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726403A
公开(公告)日:2023-03-03
申请号:CN202211363552.X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和5G的沉井施工可视化监控系统及监测方法,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通过北斗系统获取沉井结构数据和沉井周边数据;数据处理云平台,通过5G网络,接收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客户端,通过5G网络,接收数据处理云平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显示和操作。本发明利用北斗系统、监测设备和5G网络,进行沉井制作和下沉过程中的位置和姿态、沉井周围地下水位、沉井周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沉井周边建筑物变形和施工现场实时状况的自动监测,实现数据自动处理,以可视化图片、影像等形式向相关人员提供沉井实时状态。
-
公开(公告)号:CN120006837A
公开(公告)日:2025-05-16
申请号:CN202510256021.8
申请日:2025-03-05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配式张弦梁模块,属于建筑施工领域,一种装配式张弦梁模块包括:张弦梁和连接装置,所述张弦梁包括主板、底板、中板和顶板。其中,底板设置于主板、中板和顶板设置于主板,底板与主板垂直;中板、顶板与底板平行且间隔设置。连接装置用于设置于张弦梁的端部,连接装置包括第一夹板、第二夹板、第一定位板、第二定位板、第三定位板和第四定位板。其中,第一夹板和第二夹板用于贴合于主板。第一定位板用于抵接顶板朝向中板的一侧。第二定位板用于抵接中板朝向顶板的一侧。第三定位板用于抵接中板朝向底板的一侧。第四定位板用于抵接底板朝向中板的一侧。
-
公开(公告)号:CN216304864U
公开(公告)日:2022-04-15
申请号:CN202122224355.7
申请日:2021-09-14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检查井防坠落装置,包括支撑架、防坠网、多个锁线器和连接装置。其中,防坠网连接于支撑架,包括多条网线,多条网线相交设置以限定出网孔;多个锁线器分别连接于各网支撑架线的交汇处,且能够相对网线移动以调节网孔的大小;连接装置与支撑架连接。本实用新型实施例中的检查井防坠落装置,通过锁线器对网线的网孔大小的调节,使得检查井防坠落装置能够适配多种场合,适用范围广。
-
公开(公告)号:CN221625109U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420433658.0
申请日:2024-03-07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65G53/2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用于易潮湿药剂上料、存放的容器,涉及干粉药剂储备技术领域,包括支腿和储存箱体,储存箱体的顶端面一体焊接有顶板,储存箱体的顶端位于顶板的表面开设有进料口和出料连接口;储存箱体的顶端对应进料口处焊接有防溅漏斗,防溅漏斗上通过铰链活动铰接有进料封板,本设计采用不锈钢材质的储存箱体和支腿的配合,提高箱底距离地面的高度,有效解决了存料受潮问题,通过在储存箱体上焊接防溅漏斗,方便干粉倒入储存箱体内时,容易外溅的问题,在储存箱体上增设可掀开的进料封板,可防止干料吸附空气中的潮气,也可阻断抽吸干料时飞溅到外面,本设计整体加工简单,易安装,而且不易受潮、耐腐蚀性强,使用寿命久。
-
公开(公告)号:CN221545581U
公开(公告)日:2024-08-16
申请号:CN202420048795.2
申请日:2024-01-09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便携式咬合桩施工操作平台,涉及咬合桩施工防护技术领域,包括施工台、内侧桩孔护栏和外侧护栏;施工台的底部四个拐角处还安装有万向移动轮;内侧桩孔护栏的底端外侧还设置有多根与施工台相固定的底部固定管;内侧桩孔护栏由多个连接护圈和多根连接立杆焊接而成,本设计利用钢横杆和钢立柱配合钢板形成施工台,在施工台上建立内侧桩孔护栏和外侧护栏,确保工作人员施工时的安全性,同时万向移动轮的增设,可方便施工平台的移动,也保证了施工的稳定性,彻底解决了原有平台施工安全性、稳固性、便携性不足的问题,当本桩位施工完成后,即可推移至下一个已完成钻孔的桩位上,操作省时省力,循环利用率高。
-
公开(公告)号:CN220058764U
公开(公告)日:2023-11-21
申请号:CN202321482543.2
