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3047625A
公开(公告)日:2021-06-29
申请号:CN202110168965.1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一种适用于承载金属梁模板的成品钢筋笼分级装配方法。本发明通过将由工厂生产的一级钢筋构件快速精准地按照标准连接形成二级钢筋构件,进而将标准化的模板与其所对应的二级钢筋构件进行组合,安装,并连接固定。由此,本发明能够通过分级装配的方法,实现模板与钢筋的快速定位与组装,优化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简化施工工序,加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效率,节约现场成本。并且,由于架设有外部的预应力加载装置,本发明能够在梁模板和梁钢筋笼分级装配完成后,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成型工作,从而进一步提高建造效率,节约施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2942820A
公开(公告)日:2021-06-11
申请号:CN202110169079.0
申请日:2021-02-0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东南大学建筑设计研究院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承载式金属模块化梁模板装置及系统,该梁模板装置包括设置在底部的梁底模板,分别设置在梁底模板两侧的梁角部模板,以及分别安装在梁角部模板顶部的梁侧模板。梁角部模板、梁底模板、梁侧模板和该系统中的梁预应力支撑装置相互独立可拆卸。该承载式模块化金属梁模板装置通过模板间的组合定位,快速精确地定位梁模板装置,同时利用预应力支撑装置承受施工荷载,在装配完成后,可后直接进行混凝土浇筑。本项专利通过模板与支撑体系综合设计,实现柱模板的快速定位与组装,优化减少现场人工作业量,简化施工工序,提高模板可重复利用率,加快钢筋混凝土工程建造效率,节约现场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0792196A
公开(公告)日:2020-02-14
申请号:CN201911103527.6
申请日:2019-1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快速组装的近零能耗的建筑结构,其包括组装墙、连接墙、紧固件和调节组件,多个所述组装墙依次首尾相连形成主墙体,所述主墙体的底部采用定位板体固定在地板面上,所述主墙体的顶部采用连接墙与另一定位板体固定相连,该定位板体的另一端设置有调节组件,所述调节组件用于延伸主墙体的高度使其适应于建筑层间距,所述紧固件从上向下依次将顶端的定位板体、连接墙、主墙体以及底端的定位板体紧固相连,能够保证墙体的牢固性,降低工作人员的劳动强度,通过在组装墙内部填充保温层与隔音层,能够为室内营造安静的环境,保证室内冬暖夏凉,通过微调组件可对固定板的角度进行微调从而消除误差,使得连接更加稳固。
-
公开(公告)号:CN107954623B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1711143543.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可碳化盐溶液,向其中加入未经处理或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并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或晶型调节剂,预先搅拌均匀;(2)将步骤(1)所得溶液置于碳化反应装置中,通入CO2气体、搅拌反应,当溶液pH值降低至7~8时停止反应;(3)反应后产物经洗涤、分离固液相、干燥所得固体,得到最终产物。该方法采用微泡沫碳化法一步制备过程,将纳米材料制备和CO2的矿物固封技术通过同一过程实现,能够在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出不同纳米颗粒,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生产和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处理;而且,制备过程工艺简便、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副产物可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7954623A
公开(公告)日:2018-04-24
申请号:CN201711143543.9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0/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配制可碳化盐溶液,向其中加入未经处理或处理后的固体废弃物,并加入表面活性剂、乳化剂或晶型调节剂,预先搅拌均匀;(2)将步骤(1)所得溶液置于碳化反应装置中,通入CO2气体、搅拌反应,当溶液pH值降低至7~8时停止反应;(3)反应后产物经洗涤、分离固液相、干燥所得固体,得到最终产物。该方法采用微泡沫碳化法一步制备过程,将纳米材料制备和CO2的矿物固封技术通过同一过程实现,能够在固体废弃物表面原位生长出不同纳米颗粒,可广泛应用于建筑材料生产和固体废弃物利用和处理;而且,制备过程工艺简便、绿色环保、成本低廉,副产物可回收再利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274633B
