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数控装备实验模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613A

    公开(公告)日:2010-06-02

    申请号:CN200910193883.1

    申请日:200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装备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属于数控装备性能参数分析技术领域;它包括“自激励”输入,通过“自激励”对数控装备结构产生宽频带激励;在分析数控装备各部件激励响应敏感点的基础上,优化布置测试点;拾取各布置测试点的激励响应信号数据;对激励响应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再处理;基于峰值法对参考点和各响应点的激励响应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数控装备结构的动态特性参数。本发明突破了已有实验模态分析技术要求外加激励输入和对激励输入各种强制假设的缺陷,由于不需要外部激励,试验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一种数控装备实验模态分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18613B

    公开(公告)日:2012-08-22

    申请号:CN200910193883.1

    申请日:200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装备实验模态分析方法,属于数控装备性能参数分析技术领域;它包括“自激励”输入,通过“自激励”对数控装备结构产生宽频带激励;在分析数控装备各部件激励响应敏感点的基础上,优化布置测试点;拾取各布置测试点的激励响应信号数据;对激励响应信号数据进行采集;对采集数据进行分析再处理;基于峰值法对参考点和各响应点的激励响应信号数据进行处理,得出数控装备结构的动态特性参数。本发明突破了已有实验模态分析技术要求外加激励输入和对激励输入各种强制假设的缺陷,由于不需要外部激励,试验成本可以大大降低。

    一种机床螺栓连接处应力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65717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408532.9

    申请日:2014-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机床螺栓连接处应力检测方法,包含五个步骤,步骤S1为器材准备,包括准备温度补偿块和测试应变的静态应变测试仪;步骤S2为测试准备,包括对螺栓连接处和所述温度补偿块的表面进行平整化以及清洁处理,黏贴应变花以及焊接引脚;步骤S3为仪器连接和参数设置,包括将通过引脚连接应变花的导线连接到静态应变测试仪上,将静态应变测试仪的接地端接地和将测试端连接计算机,以及设置静态应变仪的参数;步骤S4为应变检测;步骤S5为数据处理。本发明方法操作简单易行,可适用于现场,对环境要求低,并且准确度较高,可适用于满足弹塑性理论的材料的应力检测。

    一种机床动态精度的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050317A

    公开(公告)日:2014-09-17

    申请号:CN201410253550.4

    申请日:2014-06-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机床动态精度的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S1利用三维建模软件建立机床三维实体模型;S2利用S1中所述三维实体模型分别建立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模型;S3对S2中得到的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模型进行优化,直到有限元模型和动力学模型的仿真结果与实验测试一致;S4将S3中有限元模型输入到S3中动力学模型中,得到优化的动力学模型;S5在S4中得到的优化的动力学模型中,以实际的不同加工状态下的参数为输入,进行仿真,得到不同加工状态下动态精度。利用该方法获取机床动态精度简便易行,经济可靠。

    对数控机械加工设备的模态分析测点执行布置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6424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412810.4

    申请日:2011-12-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对数控机械加工设备的实验模态分析测点执行布置优化的方法,包括:(1)通过有限元仿真,获得设备的整体结构模态振型及相应的模态振型矩阵;(2)利用整体结构模态振型,确定并选取设备的模态振型敏感部件及其相应的振型矩阵;(3)从模态振型敏感部件中选取其表面可测节点,并将这些表面可测节点作为布置优化的对象;(4)使用有效独立法,对表面可测节点进行迭代剔除;以及(5)采用香农采样定理,对模态振型敏感部件执行线性化均匀布点。通过本发明,可以克服现有模态测试效率低、时间长等方面不足,并能够在保证数控机床结构模态测试中固有频率和振型辨识前提下,优化测点数目及测点位置,提高测试效率。

    基于空运行激励的数控机床模态比例因子获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564787B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110448773.2

