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872975B
公开(公告)日:2019-04-30
申请号:CN201710110407.3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S13/89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主动式近场成像装置,采用一维发射阵列天线和一维接收阵列天线,两个阵列天线并行排列固定在一个安装板上,由计算机通过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射机和接收机各高频信号导通和关闭,实现阵列的横向扫描;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和机械传动装置垂直移动,带动两个阵列固联的安装板,实现阵列的垂直方向扫描。发射/接收天线阵列由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宽带宽波束Vivaldi天线组成,在有限探测距离内有效提升了系统探测覆盖能力。该装置是一种近距离、非接触、无伤害的检测系统,适用于机场、车站等人群密集区域的安检。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807B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610237239.X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成像系统的Vivaldi天线装置,利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在天线渐变槽线端口设置平面超材料透镜,在不增加天线固有尺寸以及不破坏E面辐射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H面方向图波束宽度的拓展,进一步利用金属腔体加载来隔离天线间信号互耦,并通过加载三维超材料透镜,拓宽E面和H面方向图波束宽度,以实现同时提高隔离度和波束宽度的需求。本发明的Vivaldi天线装置解决了现有Vivaldi天线E面辐射波束宽度过窄以及互耦过强的问题,具有高隔离度、宽波束宽度、易于加工、成本低、重量轻和尺寸小便于集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872975A
公开(公告)日:2017-06-20
申请号:CN201710110407.3
申请日:2017-02-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G01S13/8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S13/89
Abstract: 一种毫米波主动式近场成像装置,采用一维发射阵列天线和一维接收阵列天线,两个阵列天线并行排列固定在一个安装板上,由计算机通过控制信号发生器产生的控制信号,控制发射机和接收机各高频信号导通和关闭,实现阵列的横向扫描;计算机控制伺服电机和机械传动装置垂直移动,带动两个阵列固联的安装板,实现阵列的垂直方向扫描。发射/接收天线阵列由基于人工电磁材料的宽带宽波束Vivaldi天线组成,在有限探测距离内有效提升了系统探测覆盖能力。该装置是一种近距离、非接触、无伤害的检测系统,适用于机场、车站等人群密集区域的安检。
-
公开(公告)号:CN105633522A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511017511.5
申请日:2015-12-2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跃层传输线,包括介质基板,位于所述介质基板两侧的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以及穿过所述介质基板并连接于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末端、以将金属条带从介质基板一侧连通至另一侧的金属化通孔;所述第一金属条带和第二金属条带由周期性的开槽单元组成。本发明通过金属过孔技术可以实现宽带带宽内的多层层间高效传输,同时具有制作简单和便于加工的特点;具有低串扰、高效特性。单层传输线结构可以被应用在无限薄介质基底上,从而实现超薄超低损传输特性。同时,两种传输线对介质基底的形变不敏感,可以被附在球面、锥面等不平整介质基底表面,形成共形器件及电路系统。
-
公开(公告)号:CN106374176B
公开(公告)日:2019-06-04
申请号:CN201610857234.7
申请日:2016-09-2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人工表面等离子体激元的双层传输电路和多功能器件,由一种开槽‑平坦金属条带传输线组成,并通过调整两条开槽条带中的开槽方向来实现隔离模式和互耦模式之间的转换。互耦模式下,耦合效果可以通过调整传输线长度来控制。而在隔离模式下,该多层传输线可以被用于多功能器件的实现。本发明具有易于加工、成本低、可共型和便于集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639A
公开(公告)日:2016-08-17
申请号:CN201610194959.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2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Q15/24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器件的极化转换器及其对入射波的响应方法,包括PCB板、极化转换结构、所示极化转换结构包括根金属斜棒(2)、二极管(3)以及金属背板(4);其响应时,则以z方向入射的波,当入射波是x方向上的线极化时,入射波以x方向上的线极化波反射回去;当入射波是y方向上的线极化时,如果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入射波以y方向上的线极化波反射回去;同时如果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入射波能透过极化转换器,并且转换成x方向的线极化波。本发明可以使一个极化方向上波的传输受到二极管的调控,同时使另一个极化方向上的波的传输特性基本不受影响;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5742807A
公开(公告)日:2016-07-06
申请号:CN201610237239.X
申请日:2016-04-1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成像系统的Vivaldi天线装置,利用新型人工电磁材料的在天线渐变槽线端口设置平面超材料透镜,在不增加天线固有尺寸以及不破坏E面辐射特性的基础上,实现了H面方向图波束宽度的拓展,进一步利用金属腔体加载来隔离天线间信号互耦,并通过加载三维超材料透镜,拓宽E面和H面方向图波束宽度,以实现同时提高隔离度和波束宽度的需求。本发明的Vivaldi天线装置解决了现有Vivaldi天线E面辐射波束宽度过窄以及互耦过强的问题,具有高隔离度、宽波束宽度、易于加工、成本低、重量轻和尺寸小便于集成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5870639B
公开(公告)日:2018-11-06
申请号:CN201610194959.2
申请日:2016-03-3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Q15/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有源器件的极化转换器及其对入射波的响应方法,包括PCB板、极化转换结构、所示极化转换结构包括根金属斜棒(2)、二极管(3)以及金属背板(4);其响应时,则以z方向入射的波,当入射波是x方向上的线极化时,入射波以x方向上的线极化波反射回去;当入射波是y方向上的线极化时,如果二极管处于导通状态,入射波以y方向上的线极化波反射回去;同时如果二极管处于关闭状态,入射波能透过极化转换器,并且转换成x方向的线极化波。本发明可以使一个极化方向上波的传输受到二极管的调控,同时使另一个极化方向上的波的传输特性基本不受影响;本发明结构简单,易于加工,传输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153035B
公开(公告)日:2015-09-16
申请号:CN201310121183.8
申请日:2013-04-09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5K9/00
Abstract: 一种频率可调的微波吸波器,其由亚波长尺度上的多个吸波单元沿正交方向规则排列构成,包括在介质基板上表面加工电容电感耦合单元,用变容二极管焊接所述相邻电容电感耦合单元,每个变容二极管的正负极分别通过一个金属化通孔连接介质基板背面的直流馈电线,所有馈电线组合成馈电网络,所述介质基板下表面的馈电网络分为正、负两部分,分别连接所有变容二极管的负极和正极,对介质基板上表面的所有变容二极管施加反向偏置,在不超过变容二极管击穿电压值的范围内调节直流电压源电压,以改变变容二极管的等效参数。本发明具有可调特性,在较宽带宽内的吸收频点连续可调,且调节方式十分方便,在隐身,辐射计等领域有广阔的应有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577270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510031670.4
申请日:2015-01-2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H01P1/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基于频率选择表面等离激元的宽带滤波器。该结构使用超薄介质基底,其上层附有金属结构。金属结构由两条方向相对的单边褶皱带线以及断开的双边褶皱带线组成,单边褶皱带线与双边褶皱带线通过耦合方式连接。该单层结构工作在微波频段,由传统的共面波导馈电,实现了传统共面波导和表面等离激元波导的阻抗匹配和波数匹配。耦合结构的引入实现了在某一频段内的频率选择功能,该功能使其可以被直接用作微波段带通滤波器。利用本发明的结构,调整结构尺寸,可以实现不同频带范围的频率选择功能,甚至可以实现在太赫兹频段的频率选择功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