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能源塔的过渡季节低耗能供冷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55329A

    公开(公告)日:2017-10-17

    申请号:CN201710568959.9

    申请日:2017-07-1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张小松 苏伟 孙博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能源塔的过渡季节低耗能供冷系统,包括制冷剂回路、冷冻水回路及冷却水回路,冷却水回路分为能源塔冷却水回路和供冷回路。本发明利用过渡季节建筑显热负荷下降,潜热负荷不断减少,适当提高冷却水温度即可满足室内空调舒适性要求的特点,在能源塔中通过蒸发冷却制取低温冷却水直接向空调末端供冷,实现过渡季节建筑物供冷。该系统可在过渡季节关闭制冷机组,通过供冷回路仅靠消耗少量循环水泵功耗便可向建筑物提供冷负荷,在保证冬夏供冷供暖效果的基础上实现春秋季节供冷,大大提高了系统的能效。

    一种基于再生热回收的串联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7218644A

    公开(公告)日:2017-09-29

    申请号:CN201710427116.7

    申请日:2017-06-08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苏伟 张小松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再生热回收的串联无霜空气源热泵系统,包括供热热泵回路、辅助热泵回路、空气回路及溶液回路,本发明通过采用两个热泵系统串联运行,辅助热泵用于从空气中吸收热量,加热再生溶液,而供热热泵负责为室内环境提供热量,一方面利用溶液除湿实现热泵系统的安全无霜运行,另一方面通过闭式空气循环回路回收再生空气中的显热和潜热,极大的提高了溶液的再生效率和系统的运行能效。通过将冬季热泵运行过程中的大温差合理分配到两个热泵中,既降低了压缩机的压比,提高了系统运行的稳定性和能效,又保证了热泵运行过程中的持续供热,提高了室内的热舒适性。

    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676635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050861.4

    申请日:2017-01-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nventor: 苏伟 张小松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25/02 F25B2500/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度独立控制空调系统,包括吸收‑压缩复合制冷系统、溶液除湿循环系统及冷冻水系统,本发明分别利用吸收‑压缩复合式制冷系统和溶液除湿系统来承担空气的显热负荷和潜热负荷,以实现室内空气的温湿度独立控制。通过提高吸收式制冷的蒸发温度,增大吸收式制冷的放气范围,使得吸收式制冷循环能效比增加。此外,吸收复合压缩式系统可以合理调控发生温度和冷凝温度,通过消耗少量的电能来降低发生压力和发生温度,在保证制冷效果的基础上降低发生温度,扩大低温热源的利用范围;同时利用压缩机增加复合系统冷凝压力来提高冷凝温度,将全部的冷凝热回收用于溶液除湿系统稀释溶液的再生。该方法可同时降低吸收式制冷系统的发生温度,并提升蒸发温度,在保证空调效果的基础上大大提升了系统能效。

    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多尺度下的弹性模量预测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869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30

    申请号:CN202211433721.2

    申请日:2022-11-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超高性能混凝土多尺度下的弹性模量预测计算方法,该预测计算方法包括(1)根据材料组成与代表性体积单元(RVE)尺寸,确定求解对象的结构类型;(2)根据求解对象的结构类型,将RVE单元内部组分划分为基质相与夹杂相;(3)根据基质相的体积含量、弹性参数以及夹杂相的形貌、弹性参数、体积含量,计算所有夹杂相的局部应变集中张量;(4)根据所有夹杂相的局部应变集中张量,利用平均场理论计算RVE的弹性参数。相比常规试验方式如经验公式方法、有限元计算法,该方法不仅更适用于多种掺杂的超高性能混凝土复合材料,而且还能提高对不同尺度下混凝土弹性参数计算效率。

    一种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43297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6

    申请号:CN202211208257.7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普通硅酸盐水泥750~800份、粉煤灰200~250份、洞渣粗骨料2200~2400份、洞渣细骨料1500~1600份、内养护剂0.3~0.4份、膨胀剂20~80份、减水剂30~50份和水350~400份。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的制备方法。基于内养护剂和氧化钙类膨胀剂的复合补偿收缩作用,所制备的低收缩全洞渣骨料混凝土具有高抗压、低收缩、高耐久的性能特点,降低了全洞渣骨料混凝土收缩开裂风险,延长了混凝土服役寿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