具有非互易透射相位的新型电磁超表面

    公开(公告)号:CN114421171A

    公开(公告)日:2022-04-29

    申请号:CN202210103872.5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具有非互易透射相位的新型电磁超表面,其是由集成了有源器件(如射频放大器,射频增益模块等)的单元排列而成,单元通过将有源器件集成于一对威尔金斯功分器中使单元具备了非互易的透射相位特性。通过设计每个单元的透射相位即可使超表面具有非互易的透射相位,并可任意设计不同的非互易功能,如非互易的能量传输、非互易的波束方向调控,非互易的波束聚焦等。本发明具有易于设计、低剖面、低成本、高集成度、功能可定制等优点,在高性能天线、电磁收发系统等领域有重要的应用前景。

    一种幅度相位独立可调且低反射的透射阵列天线单元

    公开(公告)号:CN114498078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11940.2

    申请日:2022-0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微波段的幅度相位独立可调且低反射的透射阵列天线单元;该单元主要包括接收天线,信息处理层以及发射天线三个部分。信息处理层利用电磁波的分解与叠加原理,将分解后的电磁波进行相位变换之后叠加,即可实现任意幅度和相位的透射系数,从而不需要大量的参数扫描和优化,简化设计过程。本发明具有低剖面、低反射和易于设计、易于加工等优点,可用于实现低剖面的二维波束偏折,多波束出射天线等。将来可以将FPGA等硬件相结合,实现低剖面的波束扫描,新型毫米波无线通信系统等应用。

    一种可调谐的等离激元激发装置和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410805A

    公开(公告)日:2024-01-16

    申请号:CN202311351649.3

    申请日:2023-10-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可调谐的等离激元激发装置,包括发射阴极、复合金属光栅、等离激元输出装置和收集极;发射阴极和收集极分别位于复合金属光栅两端的上表面,收集极用于接收发射阴极发射的电子束;等离激元输出装置位于发射阴极和收集极之间,且与复合金属光栅靠近收集极的一端相接,用于引导金属光栅表面的等离激元输出;复合金属光栅包括金属基板和若干个周期排列设置的矩形金属板,每个矩形金属板均与金属基板相互垂直,每个矩形金属板远离金属基板一端的均连接有金属盖板,金属盖板的一端与矩形金属板的一端相连接,另一端与相邻的矩形金属板存在间隔。本发明中的激发装置具有结构简单、互作用效率高、损耗低、耦合强度大和可调谐的优点。

    一种用于降低低频散射的吸波体

    公开(公告)号:CN114104331A

    公开(公告)日:2022-03-01

    申请号:CN202111341943.7

    申请日:2021-11-1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降低低频散射的吸波体,应用于电磁散射测量领域,所述吸波体贴附于待测部件的底面边缘,所述待测部件与载体连接,所述载体用于支撑所述待测部件,所述底面边缘为所述待测部件与所述载体相接触的边缘;所述吸波体采用吸波泡沫制成。本发明提供的吸波体具有降低待测部件底面边缘低频散射的优异效果。

    一种X波段通带可控的吸波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729567A

    公开(公告)日:2020-01-24

    申请号:CN201911017743.9

    申请日:2019-10-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X波段通带可控的吸波装置,包括第一介质层、第二介质层、阻抗层、匹配层、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层、第三介质层和馈电线路层,第一介质层位于阻抗层上端,第二介质层位于阻抗层下端,匹配层位于第二介质层下端,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层位于匹配层下端,第三介质层位于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层下端,馈电线路层位于第三介质层下端,其中,可重构频率选择表面层由在铜膜上刻蚀Y型排列的第二单元组成,第二单元为中部开设有六边形环孔的六边形铜膜,所述六边形环孔内均匀加载有变阻二极管,本发明具有解决了现有FSS雷达罩技术带内低RCS性能不兼容,带外RCS减缩受限的问题的优点。

    一种用于RCS测试的低散射载体
    7.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7590346A

    公开(公告)日:2024-02-23

    申请号:CN202311587286.3

    申请日:2023-11-2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RCS测试的低散射载体,涉及电磁散射特性测量技术领域,该低散射载体为由硬质吸波泡沫制得中空结构,包括可拆卸连接的载体主体和载体尖端;载体主体和载体尖端通过曲率光滑过渡;载体尖端为尖锥形;载体主体的一端为开口端,另一端为向外凸起的载体后缘;开口端用于在测试目标部件RCS时将目标部件放置于载体主体内部的空腔内,并与目标部件平滑连接;载体后缘为半球形。本发明提供的低散射载体可以在较大角度范围内具有很低的后向散射,RCS均值可达‑35dBm2,其散射抑制效果兼顾L至Ku波段,有效解决了传统金属载体低频电磁波散射抑制效果差的问题。

    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09212504B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1811173412.X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兼顾前向和侧向设计的低散射载体,其上表面呈具有两个侧面的棱锥结构,前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棱,前端点与上表面端点连接形成中心棱;中心棱长于所述侧棱;尾端点分别与左侧端点和右侧端点连接形成两条侧边棱线,每条侧边棱线与上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一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上侧表面;每条侧边棱线与下表面的相应位置底边分别通过二号过渡弧形面连接形成下侧表面;所述下表面为平面。本发明兼顾了对载体前向和侧向的低散射设计,用于隐身目标部件测试评估中可获得部件不同关注方向的隐身性能。

    一种用于机翼部件RCS测试的低散射载体

    公开(公告)号:CN114044164B

    公开(公告)日:2023-06-27

    申请号:CN202111325358.8

    申请日:202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磁散射测量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用于机翼部件RCS测试的低散射载体。该低散射载体的前端为尖端,后端用于安装待测机翼部件的平端,上表面为向上凸起的平滑曲面,下表面为向下凸起的平滑曲面,第一侧连接壁和第二侧连接壁分别在两侧实现上侧壁和下侧壁的连接,该低散射载体的外形具有很好的表面电流导向作用,使表面的激励电流分布在外侧棱边位置,促使激励电流遇到两侧末端截断产生行波散射,使散射亮点分布于机翼两端尖点位置,能够用于各种电磁散射测试场,使待测机翼部件可以在各种测试环境下进行精确的多方位测量。

    雷达隐身装置、系统及雷达隐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60540A

    公开(公告)日:2022-01-21

    申请号:CN202111440462.1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雷达隐身装置、系统及雷达隐身方法,其中雷达隐身装置包括:负偏压层和等离子体发生器。所述负偏压层,设置在目标表层,用于形成负压电场;所述等离子体发生器,出口位于所述负偏压层远离目标的一侧,用于向远离目标的方向发射等离子体,且等离子体中自由电子在所述负压电场的作用下做定向运动形成等离子体层,所述等离子体层用于将雷达的回波频率调制至所述雷达的接收频段以外。本方案,能够有效增宽隐身的频段。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