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615976A
公开(公告)日:2025-03-14
申请号:CN202510097402.6
申请日:2025-01-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制装配式地连墙竖向缝水平连接结构及其施工方法,包括钢管、密封圈、弹簧圈、卡槽装置、注浆管;钢管作为强化连接装置的主体,其头部焊有六角螺栓与卡槽装置相连,尾部固定于凸墙内;钢管上设有密封圈和弹簧圈,分别位于距钢管尾端1/3和前端1/6管长处,形成同心环状;弹簧圈的弹力驱动卡槽装置张合,卡槽装置可绕轴转动并卡入槽内预留凹口,防止脱落。本发明可操作程度高,不仅能提高预制地连墙的整体刚度,增强结构稳定性,且具有一定的变形能力,能够适应预制连续墙墙体的变形需求,同时通过接头处的传力机制,将变形控制在合理范围内,确保深基坑的安全稳定。
-
公开(公告)号:CN111719585A
公开(公告)日:2020-09-29
申请号:CN202010482997.4
申请日:2020-06-0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中建宜昌伍家岗大桥建设运营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阶地地形上悬索桥锚碇组合基础结构,利用阶地地形设置基础埋深位于最高水位上方,切断基坑内外水力联系,锚碇基础支护形式为放坡支护+咬合桩支护+冠梁,咬合桩围护结构沿锚碇基础边线嵌入下部岩体层;素混凝土垫层设置在锚碇基础下方,持力层地基加固体设置在素混凝土垫层下方,加固体设置在锚碇基础前趾抗力区域。本发明通过调整各区域的注浆间距、注浆深度和注浆参数,使地基加固体分区的刚度与基础刚度和荷载协调,减小不均匀沉降;根据注浆加固后的地基刚度,在浅埋重力式锚碇基础内设置后浇带以减小地基不均匀沉降对悬索桥主体结构的影响;在前趾抗力区设置加固体,增加运营期的水平抗力和基础的抗滑移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3993755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410211864.8
申请日:2014-05-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4G2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强古民居建筑墙柱连接的加固结构及方法,考虑大量古民居建筑外部围护墙与内部承载柱之间缺少有效连接的特点,采用场外预制构件、现场以构件组装为主的加固方案对墙柱连接进行加固,提高古民居建筑的整体性能,防止倒塌。本发明能够加强古民居建筑墙柱之间的连接,提高结构整体性,有效防止古民居建筑整体失稳而连续倒塌。同时本发明具有可逆化程度高,现场无明火作业、操作简单,应用方便,适用性强、对古民居建筑本体无损坏等优点,在古民居建筑受到地震、强风以及人为作用影响时,能起到有效地保护作用,适用于内部木结构承重,外部围护墙的传统古民居建筑结构体系,在防止古民居建筑出现整体倒塌方面有着广泛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3195073A
公开(公告)日:2013-07-10
申请号:CN201310148418.2
申请日:2013-04-2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悬索桥的锚碇基础,包括散索鞍、承台和沉井,沉井设置在承台的下方并与承台的底部连接,散索鞍设置在承台的上侧,沉井的个数为偶数个,沉井沿顺桥方向分布排列,沉井为2个时,其布置为一组沿顺桥向排列;沉井为4或6个时,其布置为沿顺桥向对称排列的两组。本发明具有受力合理、单个沉井体积小、便于施工操作和定位控制、避免大型沉井的下沉困难,为应用前景可观的桥梁新型锚碇基础结构形式。
-
公开(公告)号:CN102943571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508907.X
申请日:2012-12-0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E04G23/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古建筑木结构豪式屋架下弦梁的加固结构,包住梁两端的包覆件和连接两个包覆件的钢筋;所述包覆件由一块钢板和两块角钢组成,形状为[形,两块角钢对称平行布置在中间钢板的两侧,与中间钢板夹角成90°,所述钢筋为两根,分别连接在两块角钢上,位置平行对称。本发明中用于古建筑下弦梁的加固装置具有效果明显、应用方便、经济实惠、工艺简单、现场无明火适用于古建筑保护的施工环境。
-
公开(公告)号:CN119243755B
公开(公告)日:2025-04-15
