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部品钢筋组拼方法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823947A

    公开(公告)日:2023-09-29

    申请号:CN202310677692.2

    申请日:202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部品钢筋组拼方法,包括设置基准点,基准点设置在部品钢筋胎架四周;获取基准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设置待测点,待测点设置在部品钢筋特征角点;航空摄影测量,以获取基准点和待测点的图像信息,并根据基准点和待测点的图像信息、基准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得到待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将待测点的三维坐标信息和设计文件中部品钢筋特征角点的三维坐标信息进行比对,并根据比对结果调整部品钢筋的安装位置。本发明能够提高测量效率,进而提高钢筋组拼的效率;且不需要反复在部品钢筋边缘作业,这降低了安全风险;且单人即可完成航空摄影测量,有利于减少人员投入。

    一种远岸大跨径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系统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790529A

    公开(公告)日:2023-03-14

    申请号:CN202211409086.4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远岸大跨径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系统及方法,该系统包括第一静力水准仪、第二静力水准仪、导压液管、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本发明通过装配第一静力水准仪和第二静力水准仪,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液位信息,再通过数据处理器根据采集的液位信息确定沉降数据,无需测量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实际测量,实现了在室内即可完成沉降观测的外业工作,简化了测量人员外业测量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测量人员的水上临边作业,消除了测量人员水上临边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在测量精度方面,静力水准监测采用仪器自动测量,数据自动传输至后台,基本消除了人为测量误差,使其观测精度优于传统人工操作全站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

    隐蔽点测量棱镜支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7276199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0746974.4

    申请日:2022-04-0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隐蔽点测量棱镜支架装置,该装置包括斜竖杆组件和水平横杆组件,斜竖杆组件的第一端连接水平横杆组件,斜竖杆组件的第二端用于对准待测量隐蔽特征点;水平横杆组件上等间距布设有第一棱镜连接杆、第二棱镜连接杆和第三棱镜连接杆,第一棱镜连接杆、第二棱镜连接杆和第三棱镜连接杆的第一端连接水平横杆组件,第一棱镜连接杆、第二棱镜连接杆和第三棱镜连接杆的第二端设置有棱镜。本实用新型利用设置于水平横杆组件上的棱镜,在变截面斜塔特征点或有障碍物遮挡特征点等测量工况下,能绕开障碍物,直接测量隐蔽特征点数据的测量装置,对提高测量精度和作业效率大有帮助,同时也降低了测量人员安全风险。

    一种远岸大跨径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19319397U

    公开(公告)日:2023-07-07

    申请号:CN202222998507.3

    申请日:2022-11-1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远岸大跨径桥梁墩台沉降观测系统,该系统包括第一静力水准仪、第二静力水准仪、导压液管、数据采集器和数据处理器。本实用新型通过装配第一静力水准仪和第二静力水准仪,利用数据采集器采集液位信息,再通过数据处理器根据采集的液位信息确定沉降数据,无需测量人员到达现场进行实际测量,实现了在室内即可完成沉降观测的外业工作,简化了测量人员外业测量的劳动强度,避免了测量人员的水上临边作业,消除了测量人员水上临边作业的安全风险。同时在测量精度方面,静力水准监测采用仪器自动测量,数据自动传输至后台,基本消除了人为测量误差,使其观测精度优于传统人工操作全站仪进行跨河水准测量的方法。

    一种桥梁索导管中线标定伸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9798337U

    公开(公告)日:2023-10-03

    申请号:CN202320816740.7

    申请日:2023-04-1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桥梁索导管中线标定伸缩装置,包括十字支撑架、滑尺以及用于支撑棱镜杆进行测量的棱镜支撑杆;所述十字支撑架的中心处设有连接孔,棱镜支撑杆的一端设在连接孔中与十字支撑架相连,所述十字支撑架上设有四个滑槽,每个滑槽中均设有可调节定位的滑尺,滑尺的外端部设有用于吸附在索导管内壁上进行定位的电磁铁。可作为桥梁索导管安装定位测量的辅助工装,对快速实现确定索导管中心位置有较大帮助,特别是在斜拉桥索导管出塔口定位时,提高索导管中线标定精度,从而提高了索导管安装定位精度,保证了索导管的安装质量,同时也减少了索导管定位测量的点位数量,提高了索导管外业测量定位作业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