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7B
公开(公告)日:2022-05-31
申请号:CN202010901679.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衬套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衬套,包括外胶合件和内胶合件。外胶合件包括外管和外橡胶体,外橡胶体胶合在外管的内壁上。内胶合件包括中管、内管和内橡胶体,内管穿设在中管中,中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内橡胶体胶合在中管和内管之间,内橡胶体上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上凹槽的开口延伸至上通孔中,下凹槽的开口延伸至下通孔中。内胶合件嵌装在外胶合件中,且上凹槽与外胶合件的内壁围合形成上腔室,下凹槽与外胶合件的内壁围合形成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均装有封液。本发明提供的液压衬套,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能够实现阻尼功能,提供良好的减振和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8B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010927538.2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液压悬置结构及汽车,包括承载件、主簧、外管和底封板,所述承载件可伸缩地竖直插设在所述主簧内,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主簧上,所述底封板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主簧下端并与所述主簧边缘抵接,所述外管和所述主簧围合形成密封液室,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液压悬置结构,通过在承载件下端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将密封液室分为上、下液室;在振动时,液质通过流道在上、下液室之间流动,从而产生液压特性进行柔性减振,下压时因扰流板下降,液质由下液室流入上液室;反之,流入下液室,进而产生对应的阻尼,扰流板在密封液室中上下活动,因此形成的阻尼更大、滞后角峰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乘坐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8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27538.2
申请日:2020-09-0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车辆液压悬置结构及汽车,包括承载件、主簧、外管和底封板,所述承载件可伸缩地竖直插设在所述主簧内,所述外管套设在所述主簧上,所述底封板设置于所述外管内的主簧下端并与所述主簧边缘抵接,所述外管和所述主簧围合形成密封液室,本发明实施例的车辆液压悬置结构,通过在承载件下端设置扰流板,扰流板将密封液室分为上、下液室;在振动时,液质通过流道在上、下液室之间流动,从而产生液压特性进行柔性减振,下压时因扰流板下降,液质由下液室流入上液室;反之,流入下液室,进而产生对应的阻尼,扰流板在密封液室中上下活动,因此形成的阻尼更大、滞后角峰值更高,具有较好的乘坐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2128297A
公开(公告)日:2020-12-25
申请号:CN202010901679.7
申请日:2020-09-0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 柳州日高汽车减振技术有限责任公司
IPC: F16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减振衬套制造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液压衬套,包括外胶合件和内胶合件。外胶合件包括外管和外橡胶体,外橡胶体胶合在外管的内壁上。内胶合件包括中管、内管和内橡胶体,内管穿设在中管中,中管的管壁上开设有相对设置的上通孔和下通孔,内橡胶体胶合在中管和内管之间,内橡胶体上设有上凹槽和下凹槽,且上凹槽的开口延伸至上通孔中,下凹槽的开口延伸至下通孔中。内胶合件嵌装在外胶合件中,且上凹槽与外胶合件的内壁围合形成上腔室,下凹槽与外胶合件的内壁围合形成下腔室,上腔室与下腔室连通,上腔室和下腔室内均装有封液。本发明提供的液压衬套,结构简单,易于生产,能够实现阻尼功能,提供良好的减振和隔振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883199A
公开(公告)日:2022-01-04
申请号:CN202111083357.7
