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隧道衬砌超高性能混凝土养护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844120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510083609.8

    申请日:2025-0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超高性能混凝土养护设备,涉及隧道衬砌混凝土养护技术领域,该装置包括隧道本体,隧道本体的内部设置有台架,台架的内侧固定连接有水箱,台架的顶部设置有用于使得水流能够均匀分布的喷洒组件,台架的外部设置有用于实现水资源回收和再利用的集水组件,集水组件的外部设置有吸水布条,通过在转动轴上安装三段洒水管,且形成弧形并与隧道本体的弧面配合,可以均匀喷洒,三段水管可以分别喷洒,可以实现对隧道衬砌弧面的精准养护,通过方形槽、辅助块、圆弧滑槽和不规则滑槽的配合使用,实现洒水管在喷洒的过程中摇摆,这种摇摆运动使得水流能够更均匀地分布在隧道本体壁面上,水分可以多次覆盖到同一区域。

    一种用于小型隧道内的管道安装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9412545A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411583134.0

    申请日:2024-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内管道施工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小型隧道内的管道安装设备,包括底座,在隧道内移动;夹持组件,包括移动座、两夹持件和调节件,底座顶端开设有滑槽,两移动座滑动连接在滑槽两端,两夹持件分别设置在两移动座顶端,用于夹持管道两端,调节件设置在底座内,用于调节两移动座之间的间距;辅助组件,包括辅助框和辅助夹持件,辅助框固定连接在底座顶端中部,辅助夹持件设置在辅助框内且与调节件传动连接,辅助夹持件用于辅助夹持管道;清理件,设置在任一夹持件上,用于清理管道外管壁。本发明适配小型隧道内管道的输送安装,实现对不同长度管道的稳定夹持,提高整体的安装效率。

    一种隧道衬砌设备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616533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411901660.7

    申请日:2024-12-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隧道衬砌技术领域,且公开了一种隧道衬砌设备,包括弧形滑板与底座,所述底座固定连接于弧形滑板的上表面,所述底座的顶部设置有驱动机构,所述驱动机构的顶部设置有围挡组件,所述围挡组件的外侧设置有搅拌组件,所述驱动机构包括对称固定连接于底座上表面的固定板一,所述固定板一的外壁上对称固定连接有驱动器,所述驱动器的上表面固定连接有液压杆,所述液压杆的顶端铰接有铰接块一,所述铰接块一内侧表面固定连接有固定板二。通过螺纹杆的转动带动混凝土在模具槽内反复移动,避免了静置的混凝土在磨具槽中出现分层的现象,通过矩形杆一对流动过程中的混凝土进行搅拌,提高了混凝土混合后的均匀度,保障了混凝土结块后的强度。

    一种基于图像处理的滑坡预测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8551178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804315.5

    申请日:2024-06-2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基于图像处理的滑坡预测方法及系统,拍摄和分析山体区域的遥感影像,得到山体区域的地表外在特征信息和土壤内在特征信息,以此标识山体区域存在的风险子区域,这样能够对山体区域进行大范围的地表和内在土壤状态识别,准确确定山体区域因植被和降雨作用而产生的潜在风险区域;还对风险子区域进行巡航探测,得到风险子区域的表层动态影像和内层动态信息,以此分析得到风险子区域得到表层和内层之间的相对位移变化数据,对风险子区域的土层运动进行准确识别;再基于相对位移变化数据,预测风险子区域发生滑坡事件对应的覆盖区域和滑坡运行方向,实现对滑坡区域的全范围和提前预测,提高山体滑坡预测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三位一体沿空留巷矸石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6053B

    公开(公告)日:2022-04-12

    申请号:CN202110992312.5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位一体矸石充填方法,包括传统的矸石充填系统,以及间隔布置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可以快速充填于矸石充填体与采空区顶板之间,尽快形成接顶,避免了接顶不及时造成的顶板、地表下沉,同时弹性气囊还可以对矸石充填体产生压缩作用,进一步减小矸石充填体的残余下沉;在此基础上,在间隔布置的弹性气囊之间设置有注砂系统,注砂系统可以使得前期矸石充填时,减小小粒径矸石的使用量,解决了矸石这种干式充填方法扬尘的问题,同时后期注入的细砂可以填充于矸石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小残余压缩造成的下沉。此外,上述充填系统依托于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实现了无煤柱开采,极大的提高了回采率,而沿空留巷挡墙又为充填系统提供支撑。

    三位一体沿空留巷矸石充填采矿法

    公开(公告)号:CN113586053A

    公开(公告)日:2021-11-02

    申请号:CN202110992312.5

    申请日:2021-08-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三位一体矸石充填方法,包括传统的矸石充填系统,以及间隔布置的弹性气囊,弹性气囊可以快速充填于矸石充填体与采空区顶板之间,尽快形成接顶,避免了接顶不及时造成的顶板、地表下沉,同时弹性气囊还可以对矸石充填体产生压缩作用,进一步减小矸石充填体的残余下沉;在此基础上,在间隔布置的弹性气囊之间设置有注砂系统,注砂系统可以使得前期矸石充填时,减小小粒径矸石的使用量,解决了矸石这种干式充填方法扬尘的问题,同时后期注入的细砂可以填充于矸石颗粒之间的空隙,减小残余压缩造成的下沉。此外,上述充填系统依托于沿空留巷,沿空留巷实现了无煤柱开采,极大的提高了回采率,而沿空留巷挡墙又为充填系统提供支撑。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