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光斑快速捕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72530A

    公开(公告)日:2021-10-29

    申请号:CN202110851739.3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光斑快速捕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确定扫描不确定区域,将其划分为多个等步长的螺旋扫描子区域,每个扫描子区域的中心点为一个螺旋点;规划压电陶瓷偏摆镜(PZT)在扫描子区域内的扫描路径,控制PZT对该扫描子区域进行精扫描,如捕捉到光斑,则扫描结束;如该扫描子区域已扫描完毕,仍未捕捉到光斑,则控制电机按等步长螺旋扫描线走点至下一个扫描子区域的中心点,进行粗扫描,如电机走点后捕获到光斑,则扫描结束;如未捕捉到光斑,则规划PZT在当前扫描子区域内的扫描路径,控制PZT对该扫描子区域进行精扫描,如此反复,直至捕捉到光斑或电机完成全部螺旋走点。该方法具有扫描捕获快时间短,扫描捕获概率大的特点。

    并行帧同步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32371B

    公开(公告)日:2023-04-21

    申请号:CN202011384076.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帧同步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方法包括:S1,将接收数据转换为第一并行数据;S2,对第一并行数据的每一列数据通过第一算法完成帧同步处理,包括:参数设置步骤;搜索态检测步骤,在列数据上滑动N个并行窗口后,当检测到帧同步码组时,进入校核态检测步骤;校核态检测步骤,在列数据上滑动N个并行窗口后,当检测到帧同步码组时,T1=T1+1,若T1达到第一连续检测帧数,进入同步态检测步骤;同步态检测步骤,在列数据上滑动N个并行窗口后,当检测到帧同步码组时,T2=T2+1,若T2达到第二连续检测帧数,完成帧同步。并行窗口滑动检测结合三态帧同步转换,提高通信速率、保证可靠性。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接收端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64769A

    公开(公告)日:2021-03-26

    申请号:CN202011383972.5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接收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方法包括:发射:A,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收发并口数量;B,按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C,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交织、加扰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送第一串行数据;接收:S1,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接收端时钟频率和接收处理器收发并口数量;S2,按收发并口数量对接收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二并行数据;S3,对第二并行数据进行解扰、解交织、译码后串并转换为第二串行数据。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使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可实现万兆级比特率通信。

    一种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前馈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70403B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111346355.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前馈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获取双星轨道信息,根据探测相机实时反馈信息获取光斑质心位置信息;若光斑质心在精跟踪窗内,则根据质心脱靶量计算精瞄机构跟踪量,若光斑质心在精跟踪窗外,则根据质心脱靶量计算粗瞄机构跟踪量;根据跟踪系统的响应控制带宽和卫星间相对运动速度,计算考虑系统时延下由卫星相对运动造成的跟踪误差,得到前馈跟踪补偿量;若前馈跟踪补偿量大于粗瞄机构控制精度,则将前馈补偿量与粗瞄机构跟踪量相加,若前馈跟踪补偿量小于粗瞄机构控制精度,则将前馈补偿量与精瞄机构跟踪量相加,得到跟踪角度控制量。本方法有效提升了跟踪控制精度,提高了激光星间链路稳态跟踪能力。

    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光斑快速捕获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572530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110851739.3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星载激光通信终端的光斑快速捕获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确定扫描不确定区域,将其划分为多个等步长的螺旋扫描子区域,每个扫描子区域的中心点为一个螺旋点;规划压电陶瓷偏摆镜(PZT)在扫描子区域内的扫描路径,控制PZT对该扫描子区域进行精扫描,如捕捉到光斑,则扫描结束;如该扫描子区域已扫描完毕,仍未捕捉到光斑,则控制电机按等步长螺旋扫描线走点至下一个扫描子区域的中心点,进行粗扫描,如电机走点后捕获到光斑,则扫描结束;如未捕捉到光斑,则规划PZT在当前扫描子区域内的扫描路径,控制PZT对该扫描子区域进行精扫描,如此反复,直至捕捉到光斑或电机完成全部螺旋走点。该方法具有扫描捕获快时间短,扫描捕获概率大的特点。