申请日:2021-09-15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减震组件和机动车,其中减震组件包括在车架附件的前支撑销轴与发动机罩的支架管套之间设置前衬套,所述前衬套包括轴套和衬套主体,所述轴套用以套设于所述前支撑销轴的外周侧,所述轴套与所述前支撑销轴抵接,所述衬套主体形成有安装孔,所述衬套主体套设于所述轴套的外周侧,所述衬套主体用以套设于所述支架管套内,本发明提供的技术方案中,通过采用将衬套主体套设在轴套上,当前衬套分别与支架管套和前支撑销轴相对转动发生撵磨时,所述衬套主体和所述轴套之间可以发生相对转动,使得所述前衬套不会产生较大碾磨,以解决现有的减震组件扭转变形产生较大碾磨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532A
公开(公告)日:2022-02-11
申请号:CN202111445901.8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安装结构,该前悬安装结构包括:前悬、支座和车架,其中支座为一体冲压成型件,包括前悬安装板和支座安装板两部分,分别连接于前悬和车架,并在前悬安装板和支座安装板上分别设置安装孔和减重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冲压件相比于传统的铸件更轻,且生产效率高,同时冲压的支座上还能够开设减重孔,既能够更好地达到减重的目的,并且能够平衡整个支座的受力承载,使支座受力均匀,并且冲压成型板在碰撞时受力变形,能够缓冲碰撞力,保护驾驶员,更容易通过商用车碰撞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08974149A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810941682.4
申请日:2018-08-17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橡胶减振驾驶室悬置装置,涉及汽车制造技术领域,包括有前悬置,前悬置设有前悬下支座,前悬下支座的上部压装有橡胶衬套,橡胶衬套通过销轴螺栓与前悬上支座连接;橡胶衬套具有内衬筒和外衬筒,内衬筒和外衬筒之间硫化连接有橡胶件,在橡胶件位于内衬筒的下方和上方处分别设有贯穿橡胶件的第一减振孔、第二减振孔,在前悬下支座上装有减振器,减振器一端铰接于前悬下支座下部,另一端套装于销轴螺栓上。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的隔振率好,振动频率较低,能够有效地吸收、隔离路面的振动激励,所得到的固有频率为2.5~3.9Hz,有效避开与人体不适应的振动频率范围,整车的平顺性指标达到甚至优于欧洲标杆。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272B
公开(公告)日:2023-03-24
申请号:CN202110828019.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7 , B62D33/073 , B62D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的悬置结构,涉及驾驶室翻转领域。驾驶室的悬置结构包括车架、驾驶室车身结构和液压翻转机构,驾驶室车身结构铰接在车架的上侧,液压翻转机构包括手动油泵、液压油缸和液压锁,液压油缸的一端与车架铰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驾驶室车身结构铰接,油泵与液压油缸之间连接有第一油路,以使液压油缸驱动驾驶室车身结构翻转;液压锁固定在驾驶室车身结构上,车架设有锁扣,在驾驶室车身结构平置时与液压锁锁止配合,油泵与液压锁之间连接有第二油路,第二油路沿驾驶室车身结构的轮廓延伸布置。第二油路与驾驶室车身结构随型设计,各种车型均可采用此形式在驾驶室上布置液压锁的油路,无需专门设计液压锁的油路,通用性更好。
-
公开(公告)号:CN114030532B
公开(公告)日:2023-03-10
申请号:CN202111445901.8
申请日:2021-11-30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车零部件领域,公开了一种卡车驾驶室前悬安装结构,该前悬安装结构包括:前悬、支座和车架,其中支座为一体冲压成型件,包括前悬安装板和支座安装板两部分,分别连接于前悬和车架,并在前悬安装板和支座安装板上分别设置安装孔和减重孔。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冲压件相比于传统的铸件更轻,且生产效率高,同时冲压的支座上还能够开设减重孔,既能够更好地达到减重的目的,并且能够平衡整个支座的受力承载,使支座受力均匀,并且冲压成型板在碰撞时受力变形,能够缓冲碰撞力,保护驾驶员,更容易通过商用车碰撞试验。
-
公开(公告)号:CN113511272A
公开(公告)日:2021-10-19
申请号:CN202110828019.5
申请日:2021-07-21
Applicant: 东风柳州汽车有限公司
IPC: B62D33/07 , B62D33/073 , B62D21/17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驾驶室的悬置结构,涉及驾驶室翻转领域。驾驶室的悬置结构包括车架、驾驶室车身结构和液压翻转机构,驾驶室车身结构铰接在车架的上侧,液压翻转机构包括手动油泵、液压油缸和液压锁,液压油缸的一端与车架铰接,液压油缸的另一端与驾驶室车身结构铰接,油泵与液压油缸之间连接有第一油路,以使液压油缸驱动驾驶室车身结构翻转;液压锁固定在驾驶室车身结构上,车架设有锁扣,在驾驶室车身结构平置时与液压锁锁止配合,油泵与液压锁之间连接有第二油路,第二油路沿驾驶室车身结构的轮廓延伸布置。第二油路与驾驶室车身结构随型设计,各种车型均可采用此形式在驾驶室上布置液压锁的油路,无需专门设计液压锁的油路,通用性更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