申请号:CN202411770562.4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中铁四局集团有限公司 , 河南省黄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E02D27/14 , E02D5/34 , E02D5/28 , E02D5/62 , E02D15/04 , E02D17/08 , E02D27/52 , E02D33/00 , G01L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环境下钢护筒‑钢管桩的组合群桩调控系统及方法,组合群桩包括钢护筒、钢轨道组件和组合钢杆桁架;钢轨道组件包括设于钢护筒外壁的若干竖向钢轨道和设于竖向钢轨道底部且沿钢护筒外壁周向水平设置的水平钢轨道;组合钢杆桁架包括多个同时包含钢杆限位器、钢杆以及钢桩限位器的钢杆桁架单元;钢护筒与钢桩的内壁下侧分别设有注浆管;调控系统包括轴力应变片、水下可操控式千斤顶以及地面管理系统;通过钢杆轴力应变片测量群桩结构实际工作时的轴力变化,并输出入地面管理系统;通过水下可操控式千斤顶调整钢杆限位器的位置,使得整体桁架结构轴力均匀分布至限定范围,实现对所述组合群桩结构稳定性的实时监控和调整。
-
公开(公告)号:CN1176269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01
申请号:CN202311778098.9
申请日:2023-12-22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河南省黄河高速公路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水域环境下采用囊袋改良带钢护筒桩的技术及施工方法,包括钢护筒、囊袋、刃角保护装置、高压注浆软管等。所述钢护筒作为组合桩施工的围堰,也是下放囊袋的载体;所述囊袋为一内部处处贯通的圆环,袋身用高强度胶结剂固定在钢护筒内壁;所述刃角保护环为一圈与钢护筒成微小夹角的钢环,焊接于钢护筒内壁。施工方法,包括焊接刃角保护环,用高强度胶结剂将囊袋固定在钢护筒内壁,囊袋钢制注浆口与高压注浆软管作可靠连接,打入钢护筒,钢护筒内钻孔成桩,向囊袋内进行注浆,对水域环境所成桩形成环形加固。本发明施工简单,不仅改善了桩周混凝土质量浇筑不佳的问题,且对水域环境桩的截面突变处形成可靠加固。
-
公开(公告)号:CN117385938A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2311415781.6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竖向刚性接头、装配式连续墙及制作、建造方法。装配式连续墙由若干装配式节段墙组合而成,节段墙采用竖向刚性接头,竖向刚性接头包括C型开口管、锚筋和定位件,C型开口管用于预埋在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锚筋一端预埋在另一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锚筋的另一端置入C型开口管,锚筋周围与C型开口管内的空间用于浇筑混凝土或高强砂浆,制作方法为在装配式节段墙的对接端设置竖向刚性接头,建造方法包括在装配式连续墙的预应力通道、竖向刚性接头、墙体底部与侧壁的分布式分层注浆方法;本发明解决了现有地连墙无法满足超深施工的问题,能够应用于地下30~50m的深度,扩展了地下连续墙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1728686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416138.5
申请日:2023-10-27
Applicant: 中交公路规划设计院有限公司 , 中交路桥建设有限公司 , 东南大学
IPC: E02D5/20 , E04C5/08 , E04C5/12 , E02D15/02 , E02D31/00 , E02D31/02 , E02D31/10 , E02D29/16 , E04G21/18
Abstract: 本发明的超深装配式地下连续墙结构体系、竖向拼接及施工方法,应用于超深地下连续墙技术领域,节段墙为空腹式墙体,单个墙幅单元的节段墙通过预应力筋施加预应力而连接在一起;拼接方法包括将各节段墙通过预应力筋连接、张拉与锚固;施工方法包含节段墙拼接、定位、临时悬挂技术,以及注浆工艺;本发明能承受超大埋深的水土压力,有较强的抗弯、抗剪和抗裂能力,强度和刚度大,有效减小墙体变形,抗渗性能优越;地连墙采取模块化划分、标准化设计、工厂化生产、装配化施工,且节段墙为空心截面,有效提高墙身质量、减少混凝土用量,缩短现场施工工期,减少现场作业人员,降低现场施工安全风险,实现质量可靠、经济节约、低碳环保的发展需求。
-
公开(公告)号:CN110670601A
公开(公告)日:2020-01-10
申请号:CN201910922646.8
申请日:2019-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作用于基坑支护中钢支撑上的轴力补偿装置,该装置主要包括四根连杆,四根连杆通过螺栓两两连接于连接块上,所述的连杆可绕所述的螺栓转动,所述的连接块包括上连接块、下连接块以及左右连接块;所述的上连接块与钢管支撑连接,下连接块与围檩连接;所述的左右连接块之间通过螺杆以及螺母连接,调节所述的螺母,可以调节左右连接块之间的距离,从而调节四边形的夹角。本发明提供的一种作用于钢支撑上的轴力补偿装置可用于基坑施工,在基坑施工过程中可以保持钢支撑内的预加轴力,同时防止钢支撑在支护结构变形时发生的应力松弛,以及基坑施工完成后钢支撑拆除不便等问题。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