    申请日:201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空运行激励的数控机床模态比例因子获取方法,包括以下步骤:生成机床加速度的二值随机序列,并根据二值随机序列生成机床的空运行数控代码,计算二值随机惯性激励力序列的自功率谱GXX(jω),执行空运行数控代码,以测量机床的响应信号并计算响应信号的互功率谱矩阵,根据响应信号的互功率谱矩阵利用最小二乘复频域法计算系统极点λ1...N和以及模态振型向量ψ1...N和根据自功率谱[GXX(jω)]、系统极点λ1...N和以及模态振型向量ψ1...N和计算机床结构的模态比例因子。本发明能够估计激励序列的能量大小,继而从机床测点间的互功率谱矩阵中获取模态比例因子。

    一种数控机床在机检测测头及检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2501136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303424.1

    申请日:2011-1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在机检测头,包括测杆和用于引导测杆作竖直直线运动的导向机构,测杆顶部设有弹性复位机构,其特征在于,靠近测杆处设有直线位移传感器。本发明还公开了应用上述测头的检测系统,包括依次电连接的测头、信号采集电路和控制中心,数控系统执行测量程序,控制机床的伺服系统带动测头进行测量,每次测得的点的坐标及时传递回检测系统,当模型检测完毕后,检测系统对测量数据进行误差补偿,对修正后的数据经过相应的运算可以计算出所测工件的空间位姿和形状信息,利用所得结果指导工件的定位和加工修正,能够大大的节约辅助加工时间,降低工件报废率。

    一种大型数控机床工艺可靠性的评估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04580A

    公开(公告)日:2010-08-18

    申请号:CN201010134054.9

    申请日:2010-03-29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大型数控机床工艺可靠性的评估方法,通过结构综合动刚度实验获得大型数控机床的频响函数曲线,采用非线性最小二乘法经曲线拟合辨识出动力学参数,通过切削力实验识别切削力动态模型的加工工艺参数,建立数控机床切削加工过程的非线性动力学模型,进而利用随机抽样法仿真刀具加工运动轨迹并计算失效点数目,求解工艺可靠性概率。本发明能够根据大型数控机床当前的结构特性、加工工艺特性和加工工况准确评估数控机床的工艺可靠性,提高了工艺可靠性评估的准确性和高效性,为解决大型数控机床在线可靠性评估提供了一种新的方法。

    一种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刀具破损监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324139B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310225106.7

    申请日:2013-06-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数控机床铣削加工刀具破损监测方法,该方法通过获取机床主轴电机电流信号,预处理后经过奇异谱分析与特征值提取过程,建立刀具破损监测模型,实现对刀具破损状态的监测,达到通过电流信号预测刀具破损的目的。本发明采用电流信号作为监测信号,具有信号获取容易,传感器成本低,安装方便等特点,奇异谱分解可以有效提取信号中与刀具状态相关的成分,并且奇异谱是基于信号内部结构的分解方法,计算速度快,节省时间;特征值是基于统计方法方差进行提取,可以有效反应刀具破损状态,并且也具有计算速度快的特点;支持向量机在小样本、非线性模式识别中表现出许多特有的优势,识别准备率较高。

    一种基于有限测试点的构件残余应力场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848969A

    公开(公告)日:2015-08-19

    申请号:CN201510262690.2

    申请日:2015-05-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限测试点的构件残余应力场的预测方法,包括:1、结构离散化;2、单元节点进行分类,建立位移形函数矩阵、单元应力函数矩阵,然后求解单元矩阵;3、根据单元矩阵,建立应力形质点残余应力向量列阵、整体节点载荷列阵、求解整体矩阵;4、根据整体矩阵的秩确定实验测试点个数、分布及测试;5、根据所测残余应力实验结果,作为残余应力边界条件,求得所有应力形质点残余应力;6、根据应力形质点残余应力和单元应力函数矩阵,求解到非应力形质点残余应力,从而可得构件的残余应力场。本发明可精确预测构件的残余应力,而且不受构件材料结构形状的限制,尤其在未知构件制造工艺以及复杂构件残余应力预测具有明显优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