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3764267A
公开(公告)日:2014-04-30
申请号:CN201280042265.7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10 , B01F3/06 , B01F9/001 , B01F9/0016 , B01F9/06 , B01F2003/063 , B01J2/12 , B01J2/18 , B01J8/002 , B01J8/008 , B01J8/085 , B01J8/087 , B01J8/16 , B01J19/28 , B01J2208/00752 , B01J2208/00761 , B01J2208/00858 , B01J2219/00761
Abstract: 粉体搅拌装置包含反应容器以及旋转驱动装置。反应容器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壁以及一对端面壁。在外周壁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设有端面壁。反应容器以外周壁的轴心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隔热盖内。外周壁具有关于该轴心而旋转对称的内周面。在粉体处理时,粉体容纳在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利用旋转驱动装置而绕通过外周壁轴心的旋转轴旋转。在该状态下,对反应容器内供给处理气体。另外,排出反应容器内的处理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778B
公开(公告)日:2012-10-03
申请号:CN200780038250.2
申请日:2007-10-12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是对聚烯烃类树脂进行氟处理得到的,其特征在于,与非水溶剂电解液的接触角在40°以下,同时切断温度在170℃以下。另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多层隔板包含多层,上述多层中的至少1层包含前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上述隔板是兼具良好的电解液体保持性和适度的切断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
-
公开(公告)号:CN102482790A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1080039767.5
申请日:2010-09-02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5/02 , C23F2213/30
Abstract: 电解装置具有电解槽、加热器以及送风机。在电解槽中收纳电解浴。加热器在与电解槽电气地绝缘的状态下设置于电解槽。同样地送风机在与电解槽电气地绝缘的状态下设置于电解槽。通过接通加热器,电解槽的温度上升。此外,通过断开加热器并接通送风机,电解槽的温度下降。通过切换加热器以及送风机的接通以及断开而将电解槽的温度保持为一定。
-
公开(公告)号:CN105236084A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510565014.2
申请日:2012-08-28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8/10 , B01F3/06 , B01F9/001 , B01F9/0016 , B01F9/06 , B01F2003/063 , B01J2/12 , B01J2/18 , B01J8/002 , B01J8/008 , B01J8/085 , B01J8/087 , B01J8/16 , B01J19/28 , B01J2208/00752 , B01J2208/00761 , B01J2208/00858 , B01J2219/00761
Abstract: 粉体搅拌装置包含反应容器以及旋转驱动装置。反应容器具有圆筒形状的外周壁以及一对端面壁。在外周壁的一端以及另一端分别设有端面壁。反应容器以外周壁的轴心与水平方向平行的方式配置于隔热盖内。外周壁具有关于该轴心而旋转对称的内周面。在粉体处理时,粉体容纳在反应容器内,反应容器利用旋转驱动装置而绕通过外周壁轴心的旋转轴旋转。在该状态下,对反应容器内供给处理气体。另外,排出反应容器内的处理气体。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693A
公开(公告)日:2008-11-05
申请号:CN200680041102.1
申请日:2006-10-0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SEI株式会社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高容量化且维持高放电电压、而且能够反复大电流充放电的高输出功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和浸渍有该电极组的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所述电极组通过介由合成树脂制的隔板层压或卷绕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来形成,该负极材料层含有能够包藏、释放锂离子的材料,该正极材料层含有含锂离子金属氧化物,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上述正极材料层以经氟处理的含锂金属氧化物为主剂,而且,上述隔板具有亲水基。上述正极材料优选含有由LiNixCoyMnzO2形成的主剂,其中,0.4≤x≤1、0≤y≤0.2、0≤z≤0.2、x+y+z=1。
-
公开(公告)号:CN101300693B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0680041102.1
申请日:2006-10-06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SEI株式会社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10/0525 , H01M2/16 , H01M4/131 , H01M4/1315 , H01M4/1391 , H01M4/505 , H01M4/525 , H01M4/625 , H01M10/058
Abstract: 本发明获得高容量化且维持高放电电压、而且能够反复大电流充放电的高输出功率的锂离子二次电池。所述锂离子二次电池,具备电极组和浸渍有该电极组的含有锂盐的非水电解液,所述电极组通过介由合成树脂制的隔板层压或卷绕负极材料层和正极材料层来形成,该负极材料层含有能够包藏、释放锂离子的材料,该正极材料层含有含锂离子金属氧化物,该锂离子二次电池的特征在于,上述正极材料层以经氟处理的含锂金属氧化物为主剂,而且,上述隔板具有亲水基。上述正极材料优选含有由LiNixCoyMnzO2形成的主剂,其中,0.4≤x≤1、0≤y≤0.2、0≤z≤0.2、x+y+z=1。
-
公开(公告)号:CN101777653A
公开(公告)日:2010-07-14
申请号:CN201010002050.5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SEI株式会社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 , C01G51/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时使工作电压或容量的降低比以往减少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上述复合氧化物的TLC降低率为20-60%。优选上述复合氧化物的粒径为0.5-100μm,并被氟化。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包含使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氟化的步骤,其中上述复合氧化物的粒径为0.5-100μm,上述氟化步骤使上述复合氧化物在反应容器内进行氟化,且在氟气分压1-200kPa、反应时间10分钟-10天、反应温度-10℃至200℃的条件下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1663778A
公开(公告)日:2010-03-03
申请号:CN200780038250.2
申请日:2007-10-12
IPC: H01M2/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2/1653
Abstract: 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是对聚烯烃类树脂进行氟处理得到的,其特征在于,与非水溶剂电解液的接触角在40°以下,同时切断温度在170℃以下。另外,本发明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多层隔板包含多层,上述多层中的至少1层包含前述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上述隔板是兼具良好的电解液体保持性和适度的切断性的非水电解质二次电池用隔板。
-
公开(公告)号:CN101147283A
公开(公告)日:2008-03-19
申请号:CN200680009815.X
申请日:2006-03-31
Applicant: 东洋炭素株式会社 , SEI株式会社 , 日本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4/582 , C01G51/42 , C01G53/50 , C01P2002/52 , C01P2002/54 , C01P2004/61 , C01P2004/62 , C01P2006/40 , H01M4/02 , H01M4/131 , H01M2004/021 , H01M2004/0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用于锂离子二次电池中时使工作电压或容量的降低比以往减少的正极活性物质及其制备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正极活性物质含有锂与过渡金属的复合氧化物,上述复合氧化物的TLC降低率为20-60%。优选上述复合氧化物的粒径为0.5-100μm,并被氟化。该正极活性物质的制备方法包含使正极活性物质进行氟化的步骤,其中上述复合氧化物的粒径为0.5-100μm,上述氟化步骤使上述复合氧化物在反应容器内进行氟化,且在氟气分压1-200kPa、反应时间10分钟-10天、反应温度-10℃至200℃的条件下进行。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