公开(公告)日:2015-03-25
申请号:CN201310238233.0
申请日:2013-06-14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C04B24/38
Abstract: 复合型水泥基抗泛碱外加剂,包括以下组分及重量配比:防水剂FZ:35~60份,组成为矿渣微粉20~45%、硅灰45~70%和减水剂3~10%;保水增稠剂PW-1:9~20份,组成为凹土0.1~0.6%、非离子型消泡剂0.03~0.15%、纤维素醚5~10%、矿渣微粉55~70%和减水剂20~30%;硬脂酸钙:25~60份。本发明所配制的复合型抗泛碱外加剂能在保证水泥砂浆和混凝土等水泥基材料性能不降低或有所提高的前提条件下,显著提高水泥基材料的抗泛碱和耐久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91271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8
申请号:CN202410801397.8
申请日:2024-06-20
Applicant: 东南大学
IPC: F24T50/00 , F24T10/00 , F28D20/00 , F24F5/00 , F24F8/108 , F24D15/02 , F24S25/61 , H02S10/12 , H02S40/44 , H02J7/14 , H02J7/3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伏、风力发电建筑基础蓄冷、蓄热系统及其使用方法,系统包括:电力智能控制系统,用于利用太阳能、风能进行发电;基础土壤蓄能系统,设于建筑底部,包括换热构件及蓄能建筑基础构件,换热构件,设于蓄能建筑基础构件中,用以升温或降温蓄能建筑基础构件,进而调节蓄能建筑基础构件的蓄能量;蓄能建筑基础构件包括级配土壤层和建筑固有结构体,级配土壤层在建筑固有结构体中填充设置,基础土壤蓄能系统的顶部接触建筑的地面板向建筑内部空间换热。本发明利用建筑基础大量蓄能,能够消纳大量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减少或免除蓄能电池的用量,提升安全性,规模化应用可降低不稳定可再生能源对电网的冲击,避免大量弃电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10644636B
公开(公告)日:2020-12-29
申请号:CN201910914527.8
申请日:2019-09-25
Applicant: 东南大学 , 南通三建控股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有双层隔音的防火墙体保温结构,本发明弧形母钢板和弧形公钢板采用连接卡组件卡合连接,且相邻的两个防火墙体保温结构之间能够通过相邻的两个连接卡组件卡合定位;弧形母钢板和弧形公钢板之间构设有椭圆结构的隔腔,可很好方便实现对墙体的定位与安装,安装效率高,隔腔可有效提高隔音能力,本发明的弧形母钢板和弧形公钢板的扣合设置,可以有效的提高墙体的支撑力,可同时提高墙体的两侧的承受力,保证墙体的支撑强度和刚度;本发明的连接卡组件包括定位连接卡头一和定位连接卡头二,不仅方便的实现对基板主体、基板副体的双层连接,而且相邻的墙体之间也可以采用所述连接卡组件进行卡合定位,便于装配。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081B
公开(公告)日:2016-06-29
申请号:CN201410393466.2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水泥基材料集料基材界面对碳化速度影响的试验方法,往160mm×40mm×40mm(长×宽×高)的水泥成型模具中倒入水泥浆或砂浆,在中间位置置入固定尺寸的石片,留置一个侧面碳化,其他面用石蜡封闭,碳化到设定的时间后沿着碳化方向切割试件,暴露试件内部石片,最后用酚酞法、热分析法或XCT等方法测出界面处的碳化深度;本发明直观地反映了沿CO2传输方向集料基材界面如何影响基材本身的碳化速度,且避免了界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解释了界面对基材碳化速度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界面效应范围及其叠加对碳化速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为碳化的界面理论提供了依据。
-
公开(公告)号:CN104181081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93466.2
申请日:2014-08-11
Applicant: 东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征水泥基材料集料基材界面对碳化速度影响的试验方法,往160mm×40mm×40mm(长×宽×高)的水泥成型模具中倒入水泥浆或砂浆,在中间位置置入固定尺寸的石片,留置一个侧面碳化,其他面用石蜡封闭,碳化到设定的时间后沿着碳化方向切割试件,暴露试件内部石片,最后用酚酞法、热分析法或XCT等方法测出界面处的碳化深度;本发明直观地反映了沿CO2传输方向集料基材界面如何影响基材本身的碳化速度,且避免了界面之间的相互影响,解释了界面对基材碳化速度的影响机理,为进一步研究界面效应范围及其叠加对碳化速度的影响奠定了基础,为碳化的界面理论提供了依据。
-
-
-
-
-
-
-
-
-