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31813A

    公开(公告)日:2015-11-11

    申请号:CN201510430828.5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包括:主控处理器电路、多路复用器及分别连接于多路复用器输出端的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第四输出通道,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对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处理并产生通道选择信号,用于控制多路复用器的选通,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还根据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和外部输入的幅度控制信号产生原始通道刺激小信号,所述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还包括刺激电路驱动级和H型桥,所述刺激电路驱动级包括压控电流源和互补型电流源,所述互补型电流源包括镜像电流源和镜像电流漏。本发明用于使用功能电刺激治疗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相关的科研和临床实验中。

    基于肌电信号通信机理的瘫痪肢体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82469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342507.6

    申请日:2012-09-1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肌电信号通信机理的瘫痪肢体功能重建方法及其装置。该重建装置包括探测电极阵列、信号处理电路、通信信道、激励生成电路和刺激电极阵列。所述的探测电极阵列采用多个探测电极和一个共用参考电极的单端形式,或采用两两配对的差动形式。本发明具有电路简单、器件体积小、功耗低、成本低、有利于推广应用的特点,可用于任何需要动作功能重建的场合,包括脊髓损伤的瘫痪病人动作功能重建,中风导致的偏瘫病人动作功能重建,健康人的动作训练等等。

    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5031813B

    公开(公告)日:2017-06-16

    申请号:CN201510430828.5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包括:主控处理器电路、多路复用器及分别连接于多路复用器输出端的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第四输出通道,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对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处理并产生通道选择信号,用于控制多路复用器的选通,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还根据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和外部输入的幅度控制信号产生原始通道刺激小信号,所述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还包括刺激电路驱动级和H型桥,所述刺激电路驱动级包括压控电流源和互补型电流源,所述互补型电流源包括镜像电流源和镜像电流漏。本发明用于使用功能电刺激治疗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相关的科研和临床实验中。

    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4815370U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520533557.1

    申请日:2015-07-21

    Abstract: 一种基于互补型电流源和时分复用输出的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包括:主控处理器电路、多路复用器及分别连接于多路复用器输出端的第一输出通道、第二输出通道、第三输出通道、第四输出通道,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对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处理并产生通道选择信号,用于控制多路复用器的选通,所述主控处理器电路还根据外部输入的触发通道信号和外部输入的幅度控制信号产生原始通道刺激小信号,所述四通道功能电刺激装置还包括刺激电路驱动级和H型桥,所述刺激电路驱动级包括压控电流源和互补型电流源,所述互补型电流源包括镜像电流源和镜像电流漏。本实用新型用于使用功能电刺激治疗瘫痪患者肢体运动功能重建相关的科研和临床实验中。

    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及监测评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38864B

    公开(公告)日:2013-09-18

    申请号:CN201110067367.1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针灸针通过电针仪,对一条经络上的一个穴位进行刺激时,将在经络上产生电响应波形,对该波形进行探测、放大和滤波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计算出响应波形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以该电荷量的大小作为针灸治疗效果的评价,并且电荷量大小与评价效果成正比。监测评价装置,包含激励部分与监测评价部分,激励部分用于实施针灸治疗并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监测评价部分用于采集由激励部分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最终计算出用于评价治疗效果的响应信号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

    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及监测评价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2138864A

    公开(公告)日:2011-08-03

    申请号:CN201110067367.1

    申请日:2011-03-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一种针灸治疗效果的监测评价方法,针灸针通过电针仪,对一条经络上的一个穴位进行刺激时,将在经络上产生电响应波形,对该波形进行探测、放大和滤波处理后转化为数字信号,通过数字信号处理算法,计算出响应波形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以该电荷量的大小作为针灸治疗效果的评价,并且电荷量大小与评价效果成正比。监测评价装置,包含激励部分与监测评价部分,激励部分用于实施针灸治疗并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监测评价部分用于采集由激励部分在经络上产生的响应信号,最终计算出用于评价治疗效果的响应信号中所含有的总电荷量。

    基于神经信号再生的生物感觉传递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16550A

    公开(公告)日:2010-09-01

    申请号:CN201010128031.7

    申请日:2010-03-1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神经信号再生的生物感觉传递及控制方法,该方法将近端神经电极从近端生物体的不同神经上探测的感觉神经信号和运动神经信号经过包括放大、滤波、A/D转换在内的近端信号处理电路后输入计算机,然后通过通信传输至远端,经过包括单片机、D/A转换、激励电路在内的远端信号处理电路转换成电流信号并通过远端神经电极施加于至少另一生物体的对应相同神经上,分别重建出近端生物体上的感觉神经信号和运动神经信号,使远端生物体获得相同的感觉,或者在重建运动神经信号的作用下,控制远端生物体肌肉产生相应的动作,实现不同生物体之间感觉的传递与不同生物体之间运动的控制。

    脊髓神经信号长期探测与激励电极的定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703398A

    公开(公告)日:2010-05-12

    申请号:CN200910185419.8

    申请日:2009-11-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脊髓神经信号长期探测与激励电极的定位方法:步骤a:采用专用的骨钻在脊椎骨上钻出按要求分布的孔,步骤b:利用微电极推进器将针灸电极通过各开孔插至待探测或激励的脊髓神经上,步骤c:在插入了针灸电极的孔中再插入圆锥形的牙胶尖,使针灸电极得到固定。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方法创伤小,操作简单,使用灵活且能实现任意要求的三维电极分布,电极截短后可大体与骨表面平,以便于掩埋在皮肤下,既不受碰撞,不损伤皮肤,也不损伤电极本身,安全可靠。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