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364414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410796514.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故障预警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设备监测领域。首先采集二次设备的多个温度值并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温度采样值样本,然后通过训练迭代算法预测下一时刻或未来短期时刻内的二次设备温度值,当预测的温度值异常时进行故障预警。本发明提出的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故障预警监测方法避免了复杂的预测模型构建,无需大量的历史数据调取,并且通过数据迭代的方式从二次设备自身的历史数据中寻找规律进而进行预测,避免了二次设备相关数据的解耦,容易应用于实际的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故障预警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364414A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2410796514.6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18/2433 , G06F18/15 , G06F18/214 , G06Q10/20 , G06Q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故障预警监测方法及系统,属于电力设备监测领域。首先采集二次设备的多个温度值并进行归一化得到归一化后的温度采样值样本,然后通过训练迭代算法预测下一时刻或未来短期时刻内的二次设备温度值,当预测的温度值异常时进行故障预警。本发明提出的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故障预警监测方法避免了复杂的预测模型构建,无需大量的历史数据调取,并且通过数据迭代的方式从二次设备自身的历史数据中寻找规律进而进行预测,避免了二次设备相关数据的解耦,容易应用于实际的电力系统二次设备故障预警中。
-
公开(公告)号:CN112330020B
公开(公告)日:2022-12-23
申请号:CN202011222302.5
申请日:2020-11-05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董文杰 , 方正基 , 周前 , 张金鑫 , 李天赋 , 孙英英 , 田志强 , 曲明辉 , 靳力 , 姜贵询 , 郭凯强 , 张志禄 , 于浩 , 赵友国 , 邓颖奇 , 王常进 , 刘刚 , 杜春艳 , 李盼盼 , 张琦 , 马云飞 , 刘志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方法,包括:建立电‑气综合能源系统协同优化运行模型,随机生成粒子位置和运动速度;计算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决策变量;根据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决策变量进行能量流计算;计算粒子的适应度,更新粒子最优位置与速度;循环迭代,达到设定最大迭代次数时结束运算。本发明通过电‑气综合能源系统的能量流计算与粒子群算法的结合实现了复杂网络约束优化问题的求解,增强了电‑气综合能源系统调度与规划方法的可行性与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081955A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10964338.3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处理领域,公开了一种用于综合供能系统的分层分布式故障处理系统,包括安装在厂区内每台热泵空调主机上的信息登记模块,信息登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信息传输模块,信息传输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故障影响评估模块,故障影响评估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故障响应策略选择模块,故障响应策略选择模块的输出端连接有多能转供模块。本发明信息登记模块的设置,能够在热泵空调机组上记录热泵空调的信息,进而能够在热泵空调发生故障的时候,将这些设备信息通过信息传输模块传输给故障影响评估模块,以计算发生故障的热泵空调故障影响评价指标,进而能够将热泵空调故障产生的影响量化。
-
公开(公告)号:CN105553083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117872.5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备自投压板投退集合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步骤一,通过追踪备自投备用母线的方法确定路径上的设备与备自投备用母线之间的映射关系;步骤二,将故障引起备自投动作后出现过载的支路的设备所关联的备自投备用母线集合{A}与被故障引起动作的备自投集合{B}取交集,确定最终的投退备自投以消除本支路的过载。本发明能够建立过载设备与备自投备用母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从交集集合{C}中选取退出的备自投,可保证退出备自投一定能够对消除设备过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效率高以及消除设备过载效果明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553083A
公开(公告)日:2016-05-04
申请号:CN201610117872.5
申请日:2016-03-02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9/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2J9/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备自投压板投退集合确定方法,主要包括:步骤一,通过追踪备自投备用母线的方法确定路径上的设备与备自投备用母线之间的映射关系;步骤二,将故障引起备自投动作后出现过载的支路的设备所关联的备自投备用母线集合{A}与被故障引起动作的备自投集合{B}取交集,确定最终的投退备自投以消除本支路的过载。本发明能够建立过载设备与备自投备用母线之间的映射关系,并且从交集集合{C}中选取退出的备自投,可保证退出备自投一定能够对消除设备过载起到积极作用,因此本发明具有计算量小、效率高以及消除设备过载效果明显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674B
公开(公告)日:2025-04-11
申请号:CN202410911410.5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网保护信息监视控制方法及系统,应用于配电网的三级通讯结构,所述三级通讯结构包括配网子站、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和上级保护监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创建保护命令交换区,所述保护命令交换区设有安全过滤机制;S2:进行配网子站的配置初始化,上级保护监控系统和本地保护监控系统自动召唤配网子站的配置信息;S3:所述上级保护监控系统与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定时自动向各配网子站发送总召唤命令;S4:所述上级保护监控系统定时向所述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发送对时命令,本方法降低了上级保护监控系统与配网子站间的通讯难度,对配电网通讯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889674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911410.5
申请日:2024-07-09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2J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力系统自动化技术领域,尤其涉及配电网保护信息监视控制方法及系统,应用于配电网的三级通讯结构,所述三级通讯结构包括配网子站、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和上级保护监控系统,包括以下步骤:S1:在所述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创建保护命令交换区,所述保护命令交换区设有安全过滤机制;S2:进行配网子站的配置初始化,上级保护监控系统和本地保护监控系统自动召唤配网子站的配置信息;S3:所述上级保护监控系统与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定时自动向各配网子站发送总召唤命令;S4:所述上级保护监控系统定时向所述本地保护监控系统发送对时命令,本方法降低了上级保护监控系统与配网子站间的通讯难度,对配电网通讯的安全起到保障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18916069B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419248.1
申请日:2024-10-12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IPC: G06F8/70 , G06F16/16 , G06F16/17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基于DevOps平台自动实现增量代码走查系统及增量代码走查方法,属于代码走查技术领域,所述增量代码走查系统包括DevOps平台、web服务器、文件服务器、SonarQube代码质量分析模块和Jenkins服务器;Jenkins服务器将DevOps平台、web服务器、文件服务器、SonarQube代码质量分析模块集成起来,然后通过Jenkins流水线和脚本文件来实现增量代码走查。本发明能够通过走查人员与前端页面交互,在有效简化代码走查工作流程的同时,实现任意范围的代码走查覆盖,结合自动化静态扫描,从根本上提高代码走查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15062878B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0995516.9
申请日:2022-08-19
Applicant: 东方电子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数据分析预测领域,具体公开了一种用于综合能源系统的优化调度系统,包括日前预数据读取模块、优化模型计算模块、负荷越线判别模块、完成数据修正单元和削锋需求处理模块;本发明通过削锋需求处理模块在负荷越线判别模块判别总负荷产生越线后,将获得负荷越线判别模块给出的园区最小越线情况得到园区总电负荷削峰需求数据、园区总热负荷上调需求数据、单用户电负荷削峰需求数据以及热负荷上调需求数据,并经完成数据修正单元将修正获得最终数值,通过与各周期内最低越线时的数据比对,降低最小越线情况产生时的削峰需求误差,进而通过比对数据作为参考,用以调整对应优化模型的优化调度计划。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