    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64769B

    公开(公告)日:2022-08-26

    申请号:CN202011383972.5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速率分级调节的低轨卫星高速通信方法、发射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方法包括:发射:A,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发射端时钟频率和发射处理器收发并口数量;B,按收发并口数量对待发送数据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并行数据;C,对第一并行数据进行编码、交织、加扰后进行串并转换获得第一串行数据,发送第一串行数据。据目标传输速率设置时钟频率和收发并口数量,使信号传输速率可调节,可实现万兆级比特率通信。

    一种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前馈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070403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346355.2

    申请日:2021-11-1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前馈跟踪控制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获取双星轨道信息,根据探测相机实时反馈信息获取光斑质心位置信息;若光斑质心在精跟踪窗内,则根据质心脱靶量计算精瞄机构跟踪量,若光斑质心在精跟踪窗外,则根据质心脱靶量计算粗瞄机构跟踪量;根据跟踪系统的响应控制带宽和卫星间相对运动速度,计算考虑系统时延下由卫星相对运动造成的跟踪误差,得到前馈跟踪补偿量;若前馈跟踪补偿量大于粗瞄机构控制精度,则将前馈补偿量与粗瞄机构跟踪量相加,若前馈跟踪补偿量小于粗瞄机构控制精度,则将前馈补偿量与精瞄机构跟踪量相加,得到跟踪角度控制量。本方法有效提升了跟踪控制精度,提高了激光星间链路稳态跟踪能力。

    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的高精度瞄准指向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3641182A

    公开(公告)日:2021-11-12

    申请号:CN202110850342.2

    申请日:2021-07-27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星间激光通信系统的高精度瞄准指向方法及系统。该方法为获取双星轨道信息,得到双星在近焦点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再将近焦点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转换到赤道坐标系下,再将双星在赤道坐标系下的位置向量进行矢量相减,得出星间瞄准矢量;并将星间瞄准矢量由赤道坐标系转换到卫星轨道坐标系,计算得到卫星轨道瞄准角度,计算瞄准角度补偿量;将星间瞄准矢量从卫星轨道坐标系转换到卫星平台坐标系再转换到终端坐标系;计算星间初始瞄准角度,将星间初始瞄准角度与瞄准角度补偿量相加,得到星间瞄准指向角度。本方法有效提高了瞄准指向精度,提升了星间激光通信系统快速建链/复链效率。

    并行帧同步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532371A

    公开(公告)日:2021-03-19

    申请号:CN202011384076.0

    申请日:2020-1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并行帧同步方法、发送端、接收端及低轨卫星通信系统。方法包括:S1,将接收数据转换为第一并行数据;S2,对第一并行数据的每一列数据通过第一算法完成帧同步处理,包括:参数设置步骤;搜索态检测步骤,在列数据上滑动N个并行窗口后,当检测到帧同步码组时,进入校核态检测步骤;校核态检测步骤,在列数据上滑动N个并行窗口后,当检测到帧同步码组时,T1=T1+1,若T1达到第一连续检测帧数,进入同步态检测步骤;同步态检测步骤,在列数据上滑动N个并行窗口后,当检测到帧同步码组时,T2=T2+1,若T2达到第二连续检测帧数,完成帧同步。并行窗口滑动检测结合三态帧同步转换,提高通信速率、保证可靠性。

    一种电机散热机壳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4959043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1334839.0

    申请日:2021-06-1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了一种电机散热机壳,包括筒状的两端开口的机壳本体、以及分别安装在机壳本体两端的两个端盖,两个端盖和机壳本体围合形成安装腔,电机定子安装于安装腔内;机壳本体具有周向间隔分布的沿机壳本体轴向贯穿设置的若干空腔,两个端盖分别将空腔两端的端口封闭,空腔中填充有导热介质。本实用新型在机壳本体的空腔内填充导热介质,电机定子的热量传导至与机壳本体接触的部位,再传导至导热介质,再由导热介质将电机定子的热量通过机壳本体向外周进行散热,可实现更高效率的传导散热;而且当两个端盖与相关设备散热接口大面积接触时,还可进一步提高电机的散热性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