-19
申请号:CN202220307387.5
申请日:2022-02-15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属于沉管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沉管施工的提升装置。该提升装置包括多台提升绞车、多套滑轮组以及位于每套滑轮组上的两个测力传感器;其中,滑轮组包括安装于沉放驳吊架上的改向滑轮和定滑轮组以及与沉管管顶吊点连接的动滑轮组,钢丝绳绕过滑轮组,其一端为连接于吊架上的绳头索节固定端,另一端连接于提升绞车的卷筒上;提升绞车通过收放钢丝绳带动动滑轮组上下移动以控制沉管的沉放;一测力传感器安装于改向滑轮上,另一测力传感器安装于绳头索节固定端,两个测力传感器与沉管的控制系统通信连接。本实用新型通过两个测力传感器的设置,解决了沉管管顶吊点拉力监测误差较大的问题,实现了对吊点拉力的精确监测。
-
公开(公告)号:CN216269866U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23255796.X
申请日:2021-12-22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IPC: B63J3/0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体船液压控制系统及一体船。该一体船液压控制系统包括船艉液压泵站、船中液压泵站和船艏液压泵站;船艉液压泵站连接并控制船艉处安装的四台移船绞车、四台牵引绞车、两台提升绞车和一台定位绞车;船中液压泵站连接并控制船中处安装的两台牵引绞车、两台提升绞车和两台定位绞车;船艏液压泵站连接并控制船艏处安装的四台移船绞车、两台牵引绞车、两台提升绞车和三台定位绞车。本实用新型通过三台液压泵站的布置,实现了全船液压动力设备的区域化管理和集中控制,解决了现有船舶液压控制系统的管路连接混乱、液压泵站体积庞大、线路繁多、操控不便等难题,实现超长超宽船舶液压控制系统的最优化布置。
-
公开(公告)号:CN211621439U
公开(公告)日:2020-10-02
申请号:CN201922322266.9
申请日:2019-12-2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第二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抛石夯平船,其技术方案是:包括母船本体、溜管抛石系统和振动夯平系统,溜管抛石系统与振动夯平系统分别安装在母船本体的两舷,在溜管抛石系统侧安装靠船构件,溜管抛石系统包括溜管系统、漏斗、台车本体、溜管升降系统、台车行走系统、溜管回收系统、第一配重,所述的振动夯平系统包括振锤小车、振动锤吊臂、第二配重、振动锤组动力源、振动锤、振动锤升降系统、小车行走系统、液压管线升降支架、液压管线升降系统,有益效果:将溜管抛石系统与振动夯平系统分别安装在母船两舷,使得抛石、夯平施工可同时作业,两舷台车可前后行走,母船不必移位即可在一定范围内进行抛石、夯平作业,提高了作业效率,减少了交叉作业,溜管采用三节溜管套接的方式,可以根据抛石水深自由调节溜管长度。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