申请日:2023-06-12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大跨度高空作业平台,包括滑轨、支撑装置和施工台,所述滑轨设置有两个,两所述滑轨分别固定在池体边沿的两侧;所述支撑装置设置有两个且相互对称设置,两所述支撑装置均包括两竖杆,两所述竖杆分别滑移连接于所述滑轨的上方,两所述竖杆之间固接有一固定梁,所述固定梁垂直于所述竖杆设置,两所述固定梁之间固接有多个辅助支撑杆;所述施工台设置于两所述支撑装置之间,所述施工台的下侧与各所述竖杆以及所述辅助支撑杆固定。本申请提供的高空作业平台能够快速移动,提升高空作业的工作效率。还能够满足较大跨度施工平台的强度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215804384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57049.9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应用于微型桩施工的钻头,包括钻杆,所述钻杆底部固设有连接转换器,所述连接转换器底部圆周嵌入有若干个钻片,每个钻片的一侧面下端设有若干个切土凸块,所述钻杆外壁上设有螺旋叶片,所述钻杆顶部设有与搅拌桩机的转轴相连的连接螺母,所述钻杆内部设有空腔,所述钻杆外壁下端设有与空腔连通的注浆孔。本实用新型充分结合现有深层水泥搅拌桩机,只需要更换钻头,简单方便,可以实现机械效益最大化;结合了长螺旋干作业和泥浆置换的优点,为施工质量和进度提供了保障;针对地质情况复杂,建筑垃圾较多的地质,本实用新型钻头存在明显优越性。
-
公开(公告)号:CN215803087U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22056965.0
申请日:2021-08-30
Applicant: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是一种用于沉井的安全操作平台,包括与沉井井壁形状配合的安全操作平台,安装操作平台外围连接有若干个环形钢丝绳,在沉井井壁上圆周均布安装有若干个预埋锚固组件;预埋锚固组件包括全部预埋在沉井井壁内部的锚固圆钢柱和部分预埋在沉井井壁内部的挂装圆钢柱,锚固圆钢柱、挂装圆钢柱成“√”形,挂装圆钢柱伸出沉井井壁的一端较高;环形钢丝绳挂设在预埋锚固组件的挂装圆钢柱上。本实用新型简化并改善了安全操作平台的结构形式,提高平台加工制作的效率,适用性高,并使得平台的安装拆卸更加简便,以此提高沉井井壁的整体施工效率;通过增大安全操作平台的覆盖面积,提高平台的安全性能,增大操作人员的作业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219941884U
公开(公告)日:2023-11-03
申请号:CN202321593070.3
申请日:2023-06-21
Applicant: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IPC: B01D2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一种高效储泥的双层平流沉淀池,包括沉淀池本体和储泥及配水功能的泥坑,沉淀池本体的中部固接有一隔板,隔板将沉淀池本体分为上沉淀池和下沉淀池;沉淀池本体的一侧为上穿孔花墙,隔板的自由端固接有一向下倾斜的导流板,导流板与上穿孔花墙的所在侧之间形成第一落水间隙;泥坑的中部固接有一防溅板,防溅板将泥坑分隔为第一区域和第二区域,第一区域位于第一落水间隙的下方;泥坑内设置有一吸泥管,吸泥管的端部固接有第一分管和第二分管,第一分管延伸至第一区域,第二分管延伸至第二区域。本申请提供的沉淀池能够减少泥坑内因初始排出污水水流下落对泥坑内稳定污泥的扰动和破坏,以此提升在初始排水阶段污泥重新回流的利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19164628U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222986091.3
申请日:2022-11-02
Applicant: 中交天津港湾工程研究院有限公司 , 中交第一航务工程局有限公司 , 中交一航局生态工程有限公司 , 天津港湾工程质量检测中心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基于北斗和5G的沉井施工可视化监控系统,属于建筑工程技术领域,其特征在于,包括:数据自动采集系统,通过北斗系统获取沉井结构数据和沉井周边数据;数据处理云平台,通过5G网络,接收数据自动采集系统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分析处理;客户端,通过5G网络,接收数据处理云平台的数据,并对数据进行显示和操作。本实用新型利用北斗系统、监测设备和5G网络,进行沉井制作和下沉过程中的位置和姿态、沉井周围地下水位、沉井周边土体深层水平位移、沉井周边建筑物变形和施工现场实时状况的自动监测,以可视化图片、影像等形式向相关人员提供沉井实时状态。(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