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卧式三段式给水加热器上端差及下端差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7539B

    公开(公告)日:2015-06-17

    申请号:CN201310142718.X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三段式给水加热器上端差及下端差的测算方法,分别对三段式加热器的疏水冷却段、凝结段及过热蒸汽冷却段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各段传热单元数与某一参数的简化线性函数关系,据此计算得到上、下端差;本发明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和运行可测参数,分别对加热器疏水冷却段、凝结段及过热蒸汽冷却段进行分析,利用三段式加热器各段传热单元数与某一参数的简化线性函数关系,最终可求得任意给定运行工况下加热器进出口各热力参数,得到上、下端差,为确定加热器的变工况性能提供参考,测算方法简捷、应用范围广、精度高。

    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223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51231.3

    申请日:2012-05-16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的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测量仪表得到两组蒸汽测量参数:第一组为改变过热和再热汽温前工况下的过热、再热、调节级后、中低压缸连通管中的蒸汽压力和温度;第二组为改变过热和再热汽温后工况下的过热、再热、调节级后、中低压缸连通管中的蒸汽压力和温度;步骤2:然后根据现场实际运行情况,当改变过再热汽温前和改变过再热汽温后,各级组压比不变、级效率与缸效率不变。本发明避免了传统变汽温法拟合曲线时带来的误差,提高了结果的精确性,便于现场实际应用。

    一种汽轮机排汽焓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9156A

    公开(公告)日:2012-10-24

    申请号:CN201210245091.6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排汽焓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设计数据或实验测量数据测算得到某个特定参数在变工况时的变化规律,然后计算得到上述特定参数在某一工况下的数值,并利用测量仪表测得该工况下低压缸的部分热力数据,再基于级内损失理论做出合理假设,得到测算汽轮机排汽焓的数值模型,最后将上述特定参数的数值和热力数据代入排汽焓测算模型,即可计算得到该工况下汽轮机的排汽焓值。本发明的方法以级内损失理论为基础,将汽轮机级内各类损失划分为与容积流量相关的排汽损失、与湿度相关的湿汽损失和与理想焓降相关的其他损失,计算过程简单清晰、精度高;无需知道低压缸具体结构参数,所需测点少,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较小。

    一种卧式三段式给水加热器上端差及下端差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67539A

    公开(公告)日:2013-08-28

    申请号:CN201310142718.X

    申请日:2013-04-2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卧式三段式给水加热器上端差及下端差的测算方法,分别对三段式加热器的疏水冷却段、凝结段及过热蒸汽冷却段进行数据拟合得到各段传热单元数与某一参数的简化线性函数关系,据此计算得到上、下端差;本发明基于量纲分析原理和运行可测参数,分别对加热器疏水冷却段、凝结段及过热蒸汽冷却段进行分析,利用三段式加热器各段传热单元数与某一参数的简化线性函数关系,最终可求得任意给定运行工况下加热器进出口各热力参数,得到上、下端差,为确定加热器的变工况性能提供参考,测算方法简捷、应用范围广、精度高。

    一种汽轮机排汽焓的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749156B

    公开(公告)日:2014-07-09

    申请号:CN201210245091.6

    申请日:2012-07-13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轮机排汽焓的检测方法,首先利用设计数据或实验测量数据测算得到某个特定参数在变工况时的变化规律,然后计算得到上述特定参数在某一工况下的数值,并利用测量仪表测得该工况下低压缸的部分热力数据,再基于级内损失理论做出合理假设,得到测算汽轮机排汽焓的数值模型,最后将上述特定参数的数值和热力数据代入排汽焓测算模型,即可计算得到该工况下汽轮机的排汽焓值。本发明的方法以级内损失理论为基础,将汽轮机级内各类损失划分为与容积流量相关的排汽损失、与湿度相关的湿汽损失和与理想焓降相关的其他损失,计算过程简单清晰、精度高;无需知道低压缸具体结构参数,所需测点少,测量误差对计算结果造成的影响较小。

    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对机组热耗率影响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144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210159859.8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对机组热耗率影响的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测量仪表测量得到基准工况下汽轮机热力系统的热力参数,得到基准工况下汽轮机组的再热吸热量、过热吸热量、高压缸做功量、中压缸做功量、低压缸做功量和热耗率;步骤2:采用小偏差理论,得到测算汽轮机组热耗率变化量的模型;步骤3:当中间分隔轴封第一段和第二段漏汽率发生变化时,根据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的变化量和步骤1中测得的基准工况下的热力参数得到机组热耗率的变化量。本发明克服了复杂热力系统中各参数间非线性关系带来的困难,使得各参数间的关系更为直观,便于现场实际应用。

    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对机组热耗率影响的测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680144A

    公开(公告)日:2012-09-19

    申请号:CN201210159859.8

    申请日:2012-05-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汽轮机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对机组热耗率影响的测算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步骤1:利用测量仪表测量得到基准工况下汽轮机热力系统的热力参数,得到基准工况下汽轮机组的再热吸热量、过热吸热量、高压缸做功量、中压缸做功量、低压缸做功量和热耗率;步骤2:采用小偏差理论,得到测算汽轮机组热耗率变化量的模型;步骤3:当中间分隔轴封第一段和第二段漏汽率发生变化时,根据中间分隔轴封漏汽率的变化量和步骤1中测得的基准工况下的热力参数得到机组热耗率的变化量。本发明克服了复杂热力系统中各参数间非线性关系带来的困难,使得各参数间的关系更为直观,便于现场实际应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