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729092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41318.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06F30/13 , G06F30/2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CA‑RPC板元组拼式桥梁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建立桥梁有限元模型,设置边界条件并施加荷载进行力学分析,获取控制弯矩及剪力分布状态;考虑受力及施工双重要素进行板元划分;考虑板元间传力模式选取板元间连接;生产预制板元,养护后运输至现场拼装,多腹板纵向组拼时采用预应力控制线形,先腹板成梁后,按抵消自重及施工荷载来施加预应力,再按需求集成顶、底板元,形成CA‑RPC组拼式桥梁结构。本发明通过“CA‑RPC材料‑板元组拼结构”一体化设计方法,实现了CA‑RPC板元组拼式桥梁结构新体系的材料最优配置、结构轻量化及绿色低碳的整体提升,设计方法涵盖小、中、大、超大跨桥梁全跨径范围,有力推动了桥梁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117316346A
公开(公告)日:2023-12-29
申请号:CN202311241276.4
申请日:2023-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交公路长大桥建设国家工程研究中心有限公司
IPC: G16C60/00 , G06F30/13 , G06F119/14
Abstract: 本公开涉及粗骨料活性粉末混凝土(CA‑RPC)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基于延性分级指标的高弹模CA‑RPC体系设计方法,根据CA‑RPC体系的目标结构性能需求及拟配筋状态,将其分为受压区、配筋受拉区及无配筋受剪区;受压区采用低延性指标,配筋受拉区采用中延性指标,无配筋受剪区采用高延性指标;对于低延性指标,采用低应变硬化CA‑RPC;对于中延性指标,采用中应变硬化CA‑RPC;对于高延性指标,采用高应变硬化CA‑RPC。本发明建立了表征为低、中、高三大延性指标的全套体系设计方法,有利于CA‑RPC的进一步工程推广。
-
公开(公告)号:CN118839157A
公开(公告)日:2024-10-25
申请号:CN202411100969.6
申请日:2024-08-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6F18/2135 , G06F18/23213 , G06F18/214 , G06N3/0499 , G06N3/084 , G06N2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三维扫描混凝土界面特征提取及性能预测评价方法,包括步骤:对界面使用三维扫描仪进行扫描,得到三维点云,进行点云特征提取,通过点云特征提取算法得到特征:钢纤维分布情况,粗骨料分布情况,界面倾斜度,界面总面积,界面极值点差值,再对特征指标用机器学习集成,扩大得到稳定有效的样本集,模型通过不同配合比和材料进行修正,这样,基于三维点云的强度预测可和材料参数及界面挂钩,即可实现UHPC强度预测。这种方法比传统表征方法更为细致全面。同时通过获取界面信息和开发评价方法,可以更准确地提取和分析界面特征,增强性能预测的可靠性和精准度。评价方法涵盖范围广,有力推动了UHPC工业化水平的提升。
-
公开(公告)号:CN221502301U
公开(公告)日:2024-08-09
申请号:CN202322617771.2
申请日:2023-09-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柔性预应力索连接的超窄CA‑RPC湿接缝结构,包括预制CA‑RPC板,在两侧预制CA‑RPC板之间为CA‑RPC后浇湿接缝,在两侧预制CA‑RPC板内预埋高强钢筋,采用柔性预应力索连接湿接缝两侧的高强钢筋;所述柔性预应力索与高强钢筋通过钢套筒连接。通过钢套筒连接预应力筋及高强钢筋可以进一步降低接缝宽度,柔性预应力索连接两侧高强钢筋可以允许较大的施工误差,传力不依靠混凝土,保证带湿接缝板件的极限承载力。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